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外資撤離中國論”又一次不攻自破

由 雋寶霞 發佈於 財經

  最近一段時間,一些西方媒體有不少關於“外資撤離中國”“在華外企投資意願下降”的報道,形成了一輪集中唱衰中國經濟的聲浪。中國商務部12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786.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5%(摺合744.7億美元,同比增長26.1%)。這一最新數據,展示了外商們主流的真實意願和選擇,也讓所謂“外資撤離論”又一次不攻自破。

  近年來,每當出現短期經濟波動,或有外部不利消息時,“外資撤離中國”總是被拿出來翻炒,每一次都似乎有鼻子有眼,一些“機構”或者“分析人士”總是能找到最新由頭——要麼是中國經濟轉型導致“製造業不行了”,要麼是美國發起貿易戰“中國扛不住了”,甚至“外資撤走一半”的誇張謠言也多次出現。不難發現,這些論調很大程度上與華盛頓對華“競爭”節奏同頻共振;但緊接着,則往往是中國吸引外資規模一次次再創歷史新高的消息。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4個月,中國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45.6%,韓國、美國、德國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76.3%、53.2%和80.4%(含通過自由港投資數據)。這些數字清晰地勾勒出當前中國與世界經貿往來的基本面貌。實際上,自2017年以來,中國吸引外資連續四年位居世界第二。2021年中國吸引外資更是達到了創紀錄的1.15萬億元人民幣,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的大背景下逆勢同比增長14.9%。而且,不少外資是頂着華盛頓的政治壓力、甚至制裁威脅進入中國的。這些用真金白銀為中國經濟投下的信任票,自然比一些西方媒體的片面報道更有説服力。

  中國的市場是開放的,外資有進有出是正常現象。對於企業決策來講,疫情終究是短期因素,開闢新市場則是一個需要慎重考慮的中長期安排。這幾年,不斷有一些企業因為廉價勞動力等因素搬離中國,最後又選擇搬回中國的例子。即使在疫情嚴峻期間,也不乏外資企業在華加碼投資,比如,全球最大化妝品集團歐萊雅宣佈在上海設立其在華首家投資公司,德國企業默克增大投資擴大其現有的無錫生產基地,寶馬則全面擴建其位於瀋陽大東區的工廠……

  2022年1月12日,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上的巴黎歐萊雅旗艦店

  歸根到底,決定外資去留最重要的因素還是投資回報和營商環境。無論是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中,還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的兩年多時間裏,外資投資中國的回報都是豐厚的。而中國對外資的強大吸引力,根本上來自於中國的穩定性和確定性: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不會變。而超大的市場規模、齊全的產業配套、完善的基礎設施、豐富的人力資源……這些不可替代的綜合優勢,也成為吸引外資“用腳投票”的深層動因。

  毋庸諱言,由於俄烏局勢、國內疫情和供應鏈不暢等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一些外資企業暫時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是現實的。但更要看到,在保障供應鏈安全和儘快復工復產上,中國政府和外資企業的利益和方向是一致的,中國政府正加速出台一系列穩外貿、穩外資的政策,商務部近日表示,今後將進一步發揮重點外資項目工作專班作用,積極協調解決外資企業遇到的具體困難問題,特別是協調解決復工復產、人員入境等問題。中國始終對外資充滿善意,也一直把外資企業作為中國市場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前不久,中國貿促會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超五成受訪外企將中國視為全球首要投資對象。今年前4個月,我國新增合同外資1億美元以上大項目185個,相當於平均每天有1.5個外資大項目落地。不畏疫情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歷史將不斷證明,深耕中國,終有豐厚回報;選擇中國,就是選擇未來。(本文系《環球時報》社評,原題為:“外資撤離中國論”又一次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