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吵”翻了!冰點期市場再迎改革

今年以來,上證指數跌12%,深證成指跌21%,創業板跌23%,科創板50指數跌26%。

機構“吵”翻了!冰點期市場再迎改革

近期各項數據顯示資本市場情緒低迷,市場是否見底也是大家爭議的焦點。一方面市場再度迎來改革,另一方面機構“吵”翻了,觀點百家爭鳴,呈現分歧。

1

年內公募發行市場“降温”明顯。截至8月31日,今年以來全市場共新發行基金827只,較去年同期發行數量減少約34%,累計發行份額9229.02億份,較去年同期下降約57.26%。值得注意的是,公募發行債基卻獨大。

機構“吵”翻了!冰點期市場再迎改革

整個8月,公募基金共募集1686億份,環比增長32.8%。其中債券基金募集1228.3億份,環比上漲1.8倍。其中中長期純債型基金募集721.1億份,環比增長超1倍;指數型債基募集332.1億份,環比增長24.3倍;二級債基募集123.3億份,環比上漲79%,同時創下了今年以來的月度新高。而8月股票型基金募集143.1億份,環比下降超7成。

數據顯示,現階段情緒冰點,債基發行受青睞,而股票型基金卻迎來降温。在冰點期,管理層頻頻出手,市場再度迎來“改革”。

2 市場再迎重磅指數ETF期權

9月2日,證監會官網顯示,為豐富多層次資本市場產品體系,證監會啓動3只ETF期權品種上市工作,將按程序批准上交所上市中證500ETF期權,深交所上市創業板ETF期權、中證500ETF期權。

在此之前,ETF期權產品覆蓋了滬深300指數(市值1-300名個股)和中證1000(市值801-1800名個股)指數,但是對處在其中的中證500指數(市值301-800名個股)卻出現了“缺位”。

中證500指數規模在市場上也越來越舉足輕重。當前市場上一共有23只ETF跟蹤中證500,其中南方中證500ETF規模最大,超380億元。

機構“吵”翻了!冰點期市場再迎改革

(本文內容均為客觀數據和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022年,推出了中證1000指數的期貨期權,再到這次的中證500ETF期權,衍生品對於市場生態發展,尤其是機構投資者,提供了更加廣泛的對沖工具,長遠意義重大。

比方像成熟市場美股,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探索,擁有各種不同工具,構成了豐富多樣的生態,沉澱了許多長期投資者,市場變得穩定,對參與者而言也是長遠利好。

在近期,市場觀點呈現百家爭鳴,頗為熱鬧。

3 券商機構“吵”翻天

興證策略:站在當下“新半軍”擇時框架又發出哪些信號?新能源已經調整到什麼位置了?新一輪上行何時開啓?當前中證新能指數已接近30倍左右的估值下限;新能源擁擠度已降至中等偏低水位;若後續板塊繼續橫盤震盪,擁擠度將逐步回到歷史低位;新能源10月下旬開啓新一輪上行。

中金則認為:中國市場整體可能仍呈現震盪偏弱的格局,整體先求穩,再求進,注意保持靈活性、把握市場節奏、注重結構;低估值、穩增長相關板塊或是短期內的關注重點;成長風格弱勢整理趨勢可能仍將延續一段時間。

西部證券:景氣賽道仍然需要等待消化“擁堵後遺症”。板塊切換行情大概率出現在三季報公佈後;從中報來看,全A中報淨利潤增速下滑,但好於此前市場預期,市場的關注點逐步轉向其後續延續性;仍需保持耐心,配置具有高股息率的龍頭股。

民生策略:繼續看好上證50跑贏中證1000;投資者曾“迷戀”於需求側的高景氣,在一個全球以金融緊縮和需求為代價來抑制通脹的環境中正體現其脆弱性;在收益率並未被充分“榨取”的地方迎接通脹的順風。

信達策略:近期不斷提示“提前開始風格轉換”,也和大量投資者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歷史上經濟下台階的階段,價值股也是可以有超額收益的,比如2011年Q4-2013年Q1、2014年Q3-Q4;當下的風格轉變至少是季度的,甚至不排除年度的可能。信達證券稱,之前一直提示Q3均衡,Q4價值,當下來看,這一觀點可能需要修正,建議提前開始轉向價值。

中信證券:預計市場在9月上半月依然處於尋找新平衡、延續高波動的過程中,“熱轉冷”的非典型切換持續,隨着國內經濟數據公佈、一攬子政策細則陸續實施、美聯儲加息落地、機構減倉和調倉初步完成,預計市場逐步在波動中找到新平衡,並將逐步企穩,重心繼續轉向部分偏冷門行業。

可以看到,市場分歧日漸加大。關於風格切換的問題,上週分享了很多業內知名機構的看法。當下市場上機構的主流觀點普遍對交易擁擠的成長賽道持謹慎態度,至於調整多久不同的人判斷的時間也不同,大部分認為是1-2個月,也有認為時間要相對較長。

而在價值股方面,因為美元加息對流動性的影響,有些機構人士則是認為對高股息的業績盈利穩定的傳統價值行業有正面影響。

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全球市場,價值和成長的爭論一直是持續存在的,本質上説,價值也好,成長也罷,最終還是看企業是否具備不可擊敗的長期護城河,能否有持續賺錢的商業模式,以及最終行業的規模能匹配多少利潤以支撐多少規模的市值。

值得一提的是,主流觀點的參考意義很強,但最終還是要投資者回歸事物的本質,匹配自己的能力圈邊界,在長坡厚雪的行業中尋找屬於自己的玫瑰,靜等花開。

本文源自ETF進化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17 字。

轉載請註明: 機構“吵”翻了!冰點期市場再迎改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