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低風險理財也“虧損”,以後還能買嗎?
最近幾天,很多買銀行理財的人心態崩了。一向被看做是“保本保收益”的銀行理財,驚現負收益。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個月有十多家銀行、幾十個理財產品出現了年化負收益,單位淨值和累計淨值也是“跌跌不休”。
憤怒的投資者衝向各大投訴平台,他們想不通,“穩健型”理財怎麼突然就不穩健了?理財經理説好的“低風險、不會虧本金”怎麼就變成了血虧?更有人疑惑,過去同類差不多的產品一直穩健,怎麼現在集體虧損了?
同樣的產品,為什麼以前沒虧損?
從目前來看,近兩個月來,很多銀行發售的理財產品單位淨值和年化收益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下圖1是某銀行理財產品的表現:
這讓很多人紛紛“炸毛”,要知道,銀行理財產品風險分類從R1-R5,而R1是投資於國債、銀行存款等產品,基本意味着保本保收益。R2作為較低風險的產品,是很多風險偏好較低的人羣配置理財的主要產品,更是在銀行發售的理財中佔比超過70%,這種產品都虧損了,着實讓不少人心慌。
同時,人們還有另一個疑惑:為什麼過往一直買的同類R2產品,基本沒有虧損過,如今卻虧得這麼厲害?
先從資管新規對於資管產品的估值説起。理財產品的估值主要有兩種:攤餘成本法和市價法。
“攤餘成本法”是指按照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並考慮其買入時的溢價與折價,在其剩餘期限內平均攤銷,每日計提收益。簡單説就是,計算理財產品持有到期預計能賺多少錢,然後將收益平攤到持有的每一天。
而市價法就是根據現在的市場價格評估價值,反映的公允價值。
兩種估值方式,攤餘成本法波動小,但不能真實反映市價波動;市價法真實反映投資組合的市價,但波動大,反應在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曲線上,便如下圖2所示。
在資管新規實施之前,銀行理財產品基本都以“攤餘成本法”估值,收益呈現的是一直增長。而資管新規實施之後,銀行理財除了少數現金管理類和長期定開產品外,其他產品基本都以市價法估值,產品收益率和淨值隨市價波動而波動。
所以説,歷史上那些同類的產品,並非是沒有收益率下降,只是由於估值方式的不同而掩蓋了產品收益率的波動。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產品到期真的發生虧損,但是銀行自己兑付,此處暫且不做更多討論。
理財“虧損”是真是假?
瞭解攤餘成本法和市價法的區別後,可以知道,目前的理財產品所投資的產品反映的是當前的市場價格,當資產價格下跌時,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和單位淨值就會下降,進而出現“虧損”現象。
但是,這些產品真的就虧損了嗎?其實並不一定。
要理解這一點,我們首先要了解銀行理財產品投資債券的邏輯。
銀行投資的風格以保守、穩健著稱,因此其投資的債券多是利率債和高等級的信用債。
投資的債券“賺了多少錢”,主要體現在淨值的波動上,在不考慮複利、槓桿等計算的基礎上,每日基金淨值的計算必須體現持有債券“利息收益”、“資本利得”兩方面的收益情況:
利息收益是根據票息收益進行單日折算;資本利得則根據二級市場債券價格的漲跌,每日進行計算。即便產品管理人不一定每天都交易債券,但是其所持有的債券依然會根據二級市場的價格進行公允價值的計算。正因為如此,哪怕基金沒有交易債券,債券基金淨值每個交易日都可能存在漲跌。
具體舉例來看,假設理財產品的管理人募集到資金100萬元,購買一個債券組合,價值為100萬,該組合綜合票面利率3.65%,持有債券後開始獲得債券利息,管理人可以通過將債券進行融資,年化融資成本為1.825%,融來的資金再用於購買債券,債券再融資……,如此往復,假設綜合槓桿率為2,並最後持有票面3.65%的債券組合。融資到期後,產品管理人將持有的債券賣掉,價格為100.1萬,並歸還所融資金和成本。若以1年計,則:
收益=債券票息 槓桿率× 債券價差
=/365×7 =0.24
其中0.07為票息,0.07為加槓桿產生的收益,0.1為買賣債券的價差。
然而,這僅僅是理想的情況,當利率下行時,債券市場價格上升,融資成本下降,無論是資本利得還是加槓桿,都會產生正的收益。
但是當利率上行時,債券市場價格則會下跌,融資成本上升,槓桿效應減弱甚至為0。此時,如果該產品成立時間較短,累計的票息收益較少,不足以彌補債券市場價格下跌產生的虧損,則會出現收益為負的情況,也就是説,理財出現了“本金虧損”。也正是本文開頭提到的現象。
如上所述,此時的理財產品展示的仍然是市場價格,如果不在此時進行債券買賣,仍然為“賬面虧損”。
或許有人會説,你這是流氓邏輯,就像買股票一樣,買完跌了,一直持有不交易就不會真的虧損。
這正是債券投資和權益類產品投資的不同之處。權益類資產買入後未來的價格是不確定的,且主要是由市場價格決定盈虧。但債券則是由債券利息和債券價格共同決定的,時間越長,票息越高,債券價格波動的影響會越來越小。以下圖3為例:
該理財產品在2019年全年共分配給投資者收益4.08億,其中,僅有903萬的收益來自於買賣債券的價差,佔比僅為2%左右,其他則是依靠債券利息取得。
也正是因為如此,投資債券的產品,只要不是踩雷,時間和票息都可以彌補暫時的虧損。
繼續持有,能回本麼?
雖然前述這些理財產品是賬面虧損,但作為投資者,顯然不可能無限期等待票面收益的緩慢增加,最後收益轉正。
關鍵點在於,所投資的債券後續價格走勢如何?
Wind中證綜合債指數顯示,本輪債市的調整是近四年來調整幅度最劇烈的一次。
市場分析普遍認為,其原因主要在於5月的經濟數據顯示經濟回暖幅度和速度超預期,市場對寬鬆的預期過高,市場降息預期落空,再加上央行宣佈創設支持小微企業的貨幣政策新工具,市場從寬貨幣轉向寬信用,因此修正了此前市場對資金面的過度樂觀。
後續隨着債市悲觀情緒的緩和,以及央行逆回購對流動性的釋放,債市的表現將會逐漸回暖,債券價格也將逐漸回調,相應的投資債券的理財產品在淨值表現和收益率上或將都會有所回調。
總結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此次多隻銀行理財產品的虧損,主要集中於新募集且主要投資於債券的固收類產品。其原因在於市價法與原有攤餘成本法的不同。同時,由於部分產品“定期開放”,其賬面虧損並不一定在贖回時真實發生,後續隨着票息的增加和債市的回調,此類產品或將回暖。
而且客觀來看,市價法的估值方式一方面加強了對管理人的約束,因為如果淨值跌太多,管理規模會縮減,管理費也會減少;另一方面,對投資者其實是有好處的,因為管理人更謹慎,在選擇底層資產的時候會考慮估值變化。
但不管怎麼説,資管新規實施之後,銀行理財大面積“虧損”上演了一次,投資者在各大平台上對於理財產品虧損的投訴,也提醒着銀行和投資者銀行理財產品“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的特性。
對於銀行而言,有了原油寶和這次理財虧損的事件,也應該真正意識到“賣者盡責”和投資者教育的重要性。否則,即便出現賬面虧損,投資者也會立即用腳投票,這不管是對於銀行的品牌聲譽還是未來的經營,都是極大的負面影響。
而對於投資者而言,也應該重新認識銀行的理財產品,做到“買者自負”,否則,賬面的虧損真的在贖回時變成實際虧損,便是欲哭無淚了。
同時,也要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認清產品風險收益。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去選擇匹配的產品,買自己瞭解的產品,對於不瞭解的產品,則要慎重。如果想買保本型的產品,可以去買存款,大額存單,而不是這類理財產品。更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應選擇收益在正常範圍內的產品。
而未來,隨着資管新規的落地和過渡期的結束,像這類淨值浮動和收益率較大變化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多,做好準備,事半功倍。
致謝:感謝王錕、孫丹華兩位朋友對本文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