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百億級新基金已達11只!“百億”魔咒會否靈驗?歷史上的百億基金命運如何?

  儘管頻頻配售“限流”,今年新發基金的火爆程度還是超越了五年前的那場大牛市時期。一隻接一隻的百億基金將今年的基金髮行市場不斷推向高潮,年內成立的百億級新基金已達到11只。百億基金魔咒雖然顯得有些勉強,但基民喜歡在A股市場高位搶購基金卻是不爭的事實。

  梳理歷史上的巨無霸基金的過往經歷可發現,業績較好的基金共同特點是:人事穩定、通常由一名基金經理單獨管理,或者至少呈現鮮明的主導管理風格;重視風險管理、回撤較小;重視反思和總結,會跟隨市場進化投資理念。而業績較差的基金則多出現人事動盪、回撤較大,固守己見的特徵。

  年內百億級新基金已達11只

  儘管頻頻配售“限流”,今年新發基金的火爆程度還是超越了五年前的那場大牛市時期。

  一隻接一隻的百億基金將今年的基金髮行市場不斷推向高潮。今日,中銀順興回報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公告成立,募集規模112億元。至此,今年以來成立的百億級新基金已達到11只。

  中銀基金公告顯示,中銀順興回報於6月8日開始募集,認購火爆,原定到6月24日的募集期提前至6月11日結束。僅4個發行日就募集到百億資金,顯示市場對該基金的認可。

  中銀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經理李建將管理這隻新基金。公開資料顯示,中銀順興回報追求絕對收益,將採用大類資產配置策略,高等級信用債為基礎,精選高分紅藍籌股及高性價比、高安全邊際的成長股,基金股票倉位為20%~60%。

  今年以來,市場不斷波動,基金髮行卻是一直紅火。尤其是最近幾日,百億基金不斷出現。6月15日提前結束募集的工銀瑞信高質量成長,募集規模超過100億。之前幾天,南方成長先鋒和易方達優質企業雙雙宣告一日售罄,認購資金都超過了300億元。

  根據記者的統計,今年以來,已有11只基金成立規模超過了100億,而且各類型全面開花,混合型、債券型、指數型都有百億級新基金出現。

  從權益基金來看,南方成長先鋒募集規模達到321.15億元,創今年單隻新基金募集最高紀錄,也是歷史上募集規模排第三的主動權益基金。緊隨其後的是5月22日成立的易方達均衡成長,募集規模達到269.67億元。此外,易方達研究精選、匯添富中盤積極成長、匯添富優質成長、匯添富大盤核心資產的募集規模也都超過了100億。

  從基金公司來看,易方達和匯添富兩家收穫最大,旗下都有多隻百億級權益基金成立。

  此外,2月份成立的華夏中證新能源汽車ETF,募集規模達到107.7億元,作為募集規模超百億的細分主題ETF,成為ETF發行史上的標誌性事件。

  債券類產品中也有百億基金出爐,如銀華中債1-3年農發行、英大安惠純債的募集都達到了百億級別。

  在基金髮行歷史上,百億級新基金成立的數量有特殊意義。數據統計顯示,2010年至2019年,每年發行成立的百億基金數量分別為2只、0只、6只、2只、4只、13只、11只、8只、14只、26只。如果今年上半年的發行高潮能夠持續,百億基金數量有望挑戰去年的水平。

  相比以往,今年的發行市場也帶有了一些新的特點,如不少基金是限額髮行、明星基金經理效應突出、參與認購的投資者更加廣泛。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表示,今年基礎市場活躍,成交金額比以往同等指數水平下多出一倍,表明有很多投資者、很多資金參與到二級市場交易當中。如此活躍的基礎市場行情,非常適合公募基金這樣的專業機構參與,在此過程中為持有人創造良好收益。正是公募基金的業績表現,點燃了更多人的投基熱情,共同推動一大批爆款基金的出現。(中國基金報)

  百億魔咒會否靈驗?

  百億魔咒就是基金髮行時候,如果頻繁出現新基金募集破百億,尤其是一天就破百億,那麼往往可能是短期市場的高點。

  比如07年下半年,股市很瘋狂,基金認購要排隊,QDII基金甚至要比例配售,當年比例配售可是很新鮮啊。

  又比如2015年,百億規模的基金大都是15年二季度發行的。

  A股市場向來有公募基金行業的“百億魔咒”,大意是新發基金在上一階段賺錢效應支持下,認購資金或募集規模頻頻達到一百億,可視為A股市場階段性見頂的徵兆。

  基金好做不好發,基金好發不好做,是公募基金行業的一個普遍現象。基民通常在A股市場處於市場底部時選擇贖回基金,或無視新發基金;而在A股市場股票大幅拉昇後,基金取得較好收益後,基民開始跑步入場,新發基金一日售罄、百億基金熱銷現象頻頻出現。

  2020年初刷屏的百億魔咒,與2018年初基金熱銷的局面類似。這是因為2020年初的基金熱銷拜2019年所賜,而2018年初基金的熱銷,則是因為2017年的公募基金在A股市場取得不錯的表現,但2018年初基民跑步入場後,結果就被2018年的A股嚇到了。

  數據顯示,因2017年股市的結構性行情,公募基金賺錢效應凸顯,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分別盈利2120億元和786億元,合計盈利規模達到2900億元。當年的易方達消費行業以65.18%的年內收益率排名第一,國泰互聯網基金業以63%的年內收益率緊隨其後,排名第三的嘉實滬港深精選,也取得超過50%的年內收益率。

  隨後,2018年開年一個多月內,爆款基金頻頻出現,在2018年初,興全合宜基金首募規模327億。華夏穩盛、華安紅利精選的規模分別為78.17億和50.23億,此外,匯添富價值創造、中歐時代智慧、交銀施羅德持續成長等公募基金產品規模也都在20億以上。

  但基金熱銷乃至“百億”的出現,似乎成為A股市場的一個魔咒。2018年幾乎是A股市場股民、機構最難的一年,甚至社保基金都不能避免虧損,要知道社保基金在2015年、2016年、2017年都取得不俗的正收益,但在2018年卻虧損了2.28%。

  百億基金魔咒雖然顯得有些勉強,但基民喜歡在A股市場高位搶購基金卻是不爭的事實。因此,2020年的A股市場雖然未必如恐慌者所言的市場見頂、掉頭向下,但2020年的投資想要複製2019年的市場,恐怕有些難。(券商中國)

  歷史上的百億基金怎麼樣了?

  歷史上百億基金誕生背景是成長股的大牛市。

  如果以當年市場風格匹配度來定義當年的百億基金,可以將它們粗淺地分成兩類。一類是契合2015年市場的“成長風”(下表紅色表示)。相對應的,第二類是更注重估值、講究安全邊際的“價值風”(下表藍色表示),而這一類在2015年時並不受市場待見。

年內百億級新基金已達11只!“百億”魔咒會否靈驗?歷史上的百億基金命運如何?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截止2020.6.16

  從上表可以看到,“價值風”的五年期業績明顯佔優,東方紅中國優勢成立以來收益92%,景順長城滬港深精選收益26%,易方達新絲路在張坤和祁禾的管理下也扭轉了頹勢,成立以來回報13%。

  而那些被“成長”長期佔據主導理念的基金,從成立開始,經歷15年股災、16年熔斷、17年“一九分化”、18年……一次次經受着現實的暴擊,大多數至今仍未回到發行價。

  梳理這些巨無霸基金的過往經歷可發現,業績較好的基金共同特點是:人事穩定、通常由一名基金經理單獨管理,或者至少呈現鮮明的主導管理風格;重視風險管理、回撤較小;重視反思和總結,會跟隨市場進化投資理念。而業績較差的基金則多出現人事動盪、回撤較大,固守己見的特徵。

  今年的爆款基金邏輯跟2015年那批不太一樣。它們的管理人中既有短期業績亮眼的急先鋒,也有長牛型選手。

  但作為規模超百億的基金,它們都面臨與生俱來的共同挑戰。

  船大難調頭。規模越大,決策的影響也隨之放大。“回顧起來,16年幾乎全年都在為15年底的持倉策略買單。15年底期待來年的‘春季躁動’,從而對此規模龐大的基金做了高倉位佈局。結果在16年年初,熔斷事件發生,之後市場成交量迅速萎縮,大基金幾乎無法做有效的調倉動作。”匯添富基金劉江總結道。

  事實上,爆款基金的難題由來已久。

  一位資深基金研究專家回憶起2006年四百億巨無霸基金嘉實策略混合誕生時的情形。“當時嘉實基金也很緊張,立刻增聘了三個基金經理,四個人共同管理。但真正管起來很吃力,因為這些人還有其他產品要做。”

  “一般爆款基金不會進入我的研究範圍。”他告訴界面新聞,“主動權益類基金規模一旦過大,超出了基金經理的能力邊界,股票持倉就會有一定程度的寬基指數化特徵,業績就會趨向於市場平均。”

  該專家解釋道,能力邊界的通俗説法就是,基金經理能看得過來多少股票?“基金經理買股票的時候需要研究透。但主動權益類基金都有倉位下限,比如兩百億的規模,股票型基金必須買到160億,怎麼買?一是買的個股數量多,不容易研究透;二是二級市場衝擊成本大,就會採取類似指數化的方式去買。 ”

  “更大基金規模意味着管理人需要更多的持股數量,這種分散也將降低管理人的選股alpha。管理規模上限會受基金經理投資策略、風格以及個人能力限制而有差異。部分管理規模飽和的產品會限制或關閉申購。” 貓頭鷹基金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張翔接受界面新聞記者採訪表示。

  張翔認為,對權益類基金來説,70-80億元是規模的第一個坎,然後是150億元。“規模大了,交易的摩擦成本上升,或者不得不做一些分散,不得不放棄一些中短期、其實還可以的投資機會。”

  對於今年的爆款行情,張翔表示,今年市場波動大並且結構性機會多,優秀的基金經理把握住了機會打造出優秀業績表現。部分板塊存在短期過熱現象,但市場整體的估值還在中低水平。

  今年一位發行了百億基金的基金經理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為了集中精力管理大規模基金,他在發行前期已經卸任了部分產品。“我的能力邊界也有限,大基金還是會比較多依靠研究團隊的支持。”

  有業內人士表示,業績表現突出的基金經理,吸金能力就越強,很容易造就爆款,但這也造成一個問題,基民拿不住基金,不停追逐熱點基金、“追漲殺跌”,造成的後果就是反而賺不到錢。

  所以,對於投資者來説,如果想選購新基金,要儘量尋找那些中長期歷史業績穩健優異的基金公司、基金經理的產品,並且要堅持長期持有,而不是盲目追逐熱點基金。(界面新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033 字。

轉載請註明: 年內百億級新基金已達11只!“百億”魔咒會否靈驗?歷史上的百億基金命運如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