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新戰略、新動力、新格局,新基建佈局加速

由 濮陽南煙 發佈於 財經

自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來,中央頻繁強調加快“新基建”步伐,並且不斷豐富其內涵,包括推進新型基礎設施的融合應用,推進智能、綠色製造,加速打造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2020年3月,央視對新基建進行專題報導,初步定義新基建為發力於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涉及“七大領域”,包括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G基站建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

2020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首次公佈“新基建”官方定義為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同時,發改委指出新基建發展的三個方面,分別為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建設。

各地政府和企業積極響應中央指示,佈局相關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例如湖南省於8月11日正式發佈“數字新基建”的100個標誌性項目名單,包含5G、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四大領域。

新基建立足新時代,具有新特點

新基建並不是對傳統基建的顛覆和否定,相反,兩者具有相同本質,均為釋放長期經濟增長潛力,為人民生活提供便利。但是兩者具有不同時代背景,新基建是在全球數字化轉型大趨勢,中美貿易戰,全球新冠疫情蔓延的複雜背景下提出的舉措。

新基建的“新”不僅體現在其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還體現在其對新應用場景的開拓,新投資主體的准入以及新產業的培育。新基建具備跨網、彈性、智能三大特徵,能夠根據環境變化迅速調整狀態,是包含多種基礎設施的數字化互聯網絡,是擁有數據智能的軟硬件系統。

多方面因素驅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首先,從國際形勢角度,全球正發生前所未有之大變局,第四次工業革命將對變局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同時,這新一輪產業革命給我國發展帶來重要機遇,我國要以創新為重要抓手把握機遇,新基建則是在此變局中的戰略佈局。

其次,我國宏觀經濟形勢兩大特點,經濟增長模式轉變以及數字經濟驅動作用增強,均驅動新基建進一步推進。我國經濟增速自2012年開始連續八年放緩至8%以下,2019年增速降低至6.1%,其發展模式已經從高速增長轉變為高質量發展。

在此新階段,中國經濟將更重視經濟結構的優化,新基建可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提升增長潛力,是新階段的經濟增長動能。

另外,數字經濟規模不斷擴張,其GDP佔比也不斷上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信息基礎設施及融合基礎設施建設從數字經濟四個方面夯實數字經濟基礎,賦能數字經濟發展。

 此外,我國傳統基礎設施建設的現狀也將驅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我國作為人口大國,雖在公共資本總體存量上位於世界第一,但人均水平和質量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明顯差距,為新基建留下巨大發力空間。同時,顯著城鎮化趨勢對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羣的基礎設施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進一步為新基建在新地區投資帶來巨大機遇。

同時,新冠疫情的蔓延也將從兩方面推動新基建,一方面全球疫情不斷對我國宏觀經濟產生巨大沖擊,在此情況下,新冠疫情是對抗經濟下行壓力,穩定經濟增長的有力抓手;另一方面疫情加速培養用户的線上消費習慣,加速形成數字消費趨勢,倒逼企業順應趨勢加快數字化轉型,這種以消費場景為起點的企業數字化轉型將會持續深入發展,與行業融合,這個過程將對新基建產生進一步需求。

新基建為短期助力經濟復甦,長期推動經濟轉型的力量

從短期來看,新基建對帶動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由於新基建相關領域產業鏈涉及範圍廣、產業間的協同效應以及滲透效應較強,不僅對應巨大的投資需求,也對應消費需求,具有較強的乘數效應,短期內可以助力經濟復甦。

從長期來看,新基建則是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和新舊動能轉換的抓手,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戰略佈局。

更多內容請關注億歐智庫於8月26日在GNEC大會發布的《2020新基建展望——新戰略、新動力、新格局》報告,同時也將發佈“新基建先鋒企業100”與“新基建成長企業100”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