美贊臣出售的靴子終究落到了春華資本的地界上。
6月5日晚間,春華資本宣佈與利潔時集團(Reckitt)簽署最終協議,收購利潔時旗下嬰幼兒營養品公司美贊臣(Mead Johnson)的大中華區業務。美贊臣官網公告顯示,該筆交易金額為22億美金(約合人民幣141億元),交易後利潔時保留8%的股份,也就是説春華佔股92%。同時春華資本將擁有美贊臣在大中華地區永久的品牌使用權。
春華拿下這筆交易算是爆冷。僅在半個月前,媒體披露的競購者還是伊利、凱雷資本和中信資本組合投資、君樂寶和紅杉中國組合投資、以及貝恩資本和KKR,按照約定這幾家將在6月11日遞交競標標書。36氪瞭解到,春華團隊是從4月才開始接觸美贊臣,最終卻提前6天宣佈勝出。
消費零售是春華的傳統強勢領域。利潔時集團CEO拉什曼·納拉辛漢(Laxman Narasimhan)表示:“經過對大中華區嬰幼兒營養業務的充分審視,我們認為春華資本的收購是這部分業務的最佳歸宿。”
事實上,這已經是美贊臣在短短四年間的第二次出售,2017年2月,利潔時宣佈以總價179億美元收購美贊臣,試圖以此切入專業化程度更高的母嬰食品產業、加快在亞太區的佈局。利潔時旗下還有杜蕾斯、滴露等知名品牌。不過,被收購後有了短暫營收增長後,由於2018年起美贊臣荷蘭工廠供應出現問題,美贊臣此後的業績都不算理想。
據利潔時2020年財報推算,美贊臣去年營收在7.5億英鎊左右,摺合人民幣68億元。行業數據顯示,美贊臣中國業務2019年銷售額為68.5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説基本沒有增長。利潔時的CFO曾在2019年利潔時的三季度業績會議上表示:“長遠來看,中國的奶粉市場競爭劇烈,而且由於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利潔時預計中國奶粉市場的增長將放緩。”
中國奶粉市場不該背這個鍋。相反,2017年後中國本土品牌飛鶴、伊利、君樂寶開始了快速崛起,增速數倍於中國奶粉行業。美贊臣等一批國外奶粉品牌遇冷的背後,是一個腹地被不斷侵佔、新地盤擴展緩慢的過程。
一直以來,國產奶粉品牌的優勢在渠道,佔據廣闊的三四線市場;外國品牌的優勢在高端產品研發,一二線城市是主陣地。而近年來低線城市對高端產品的需求增高,跨國企業卻沒能滿足需求。達能一位高管曾在接受採訪時承認,新興市場對跨國公司挑戰更大,存在如消費者教育難道大、獲取信息的途徑雜等問題。其間產生的空白,是由異軍突起的國產品牌試着滿足。近年來,配方、專利、高端化已經成為國產品牌的共識,飛鶴、君樂寶、三元等品牌都在不斷提交配方註冊申請,在研發上下功夫。疊加逐漸昂揚的民族自信心,國產品牌正在被一二線市場所接受。
幫助外資企業本土化正是春華的優勢所在。此前,春華最知名的buyout案例是和螞蟻金服一起戰略投資肯德基母公司百勝中國。其後,百勝在紐交所上市,引入支付寶,春華在優化經營管理、擴展渠道、開展數字化營銷等方面提供了多方幫助。在春華看來,美贊臣世界一流的科技創新和研發能力猶在,嚴格的安全與質量管理猶在,旗下的藍臻等核心品牌在中國市場擁仍然有強影響力。在中國嬰幼兒奶粉這個千億市場中,營養研發和產品品質是真正寶貴的資產,借勢購買優質品牌資產和現金專利正當時。針對美贊臣,春華方面表示:“(企業)需要一家既懂國際品牌運作,又對中國消費市場和奶粉行業有深刻經驗和認知的機構幫助企業加速本土化發展。”
作為一家專注於中後期的PE,春華的投資案例包括阿里、字跳、快手、滴滴等明星公司。去年底成立VC後,也在向科技的早期投資擴展。但最考驗PE實力的無疑是控股型收購。2021上半年,春華一口氣做了兩筆buyout,除美贊臣這一筆外,其在2月宣佈成為智聯招聘第一大股東。
半年來,大PE們的併購交易案不絕於耳。KKR在5月先後買下了天然寵物食品集團和基石資本的全億健康股份;紅杉中國戰略投資了法國設計師品牌AMI、參與浙江開元酒店的私有化收購;晨壹投資募了一筆68億的人民幣併購基金;同時有多家PE已完成或正在募集大筆併購基金……這些信號昭示着,併購大年正在來的路上。
雖然最近幾個年份都曾被期待着成為併購大年,但按歷史經驗,密集的併購往往發生在IPO潮之後——此時資金端充分豐盈,產業則進入合縱連橫的節點。它最可能發生在兩個領域:一是科技公司通過併購補齊業務板塊、縮短研發時間;二則如美贊臣一般,大PE買下亟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傳統企業,通過賦能“變廢為寶”。面對正在開啓的時代窗口,我們或許將很快看到大象們加速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