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經天下》週刊劉冬雪
編輯|陳芳
一瓶藤椒油值多少?幺麻子給出的答案是6.16億元。
2021年最後一個月,幺麻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書説明,擬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募資6.16億元。這份“罕見”的IPO文件很快引起資本市場的注意。之所以稱罕見,是因為這個行業不僅不新,甚至可以追溯到清朝順治元年,而就是這麼一個古老的行業,將要誕生第一家上市公司。
這背後離不開海天味業的帶動作用,這家賣醬油的公司把市值做到了四千多億元,市盈率高達70,結果是近兩年,幺麻子所在的調味品賽道成了資本的心頭好。天眼查數據顯示,2021年調味品相關企業融資超過70次,其中融資規模數億元的有十多次。
小小調味品是怎麼開啓造富故事的?
消費品的新掘金地陳與尋是位連續創業者,在創立禧寶制研之前,曾涉足過科技領域、餐飲領域。本身廚藝精湛的他,在一次朋友聚會中帶來了自己秘製的調味醬,獲得了滿桌稱讚,在朋友的鼓勵下,開啓了調味品的創業之路。
2021年1月,禧寶制研項目成立,兩個月後便獲得了梅花創投的近千萬元天使輪投資。同年8月和10月,又接連完成由洪泰基金領投的數千萬元戰略融資和不二資本獨家的數千萬元Pre-A輪投資。
禧寶制研CEO朱諒告訴《財經天下》週刊,公司幾輪融資過程都很順利,甚至在公開融資前,就已經有機構確認要入股了。
圖/禧寶制研天貓旗艦店
與本身有着調味品行業相近從業經歷的陳與尋不同,創立口味全之前,吳浩從2003年到2020年期間,先後在統一、農夫山泉、加多寶和特種兵任銷售部高管的職位,雖然都是快消品,但與調味品還是隔着行。
吳浩踏上創業的道路,是他在操盤全國特種兵椰子汁銷售時,發現有約三、四成的經銷商同時經營調味品。深入瞭解後看到,行業存在兩大問題,一是調味品在線下的營銷管理落後;二是調味品裏普遍添加劑過多。見證過飲料行業不斷迭代升級的吳浩,認為調味品的創業機會來了。
與禧寶制研類似,口味全的融資過程也很順利。“創始團隊剛搭好的時候,就有資本找過來了。”口味全品牌官周駿告訴《財經天下》週刊。
申悦人在創辦加點滋味之前,是拼多多食品飲料大客户及新鋭品牌負責人。她發現,疫情期間,拼多多後台複合調味品搜索量在飛速增長。在研究調味品市場和對比日本家庭結構變化後,申悦人發覺這是一個機會,於2020年9月離開了拼多多,開始了調味品創業之路。
成立不足3個月,加點滋味就收穫了來自青山資本的數百萬元天使輪投資,並在此後的一年內相繼完成天使+輪和A輪融資,三輪融資總金額合計超億元。
以上並不是個例,仙味爺爺、小熊駕到、朝天門碼頭等新鋭調味品品牌也相繼在2021年收穫了來自資本的真金白銀。在老品牌中,成立於2012年的“川娃子”在去年年底完成了近3億元A輪融資,由高榕資本領投,廈門建發及相關機構跟投。仲景食品、天味食品、朱老六食品等也相繼完成定增。
天眼查數據顯示,近五年來,我國調味品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年註冊總量以超過10%的年度註冊增速,穩步上漲。2021年全國調味品行業工商大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底,調味品在業存續企業數為419671家。
如今打開電商平台會發現,搜索辣醬,不再是老乾媽刷屏;搜索醬油,一堆新品牌讓人應接不暇,更別説“松茸”、“酵素”、“黑豆原汁”等關鍵詞更讓人恍惚這是飲料還是調味品。
千億的誘惑提及“千億市場”,人們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是以良品鋪子、百草味為代表的休閒零食市場;或是有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等參戰的新式茶飲市場。但在講究吃的中國,誕生於口齒之間的千億市場遠不止這些。
數據顯示,2020年在疫情背景下,我國調味品行業逆勢上升,市場規模達近些年來最高值,3950億元,同比增長18.1%。
雖然醬油、味精、耗油等消費基礎成熟的品類產能相對飽和,且頭部企業集中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但在細分品類仍然是一片藍海。所以可以看到更多新鋭品牌選擇了從細分品類切入,“這兩年新消費熱度蠻高,但調味品領域一直沒有出現有代表性的新品牌,在加上這個行業當時也沒有進入白熱化競爭,所以就選擇了這條賽道。”朱諒告訴《財經天下》週刊。
申悦人也從曾經的工作經驗中發現,單一調味品人羣滲透率極高。比如基礎調味品醬油,在各渠道具有剛需屬性,最大滲透率能接近100%。而複合調味品裏“資歷”最老的火鍋底料,滲透率也不過40%。
綜合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和Euromonitor數據,2015-2020年複合調味品行業規模CAGR為14.7%,高於調味品整體行業年均增速8.8%,巨大的市場空白和高速增長潛力,無疑給新品牌劃定了“考試範圍”。
另一面,在已經成熟的品類,有人看到的是消費升級下的機遇。“色香味俱全”,是國人對美食的一貫追求,但在如今,這大概只能算是基準線。在疫情的作用下,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與日俱增,尤其是入口的飲食,光有美味還不夠,安全、健康、甚至是功能性也成為決定產品是否能走上消費者餐桌的關鍵性因素。
在這種浪潮下,不需市場教育,人們也願意以更高的價格換取更高品質、更安全的調味品,這也進一步促使了調味品行業走向高端化、精品化。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市場上“0添加”、“0脂肪”、“有機”等標籤成了眾多品牌的新賣點。
口味全想做的正是為這浪潮推波助瀾,周駿告訴《財經天下》週刊,口味全把中國調味品分為1.0、2.0、3.0三個階段,1.0階段是單一調味品的基本佐餐屬性;2.0階段是滿足“0添加”、“減鹽”等安全健康需求;3.0階段是功能性調味品,滿足以上需求的基礎上,還會有蛋白質、膳食纖維等營養元素和口味創新的可能。
圖/口味全天貓旗艦店
不過在商言商,投資者與品牌看到的不僅是機遇,還有造富的可能性。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調味品行業雖然目前已誕生21家上市企業,但在4000億元左右的消費規模背後,還有42萬家調味品相關的企業。
尤其是素來有“醬油茅”之稱的海天味業在前,更是為資本和企業打上了一陣強心劑。自2014年上市以來,海天味業的股價就不斷走高。尤其是2020年,在消費股漲勢驚人的背景下,海天味業股價從2020年年初的68.07元/股漲到年末的153.34元/股,漲幅超過了125%。儘管進入2021年後,海天味業股價一路下行,總市值距最高點已縮水近40%,但4500億元的市值對從業者來説還是極具引導作用。
王家渡食品在完成A輪融資後就表示公司已經啓動上市計劃,預計在2022年底遞交材料、2023年上市,並優先考慮A股市場。另外,如紫林醋業、水塔醋業、吉香居等多個企業當前正在積極籌備IPO事宜,未來必然還會有更多企業走向資本化。
調味品是門好生意?不過與資本的火熱相比,調味品市場卻有點冷。
通過覆盤2021年在A股上市的18家調味品企業的股價、市值變動情況發現,僅有安琪酵母、梅花生物、加加食品、雪天鹽業、蓮花健康和佳隆股份6家企業市值實現了不同幅度的增長,其餘2/3的上市企業市值均有明顯跌幅。其中天味食品跌幅超60%,其餘大部分跌幅也在20%以上。
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相比於2020年疫情影響,投資者基於趨利避害的本能,將目光轉移至剛需產業,調味品剛好具備這一屬性。而隨着疫情的穩定,市場上選擇更多,調味品行業的股價便出現了回調。
另外,從經營層面來看,以上企業的業績表現也不盡如人意。根據去年前三季度財報數據可以看到,上述18家企業中,中炬高新、天味食品、恆順醋業、加加食品的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跌;金龍魚、涪陵榨菜、千禾味業、日辰股份、雪天鹽業、西王食品、蓮花健康和安記食品增收不增利;實現營收、淨利潤雙增長的僅有5家,分別為海天味業、安琪酵母、梅花生物、仲景食品和佳隆股份。
而在實現雙增長的企業中,也出現增長瓶頸的焦慮。以海天味業為例,公司前三季度營收為179.9億元,淨利潤為47.1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5.32%和2.98%。對比上半年6.36%和3.07%的增幅出現了下滑,與前4年增速最低的2020年15.13%和19.61%相比更是低了一大截。
蘇寧金融研究院認為,受庫存週期影響,2021年調味品行業處在去庫存階段,造成工廠端需求下降,其次餐飲市場不景氣,調味品終端需求低迷。在加上原料成本上漲和上半年社區團購低價產品衝擊的影響,持續擠壓了調味品行業的毛利率。
在業績承壓之下,海天味業率先宣佈漲價:對醬油、耗油、醬料等部分產品的出廠價格進行調整,主要產品調整幅度為3%~7%。接着調味品行業掀起了一股漲價潮,李錦記決定對部分產品的出廠價格進行調整,幅度為6%-10%不等;加加食品的醬油、蠔油、料酒、雞精和醋價格上調3%至7%不等;仲景食品牛肉醬系列產品出廠價上調13%左右……
圖/視覺中國
然而提價能為業績提振幾分,目前來説還不好判斷。“提價我覺得有好處,但是不要把提價的好處看得太重。”中炬高新方面在去年三季度財報後的一次交流紀要中提到。
在中炬高新看來,這次海天提價是有點勉強的,只對一部分高端消費需求量小一些的提價,流量型的產品很多沒提,並且大概有20多個規格是降價的。另外,經銷商的心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過去給一定的促銷政策,經銷商就願意大量囤貨,現在有的經銷商庫存連半個月都沒有,也不願意囤。”
在市場需求方面,中國調味品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白燕認為,疫情使得健康化、方便化的消費趨勢顯現出來,調味品的發展階段已經從“吃得好”向“吃得健康”、“吃得有品”轉變。這也就要求企業要始終保持靈活性,及時適應終端多元化、多層次、個性化和碎片化的的需求,給企業的戰略定位和市場營銷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隨着資本的進入,調味品行業的格局也在調整,新進入企業背後多為資本驅動。這是好事,反應調味品行業未來可期的前景。但很多進入者對調味品行業理解不到位,甚至對簡單的產品分類、脈絡框架還不清楚,就通過品牌策劃炒作一些市場概念,這對行業發展影響不大,但對企業自身長遠發展不利。”白燕表示,企業若想跟上節奏,需要堅持長期主義,在產品端沉澱研發能力、在渠道上實現全面覆蓋、在供應鏈上強化整合能力。
本文由《財經天下》週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