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靠新能源造車翻身,姚振華的“如意算盤”能如意嗎?
前不久,寶能集團發生了一件大事,董事長姚振華一度“下落不明”。起因是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告中提及“寶能集團實際控制人姚振華下落不明”。隨後寶能官方快速給予了回應,表示相關信息有誤,姚振華本人也低調現身在了深圳工廠。
提起寶能,可能很多人都最先想到房地產,名氣很大。值得一提的是,在房地產行業整體呈現低迷之初,寶能也跟某大一樣,對外宣佈正式下場造車。其實跨界造車在圈裏並不罕見,通常是互聯網公司、科技公司比較多,因為在軟件層面的優勢,可以令它們擁有一定的優勢。而房企更多的優勢,只是“錢多”。當然,如今這個優勢可能已經稱不上是優勢了。
寶能集團債台高築,經營狀況不容樂觀
為什麼外界對於姚振華“下落不明”的訊息特別敏感?其實這主要在於寶能這幾年的大起大落。早在2015年,姚振華曾差點搶到萬科的第一大股東身份。而在2016年,姚振華就以95億美元身家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前十。
但就是這樣曾經風光無限的寶能,經營卻出現了問題。根據廣州中院公告顯示,其糾紛涉及借款本金7億元及利息、罰息、複利(暫計至2021年9月29日止,利息1429萬元、罰息0元、複利0元)。雖然寶能集團一直表示,其整體資產質量優良,但目前只是暫時性問題,但問題是,你信嗎?
另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中,鉅盛華(寶能集團控股67.4%)總資產為5714.58億元,總負債4789.18億元,淨資產925.4億元,資產負債率83.81%。在這種背景下,姚振華“下落不明”的消息才會備受各界關注。當然,寶能之所以淪為今天這種狀況,也怪不得旁人。
下場造車誤判市場,觀致、DS前途不明
早在2016年,姚振華高調宣佈入局造車。2017年,寶能汽車正式成立,註冊資本為10億元。隨後,寶能集團收購了連續虧損3年的觀致汽車,一共花了66.3億元收購其51%的股權。這一步確實讓人看不懂。當然更讓人看不懂的是,寶能還花了三年時間,不計成本打造觀致7,結果卻仍然市場遇冷。而在2021年,觀致汽車銷量再度腰斬,僅有約5200輛,甚至連觀致5都遭到了聯動雲大肆低價甩賣。
除了收購觀致,寶能還接盤了DS這一品牌。同觀致類似,DS當時也處於水深火熱當中。作為法系的高端品牌,DS一度被PSA寄予厚望,但這仍沒有改變其在中國市場的尷尬境地。對比同級的豪華車型,DS早就落後於凱迪拉克、沃爾沃,更別説雷克薩斯了。但寶能在造車這件事上,是從來沒有打算放棄過,不光沒有放棄,而在砸錢這一塊也確實體現出了房企的優勢。
2019年,繼常熟觀致工廠之後,寶能汽車開啓了在深圳、貴陽、崑山、西安、廣州、昆明、富陽七大基地佈局,從披露的信息看,可統計的官宣總投資額超過1000億。所有工廠面積相加,甚至超過了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10倍。全部建成後,將擁有高達330萬輛的汽車產能,包括200萬輛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但問題是,如果靠新能源市場就能輕鬆翻身,那麼某大的兩萬億欠款想必也就不算啥了。
房企造車究竟靠不靠譜?靠“買買買”遠遠不夠
新能源時代,我們可以看到汽車行業已經迎來了大洗牌,造車新勢力的強勢崛起甚至讓傳統車企壓力倍增。而企業大佬們對於跨界造車更是表現出了濃厚興趣,董明珠、雷軍、龐青年、許家印、姚振華等巨鱷大佬紛紛入局,但如今結局各不相同。有的合作告吹,有的直接破產,有的遲遲無法量產。
事實上,造車新勢力之所以能夠成功,一方面是如今汽車供應鏈的成熟度越來越高,只要做好組裝工作,其它都不是問題。而跟傳統車企拉開距離,或者説在差異化上取得優勢,主要靠的還是軟件層面。不過最最最重要的是,你得讓消費者看到實車,如果玩概念,那麼某人也不用老躲在漂亮國而不敢回來啦。
其實,如今的新能源市場雖然還處於上升階段,但跟當初的野蠻生長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尤其是新勢力的幾個陣營梯隊已經在市場中站穩了腳跟,後來者想搶市場,難度無異於虎口拔牙。更別説,除了“買買買”其它啥也不會的房企了。一沒有軟件技術研發做支撐,二沒有傳統車企的製造工藝作保障,只知道“閉眼燒錢”的做法,很難日後在新能源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再加上量產車遲遲沒有準確的消息,如今寶能的處境恐怕並不樂觀。
寫在最後
在地產行業不景氣的當下,不少房企都面臨着嚴重的債務問題。而寄希望於新能源產業脱離困境的想法,可能為時已晚。畢竟時間不等人,尤其在小鵬、蔚來、理想三巨頭早已站穩腳跟,小米、華為虎視眈眈的眼下,跨界而來的房企恐怕充其量僅僅只能陪跑罷了。
現如今,寶能集團的總負債率已經高達80%以上,在債台高築、訴訟案件纏身的背景下,試問還有多少投資人指望遲遲沒有量產新能源車的寶能靠造車翻身呢?當務之急,我們建議寶能儘快清理掉不良資產,天天虧本天天“燒錢”的日子,就算寶能還能忍,恐怕投資人早就無法忍了。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積極留言,咱們一起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