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n Gespenst geht um in Europa-das Gespenst des Kommunismus.(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遊蕩。)” 新漁陽裏外國語學社內傳來整齊的讀書聲,一羣身穿民國服飾的學生端坐於課桌前,在國慶期間上了一堂“特別的課”。老師在黑板上用德文寫下《共產黨宣言》的第一句話,一個音節接着一個音節教授發音及涵義。跨越百年時空,外國語學社內的青年學子“同頻共振”。
今天(2日),黃浦團區委聯合上海外國語大學團委等重啓外國語學社,新漁陽裏外國語學社首季迎來首場授課。
1920年的霞飛路漁陽裏6號,見證了外國語學社的誕生,青年學子獲得了一片學習革命理論知識和外語的“自習天地”;101年後的當下,新漁陽裏外國語學社重啓招生,激勵着新時代的年輕人重温紅色故事、厚植家國情懷。
作為上海第一所培養革命幹部的學校,外國語學社由中國共產黨發起組創辦,彼時為了解決培養革命幹部和輸送進步青年赴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的需求。該校由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員楊明齋負責,俞秀松擔任秘書。1920年9月28日上海《民國日報》的醒目位置,刊登着《外國語學社招生廣告》正式宣告學校問世。
在外國語學社,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李漢俊翻譯的《馬克思資本論入門》都成為必讀書籍。外國語學社共有60餘名學員,那裏不僅為中國培養了傑出人才,也為處於秘密狀態的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提供了公開開展革命活動的場所。外國語學社鑄就的革命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青年努力奮鬥。
百年後的今天,青少年用另一種方式重温歷史。“1920年8月,由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首箇中文全譯本在上海正式出版,中國革命的火種由此星火燎原。”沿着這一線索,黃浦區青聯委員柏栩栩向在場學子講述了這本書在上海的“起承轉合”: 從約請翻譯地三益裏17號《星期評論》編輯部,到校對籌印地老漁陽裏2號《新青年》編輯部,從首版印刷地成裕裏12號又新印刷所,到發行地“法大馬路自鳴鐘”對面的《新青年》社再到傳播地新漁陽裏6號的外國語學社……
“Gespenst”,譯為“幽靈”,但這一詞在百年間卻經歷了多種翻譯。同樣身着民國裝的上海外國語大學青年德語教師梁錫江,在黑板前娓娓道來這段歷史。從“引起幻覺的影子”、“怪物”到“精靈”、“巨影”,直至1964年才最終確定為“幽靈”。以此切入,為的是讓青少年感悟《共產黨宣言》的內在含義。梁錫江告訴學生們,那個年代人們用各種貶義詞來形容共產主義,可今天再回頭看,足以對曾經的理想信念葆有一份敬佩。聽到釋義後,上海市實驗小學三年級學生錢樂瀠一字一句在筆記本里記錄着。小姑娘從小就愛聽紅色故事,聽到曾經的革命烈士為了理想不怕犧牲,她一度有些哽咽。“回到學校後,我要告訴朋友們這句話,還有背後的意思。”
葉千貽,剛剛升入上海康德雙語實驗學校初三,是外國語學社首場授課中年齡較大的一位學生。得知“外國語學社重啓”消息後,她拉着弟弟第一時間報名參加。此前,她只讀過中英兩種版本的《共產黨宣言》,這次直接感受德文版,她覺得有趣極了。課程結束後她不禁感慨:“我們生活在最好的時代,希望可以好好利用現在的條件,成為最好的自己,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儘管已經升入初三,但她還是願意擠出課餘時間探訪紅色場館,真真切切體會精神信仰。就在十一當天,她特地前往中共一大紀念館,只為在特別的日子裏沉澱家國情懷。不僅如此,接下來假期裏,她還計劃了好幾場紅色場館之旅。
穿着民國裝、坐上木板凳、面朝小黑板,這樣一堂沉浸式“黨史課”無疑是今年國慶亮眼的存在。梁錫江認為,此次課程能夠讓新一代青年學生實地瞭解老一輩革命家認真奮進、追尋真理的過程,在生動的紅色教育中激發使命感和光榮感。據悉,外國語學社首季授課為期12周,將開設6期學習班,採取“單週線下,雙週線上”的模式,每期課程時間約20分鐘。
作者:佔悦
編輯:王宛藝
責任編輯:張曉鳴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