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損害投資者權益實錄:產品淨值回撤28%
2022年,中信證券紅利價值的收益率低於-28%,同類排名相對靠後。該產品自2019年10月公募化轉型以來,年化收益率不足7%,較轉型前業績出現較大下滑。
分析發現,產品近兩年單位淨值下滑顯著,投資者需承擔較大虧損。中信證券則通過收取產品的管理費及交易佣金實現旱澇保收,另外產品的託管人同樣為“中信系”,多項費用均流向“自家”。
中信證券作為較早一批券商資管產品公募化轉型機構,產品轉型期設置了3年存續期。隨着產品陸續到期,機構尚未獲得公募業務牌照,在管產品後續將如何管理,有待持續關注。
2022年跑輸基準超25個百分點
中信證券紅利價值的原型成立於2011年8月,是一隻大集合資管產品。轉型前最後一個工作日的累計單位淨值為2.2174元,運作期間累計收益率超過170%,年化收益率超過13%,業績表現較好。
2019年10月22日,該產品轉型為公募化產品,其原有份額變更為中信證券紅利價值A類份額。同日,該產品增設B、C類份額,投資者僅可申購B、C類份額,且對於兩種份額設置了1年的最短持有期。
轉型初期,產品繼續保持着增長勢頭,A類份額在2021年年初累計單位淨值最高升至3.5309元。之後,中信證券紅利價值的業績一路波動下滑,截至2023年1月13日(下同),A、B、C類份額累計單位淨值下滑至2.5元以下。
轉型至今,該基金累計回報率在20%左右,年化收益率不足7%,在800餘隻同類基金中排名670名以外。回顧剛剛過去的2022年,中信證券紅利價值的收益率低於-28%,跑輸業績基準超25個百分點,同類排名相對靠後。
或因業績不佳,中信證券紅利價值的基金總份額持續縮水,2022年三季度末基金份額約47.6億份,較2019年末的71.7億份縮水超三成,同期基金總規模減少超20億元。
基金管理人旱澇保收,多項費用收進“自家”口袋
產品近2年業績較差,然而基金管理人則通過收取多項費用,可實現旱澇保收。
首先是管理費。根據基金定期報告,中信證券紅利價值在2021年、2022年上半年分別實現收入約-3.54億元、-16.7億元,同期基金管理人分別收取管理費1.07億元、0.28億元。
基金合同顯示,中信證券紅利價值A類計劃份額的管理費年費率為1%,B、C類份額的管理費年費率為0.6%。此外,基金管理人對A類份額期間年化收益率超過8%以上部分收取20%的的業績報酬,對B、C類計劃份額期間年化收益率超過6%以上部分收取20%的業績報酬。業績報酬從分紅資金或贖回資金中單獨扣除,投資者最終收益率或進一步下降。
另一個需要提及的費用是佣金。資料顯示,該產品的股票投資及其他投資所租用的證券公司交易單元為中信證券,也即為基金管理人本身,交易產生的佣金也將落入中信證券囊中。
2021年,中信證券紅利價值的股票換手率約達344%,股票交易成交金額超821.97億元,期間產生的交易佣金超5934萬元。2022年上半年,該產品的股票換手率達221%,產生交易佣金約2492萬元。
另外,該產品的託管人為中信銀行,同樣為中信系機構。2021年、2022年上半年,中信證券紅利價值分別產生託管費4370萬元、1145萬元。
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中信證券紅利價值的淨利潤分別約-6.66億元、-17.19億元。由於2022年下半年單位淨值進一步下滑,2022年全年淨利潤或將創產品歷史新低。
轉型產品陸續到期,未來何去何從?
2022年10月12日,中信證券發佈公告,中信證券紅利價值的存續期限由“自本資產管理合同變更生效日起存續期不得超過3年”延長為“自本資產管理合同變更生效日起存續期至2023年12月31日”。
2018年11月,證監會發布《證券公司大集合資產管理業務適用<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操作指引》,要求證券公司設立管理的投資者人數不受200人限制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大集合產品)需向監管部分規範驗收產品,後續按照《基金法》《運作辦法》等法律、行政法規及證監會的規定管理運作。
中信證券作為較早一批公募化轉型試點機構,旗下資管產品轉型時設立3年存續期。截至目前,中信證券未取得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多隻產品陸續迎來存續期到期的情形。2022年8月,中信證券六個月債券同樣因3年存續期到期,延長其存續期至2023年12月31日。
2023年1月3日,中信證券披露公告稱,證監會核准公司設立中信證券資管從事證券資產管理業務(不含養老金業務),同時核准公司減少證券資產管理業務(養老金業務除外)。
目前,中信證券在管的公募化產品有19只(初始基金口徑),總規模超320億元。隨着資管子公司獲批成立,中信證券旗下公募化產品將何去何從,有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