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預期目標設為6%以上 專家解讀:2021年中國經濟將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央廣網北京3月8日消息(記者 楊崇)“6%以上”成為熱詞。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1年GDP(國內生產總值)預期目標為6%以上。
報告指出,經濟增速是綜合性指標,今年預期目標設定為6%以上,考慮了經濟運行恢復情況,有利於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增速、就業、物價等預期目標,體現了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要求,與今後目標平穩銜接,有利於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並未設定全年GDP增長目標。從全年數據來看,2020年經濟恢復好於預期,全年GDP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同比增長2.3%。
對於把經濟增速的預期目標設定為6%以上,國務院研究室黨組成員孫國君日前在國新辦吹風會上解讀稱,主要綜合考慮到多個方面因素:
一是經濟恢復的情況。從去年二季度開始經濟已在逐步恢復,到三、四季度,狀況不斷轉好,預計今年經濟總體上能夠保持平穩運行。
二是考慮基數的因素。比如,由於基數的原因,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速,預計同比上升幅度較大,從GDP數據表現看,全年可能將呈現“前高後低”的走勢,同時季度環比增速或將保持平穩。
三是要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需要。在確定今年GDP預期目標時,不僅要考慮今年的情況,也要統籌考慮明後年的情況,儘可能做到預期目標在年度之間不要忽高忽低,能夠保持經濟長期平穩運行。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6%以上”增速目標的設定,是要將各個方面引導到高質量發展,是一個更好的2021年經濟工作導向。
張燕生具體解釋稱,假設2021年經濟增長目標設置為6%,實際增速在8%以上,那麼對於各個地方、部門、企業而言,更多的精力將聚焦於推動高質量發展、推動科技創新,而不是單純地為了實現經濟增長而努力奮鬥;而如果2021年經濟增長目標設置為8%,那麼高經濟增長率下,各個地方、部門、企業可能會出現“大幹快上”的情況。“GDP增速目標本身是一個預期值,即引導預期作用的值,那麼整個資源配置格局,是引向速度,還是質量?兩者之間差別很大。”
從市場來看,多份研報對增速目標設定為“6%以上”表示樂觀,認為從基數效應來看,完成此目標並沒有壓力,並表示“以上”的表述,給經濟增速預留了一些空間。同時,相關研報還稱,此次傳遞的是中長期信號,如中泰證券稱,此次增速目標的設定,一方面是為了和今後的目標做到平穩銜接,另一方面,也是引導各方面力量更加註重經濟的增長質量。
另外,“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中,對於未來五年的GDP增長並沒有提出具體的目標,而是要求“保持在合理區間、各年度視情況提出”。
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也在8日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作出解讀。其強調稱,我國經濟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不能簡單以GDP增速論英雄,更不能為了經濟增長不顧質量效益和生態環境方面的後果;但另一方面,實現現代化也需要合理的經濟增長,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仍然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的處理方式有效兼顧了這兩方面需求。
胡祖才表示,經濟增長目標以定性表述為主,隱含定量表述並不意味着不要GDP增速,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藴含着未來15年我國GDP增速需要保持在合理區間;同時《綱要草案》中其他主要指標,比如失業率、能耗強度、碳排放強度等,和GDP是相關聯的,這些指標給出了具體數字,隱含了我們要努力使經濟增速與潛在經濟增長率保持一致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