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偽國貨“騙”國人十幾年,40億賣給外企,如今一年賺我國198億

由 頻長志 發佈於 財經

文:百川

上世紀90年代,是我國經濟發展、自主創業的井噴期,如今我們熟知的許多企業都是在這個時期創建的。而在我國經濟發展的前期,我國本土市場幾乎被外來品牌全部瓜分,留給我國自主品牌的是一條困難重重的路。


然而如今我國市場已經完全轉變了,許多行業的國貨已經成功奪回了市場主導權,將各大外企拒之門外。以前我國的手機行業幾乎是外企的天下,摩托羅拉、三星和諾基亞等品牌瓜分了我國龐大的市場,但是如今市場上的手機基本上都是國產手機,三星在我國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少,而我國手機高端市場幾乎是被華為和蘋果所平分。

不僅是手機市場,尤其是我國的家電市場,松下和西門子等外企曾經在我國霸佔了十幾年的霸主地位,而現在我國的本土品牌加強了自主研發,口碑也大幅上升,國貨又掌握了主導權。在現在的家電市場上,第一選擇基本上都是國產品牌,大家電可以選擇格力、海爾和美的;小家電則有美的、蘇泊爾和九陽可以選擇。基本上家庭所需的所有電器都可以被物美價廉的國產品牌全面覆蓋。


然而實際上,並不是我們之前知道一個品牌是國貨,它就一直是國貨。在一個品牌崛起的過程中是要經歷非常漫長的時間的,而在這個時間內可能就會有創始人因為一些原因而將品牌出售給外資。但是消費者卻很難對所有事情都瞭如指掌,因此在消費者的認知中,這個品牌其實還是國貨,但事實上它是偽國貨,打着國產品牌的名號,芯卻是“外國芯”。

我國最大的炊具製造商,曾連續拿下六個行業第一的蘇泊爾就是這樣的“偽國貨”。很多人都認為蘇泊爾是我國浙江省的本土品牌,其實它曾經確實是,也是我國炊具行業裏面第一家上市的公司,為我國10000多人創造了就業崗位。尤其是在炊具的行業,蘇泊爾可以説是沒有敵手,它自主研發售賣的不粘鍋、煎鍋、蒸鍋等六個品類中市場佔有率都是行業第一。


這樣的蘇泊爾在國人眼裏幾乎成為了“國貨之光”的存在,它曾經也確實是名副其實的國貨之光,那還是在創建初期。蘇泊爾的創始人蘇增福是土生土長的浙江人,他退伍後就去了一個壓力鍋小工廠工作,自己奮鬥到了廠長的位置。當時我國“雙喜”品牌的鍋在市場上還有一定的銷量,蘇增福的廠就是為雙喜加工配件的,後來蘇增福每年給雙喜付500萬來“貼牌”造鍋,造出的所有鍋都要以雙喜品牌來銷售。

1994年的時候,只從蘇增福廠子裏銷售出的“雙喜鍋”甚至超過了雙喜本身工廠銷售的兩倍了,雙喜公司為了維持原市場份額就禁止蘇增福繼續使用他們的商標。蘇泊爾就在這個時候被蘇增福創建了起來。

憑藉原有的造鍋技術,蘇泊爾在兩年間就成為了我國最大的壓力鍋的製造商。2000年,蘇泊爾的產值甚至超過了5個億。到了2004年,蘇泊爾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了國產炊具品牌中首家上市的公司。


上市之後,蘇泊爾的業績持續上升。總營收在兩年間從10億增長到21億,近乎一半的漲幅。但是當時的蘇增福已經年過花甲,對商業的管理也是有心無力。而且蘇泊爾上市後的股價不漲反跌,所以法國SEB集團拋出了橄欖枝後,合作就是水到渠成了。

不過當時和SEB達成合作的其實是蘇增福的兒子蘇顯澤。2007年蘇顯澤共出售了蘇泊爾52.74%的股份給SEB集團,後來該集團又自行增持股份,現在蘇泊爾最大的控股權仍然歸SEB所有,蘇增福不過持有0.01%的股份,完全沒有話語權。


然而就在蘇增福家族將股權出售之後,蘇泊爾的營收實現了近乎10倍的翻倍。從2006年的21億元漲到了198億元。蘇泊爾的市值最高的時候達到了689億,據估計當時蘇家應該套現了40億,但是無論當初蘇顯澤將該股份賣了多少錢,根據當時和現在的市值對比,無疑還是虧了。

而蘇泊爾在我國小家電的領域上也已經有了一席之地,市場佔有率常年位於第二,僅次於美的。蘇增福自己對小家電的市場並不抱有希望,他認為小家電的製造不僅門檻低、技術含量也低,未來必然競爭激烈。可能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蘇增福才選擇退出了他一手創建的企業的吧。


蘇增福雖然現在年事已高,已經72歲的高齡,但仍然選擇重回商場。這次他選擇的是衞浴行業,自主研發了蘇泊爾水龍頭,投資高達4億,年產量4800萬隻水龍頭。但是在如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可能他很難再創建出下一個“蘇泊爾”這個量級的企業了,但是他畢竟曾成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