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日產時隔三個財年扭虧為盈,“原材料漲價”陰霾籠罩新一財年

由 度方針 發佈於 財經

豐田披露財報後不久,日產汽車隨即跟上步伐,發佈了其時隔三個財年後終於扭虧為盈的2021財年業績。

5月12日,日產發佈2021財年及2021財年第四季度財報。報告期內,日產汽車實現合併淨收入8.42萬億日元(約4,367.4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62%;實現經營利潤2,473億日元(約128.3億人民幣),同比2020財年的1507億日元(約79.42億人民幣)增長了398%,經營利潤率為2%;淨收益為2,155億日元(約111.8億人民幣),同比增長664.2%,據瞭解,日產汽車在2020財年淨虧損4487億日元(約236.46億人民幣)。

日產汽車表示,公司在2021財年盈利能力實現同比顯著提升,主要得益於持續的精細財務管理和對固定成本的嚴密控制。同時,美國市場的有利條件以及全球銷售質量的不斷改善,也促進了主力新車型單車淨收入的顯著增長,極大提升了企業的盈利能力。

過去幾年,虧損陰影下的日產汽車推出了“Nissan NEXT企業轉型計劃”,而這一計劃的一大目的即削減成本。

在“Nissan NEXT企業轉型計劃”指導下,日產實現了全球產能精簡20%,全球產品線優化15%,並減少了3,500億日元(約181.5億人民幣)的固定成本支出。

相比最大競爭對手豐田,日產的這份財報亦有其亮點,但與前者一樣,日產也表達了對供應鏈短缺持續的深切憂慮。

對於2022財年,日產預計在該財年將獲得10萬億日元(約5270億人民幣)銷售額,經營利潤則會維持與2021財年相同水平,僅增長1%,這一預期不算樂觀。

在日產看來,儘管有降本增效計劃支持,芯片供應短缺、原材料和物流成本上漲及俄烏衝突等因素仍將帶來較大沖擊。日產汽車首席運營官古普塔(Ashwani Gupta)表示,預計半導體短缺問題可能持續到2023年。而新一財年,原材料漲價幅度將達到1.5倍。

業績回暖之際,日產汽車也已開啓電動化轉型戰略。去年11月,日產汽車公佈“Nissan Ambition 2030”電動化戰略,根據規劃,日產計劃在未來五年投資2萬億日元,加快推進電驅化產品佈局和技術創新,並將推出20款純電動車型和搭載日產e-POWER技術的車型。到2030年,將實現日產和英菲尼迪品牌的電驅化車型佔比將超過50%的目標。

除此之外,這家日系車企在電池研發方面也在加快進度。日產表示正在為下一代純電動車型開發低成本無鈷鋰離子電池,同時,其計劃到2024年在日本試生產全固態電池。面對汽車產業智能化革命,日產也希望跟上潮流,按照其規劃,到2026財年,日產和英菲尼迪品牌車型將有超過250萬台車輛搭載ProPILOT超智駕技術。

轉型不可避免,但也意味着大筆的研發費用支出,對於努力控制成本的日產而言,這一問題將帶來不小的壓力。

日產汽車首席執行官內田誠

日產汽車首席執行官內田誠表示:“2023財年是公司‘Nissan NEXT企業轉型計劃’的最後一年,所以2022財年對我們至關重要。儘管經營環境更為嚴峻,但日產汽車將繼續在全球範圍內穩步推進‘Nissan NEXT企業轉型計劃’,在2023財年實現5%經營利潤率。”

相比日產,作為競爭對手的豐田汽車對2022財年預期更為悲觀,據其預測,2022財年營業利潤將下滑20%。事實上,新一財年的難處已經有所顯現。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和零部件短缺影響,日產汽車在中國市場已經遭遇多次停產,作為新財年首月,4月份的情況尤為嚴重。數據顯示,日產汽車中國區4月的銷量為6.9萬輛,同比下降46%。

不難看出,在電動化加速轉型階段,形勢嚴峻的疫情及原材料問題顯然給日產們帶來了不少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