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洲在三亞海邊自殺離世,這讓無數關心他的人痛心,尤其是從小把他帶到大的養家的姥姥。
姥姥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聲音哽咽,後悔不已。她懊悔於自己為什麼沒有攔住外孫?怎麼允許他去了三亞?
在養家姥姥的眼中,劉學州從小就是個懂事的孩子,雖然他們之間沒有血緣關係,但姥姥一直把劉學州當成自己家的孩子去對待。
養家的姥姥説,根據劉學州在電話裏對她的描述,他只是向自己的親生父親提出想要對方給自己提供一個住處,並不是一味逼親生父母去給自己買房子。
但哪想到,親生父母卻對着媒體説出了那些抹黑兒子的話,是非曲折已經顛倒,怎麼能不讓他痛心疾首?
養家姥姥沒辦法去攔住劉學州認親,甚至在劉學州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之後,姥姥還替他開心,覺得在這個世界上,又多了疼愛劉學州的長輩。
然而最後,正是這對親生父母,變相把劉學州推向了生命的深淵。
看着眼前劉學州姥姥哽咽和後悔的表情,再聯想到劉學州把自己生前一半的積蓄,留給了這個世界上還愛着他的姥姥姥爺、舅舅舅媽,就莫名覺得,這人世間,是有超越血緣關係的親情存在的。
有一個細節特別打動人,劉學州在手機上把舅媽的名字標註成了--媽媽。而舅媽在劉學州自殺後,也第一時間做核酸檢測,趕去三亞,料理劉學州的後事。
在劉學州自殺身亡之後,他那一度失聯的親生父母,也被警方第一時間找了出來。
據相關辦案民警透露,劉學州的親生父母正在接受警方的問詢筆錄調查。具體的細節,警方並沒有披露,但網上對於劉學州親生父母的指責之聲,不絕於耳。
網友們普遍認為,正是這對親生父母的絕情,他們對劉學州人生的第2次拋棄,將自己的兒子逼向了絕境。
而且,更加殘忍的是,他們最初表現出來的是温情,之後涉及觸碰自己利益之時,果斷再把兒子拋棄。
這無異於是先給你希望,然後再讓你絕望。
表面上看,劉學州的親生父母在兒子找上門來的時候,並沒有第一時間把孩子拒之門外,而是給了他希望。比如,親生父親還參加了警方組織的“團圓認親大會”。
在會上,劉學州的生父表情動容,又無比感慨,還親自見了劉學州養家的姥爺、舅舅。
那一瞬間,在外人看來,在劉學州自己的短視頻社交平台上發的內容關鍵詞也是--劉學州和父親認親成功。
而到親生母親那邊,初次相見時就更加熱情了。
劉學州在自己的短視頻賬號裏發的文案中寫道,媽媽牢牢攥住他的手,媽媽很漂亮。他起初不想起訴父母的原因 也是怕影響親生父母家後來的孩子。
但劉學州親生媽媽沒有顧及到的是,她所謂的給劉學州舉行的“認親團圓”的場合,是在劉學州同母異父的弟弟的生日宴上。
一個不那麼重要的生日宴,就可以席開8桌,人頭攢動,而劉學州對比自己這黯淡的十幾年人生,沒人疼愛,內心難免更加孤獨和失衡(劉學州舅媽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所説)。
一個心智尚且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即便他外表裝得再像一個大人,表現得再堅強,可他終究也還是個孩子。
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就算真的向他們提出了買一套房子的要求,這過分嗎?
生而不養,到底是不是一種罪過?
劉學州事件發生後,與他以往有過關聯的尋親領域的那些“大朋友們”,紛紛發表感言。
事情發生後,孫海洋和老婆彭四英第一時間分別給劉學州留言,勸説他想開點,然後信息如石沉大海,最後等來的還是悲劇。
在孫海洋看來,不要再有什麼網絡暴力了,對待劉學州這樣的未成年人,他們在尋親路上更加艱難,應該予以保護。
杜小華更加痛心,一度他看劉學州被網友那般説辭,就想過,實在不行他把劉學州叫到自己家裏來住,他來養活劉學州。
而郭剛堂更是曾委託律師,希望對方多多留意劉學州的心理動態,能幫忙就儘量幫忙。
這些與劉學州非親非故的大朋友們,尚且知道在心理上留一點點對他關懷的空間,反而是劉學州的親生父母,尤其是母親,一氣之下拉黑了自己的兒子,認為孩子在跟自己對話的時候還錄音,這是多有心機的白眼狼啊!
劉學州的親生父母想不到的是,正是母親的拉黑,加速了劉學州採取極端方式,與這個世界訣別。
他太委屈了,需要向外界抗爭,通過自殺的方式證明自己的“清白”,證明自己沒有説過讓父母買房子那樣的話。
他享受不到來自於親生父母那裏的温暖。曾經,劉學州以為自己找到了一個暖心的堡壘,結果對方緊閉大門,再次把他推出家門之外。
這種“二次傷害”,對一個抑鬱症患者,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抑鬱症患者來説,是成為壓垮劉學州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新京報》那篇對劉學州親生父母的採訪報道,大面積擴散,也間接助推了網絡暴力的產生。
媒體報道,是不是有失公允?為什麼把一個未成年人和他的親生父母,置於天平的兩端。既然能夠讓劉學州的親生父母接受採訪發出聲音,為什麼不能第一時間主動聯繫採訪劉學州本人,給他以證明自己的公平的機會。
媒體,到底在這場悲劇事件中承擔了什麼樣的角色,恐怕每個網友心裏都有自己的一杆秤。
願悲劇不再發生,願天堂那邊的劉學州能夠在養父養母那裏,重新獲得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