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贅婿》:變着花樣吃皮蛋的竹記,你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強

由 華愛利 發佈於 娛樂

隨着電視劇《贅婿》大火,《贅婿》中的各類新鮮事物,也成為影視迷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其中,男主角寧毅開的連鎖皮蛋鋪子——竹記,就成了其中最讓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

電視劇中,蘇家遇到烏家不擇手段的打擊時,寧毅主動暫停蘇家的布行業務,而把經營的重心,轉到了全城連鎖的皮蛋業務上,並通過廣告宣發、精品包裝等方式,讓江寧全城颳起了竹記風。

竹記的風行,也為後期蘇家布行的逆襲,提供了重要的資金支持、人脈客流、品牌效應和物流路徑,説它是男主的金手指,毫不為過。

實際上,原作中的竹記,可不僅僅是一個賣皮蛋的,竹記發展到後期,已經變成了一個情報機構,它不僅寄託了寧毅對聶雲竹的補償心理,也撐起了寧毅的家國天下夢。

竹記的誕生與發展

風起於青萍之末,止於草莽之間,就像京東的源頭是一個賣電器的小店鋪,騰訊的起源只是馬化騰方便自己聊天,竹記最開始的樣子,也只是一個簡單的小推車。

青樓名妓出身的聶雲竹,為了生計,聽從寧毅的建議,推着小車上街賣寧毅研發的松花蛋。煢煢孑立的弱女子,在街上受盡了冷嘲熱諷和男子的覬覦,卻始終不曾低頭。

在寧毅現代管理思維的幫助下,竹記通過做包裝、打廣告、壟斷版權、吸收加盟商的方式,一步步壯大,直至變成了有歌舞、有雅座、可吃飯、可休息的,集餐飲、娛樂、文化、休閒為一體的大型高端店鋪。

可以説,竹記前期的發展,既有寧毅的金手指,也離不開聶雲竹的堅持。與其説竹記是一個商業奇蹟,還不如説,是寧毅和聶雲竹愛情的見證。

此時的竹記,還只是簡單停留在商業階段。

但是隨着竹記的迅速擴張和壯大,聶雲竹的能力已經無力支撐,竹記便漸漸到了寧毅手中,性質也發生了變化。

雲集了大量有想法有智慧的掌櫃,接觸着三教九流社會各界人士,能收集到千絲萬縷社會各界信息,竹記所擁有的這些優勢,讓已經身在朝政的寧毅,產生了把它做大做強成一個情報機構的心思。

於是,在梁山之役中,竹記嶄露頭角,第一次露出了猙獰的頭臉,它不僅承擔了收集情報、傳播假情報、擾亂敵心的作用,還在戰後吸收了大量被洗腦後變得善良不畏死的俘虜。

這些戰俘通過懺悔自身、幫助別人,慢慢喂竹記贏得了越來越多的擁躉。於是,竹記在商業和情報機構的兩重身份上,又多了一重身份:宣傳教育。就像毛主席所説,要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羣眾的力量,才是無限的。

從此之後,竹記跟着寧毅走遍了江南塞北,既參加了圍剿方臘這樣的戰役,也加入了抵抗北方女真入侵的大軍,一方面起着商業的基礎作用,在寧毅打壓北方富商哄抬糧價的行動中發揮出核心作用,另一方面又如同我黨的文工團,把正直愛國的民族精神,傳播到了大江南北每個角落。

直至蘇檀兒投河,竹記在寧毅指揮下,聯合呂梁騎兵和方臘叛軍,冒天下之大不韙殺入皇城,成為天下公敵,才慢慢從顯門,變為隱門,成為地下組織。

中國歷史上的“竹記”

其實,竹記並不是被穿越者憑空點石而成的金,中國各朝各代,對情報工作都十分重視,情報部門的歷史,由來已久。

《孫子兵法》中有《用間》篇,將間諜分成“因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五類,兵書《六韜》中,對於情報機構也有明確描寫:

“耳目七人,主往來聽言視變,覽四方之事,軍中之情”;(主要負責探聽)“羽翼四人,主揚威名,震遠方,搖動四境,以弱敵心”(主要負責宣傳), “遊士八人,主伺奸候變,開闔人情,觀敵之意,以為間諜”。

早從漢朝起,為了匈奴作戰,漢朝就在北方和西域,設置了大量的情報人員,三國時期,這種情報機構已經開始細分,比如有專門負責反間諜的邊境 “刺奸屯”,有專門為了監察百官,設置的情報官-校事。

到了北朝時期,東西兩魏和齊周,都設有專門管轄情報的職位——內外侯官員,這一建制沿襲到隋朝,改名叫做左右武侯府。

唐朝時將情報機構的職權擴大了,專管情報的麗競門,不僅監視百官,整個皇城和京城,都在他們的視野範圍內。再往後,則是大名鼎鼎的北宋皇城司、明朝三廠一衞、清朝粘杆處,以及民國的軍統和中統了。

其中,明朝的三廠一位,可以説是做到了登峯造極,除了錦衣衞這樣“下到百姓乞丐、上到王侯權貴”無所不探、無所不轄的霸道機構,還有東廠、西廠和內行廠三個間諜機構。當然,這種空前絕後的特務機構,是明朝政治畸形發展的產物。

清朝時,除了設立粘杆處這樣的專門情報機構,朝廷還通過江南三大織造,即江寧織造、蘇州織造、杭州織造,來了解江南百態,三大織造名為官方採辦,實際上卻肩負着為皇帝提供情報的使命,三大織造不僅為朝廷提供江南文人和反清志士的動態,還兼有監察江南百官、保障税收的作用。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擔任過江寧織造一職。

而這些情報機構的人員,傳遞情報的方式,也極講究,為了防止信息泄露,會採用陰書、暗號、路符、字驗等方式,比如陰書是指傳遞情報時,將一份情報寫在三分簡書上,分派三人送達,只有將三份簡書合為一個,才能得到完整的情報,這就預防了被敵人竊取秘密的風險;

字驗是指各種情報用四十字的一首詩中的一些字來表示,這種情報方式則更進一步,情報只有己方能看懂,即使情報落入敵人手中,也完全不用擔心了。

竹記的四個長處

相比傳統的情報方式,穿越者寧毅帶去的竹記,無疑擁有明顯的優勢,這種集歷史大成於一體的情報系統,幫助身為贅婿的寧毅解決了各種困難,甚至顛覆了一座皇城。

首先,竹記的優勢,在於“隱形”。雖然內部是一個情報系統,但在外表,始終只是一個結合了皮蛋和布行業務的商業系統。

朝堂之中也只有寥寥幾個精明之人,看穿了寧毅的把戲,絕大多數人,甚至不知道寧毅是竹記真正的幕後之人,就連朝廷頭號鷹犬宗曉非,也以為蘇檀兒才是竹記的主使,才逼得蘇檀兒投河。

其次,竹記的結構,很像現代各國的情報系統,比如FBI,摩薩德,MI6等。最外圍和最前線的,是一些接受教育後忠心耿耿的“銷售員”,他們忠實執行任務,對於上層的用意,一概不知;

再上層負責各地區分部的,是寧毅親自精挑細選出來的,具有自己想法、隨機善變的有識之士,且各個分部之間互不交叉,這就保證了每一個分部的靈活性和機動性,即使一部受損,也不會影響其他分部。

第三點,竹記的人員,大多來自底層百姓,他們或者懷才不遇,或者生不逢時,或者飽經磨難,能夠深層次體驗到底層人民之疾苦,這就保證了寧毅在進行糧站和反女真之戰時,這些人能切身融入到底層百姓中,用最適合底層人民的方式,來發動戰爭。

第四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便是竹記之人,大都是有信仰之人,既能作戰,也能宣傳,既能為信仰而保持忠誠,又能做到“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這無疑是寧毅借鑑了我黨當年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的歷史經驗,他們能廣泛發動底層的平民百姓,參與到各種正義的戰爭中,甚至為了信仰,殞身不恤。

寫在最後

寧毅與腐敗無能的朝廷反目之後,竹記也宣告解散。那些曾隨着寧毅參加過各種冷熱戰爭的有識之士,都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路。

有人看淡了世情,選擇了回鄉,有人不認可寧毅,選擇了逃離,但更多人都加入了寧毅的華夏大軍,浩浩蕩蕩開往拯救民族的路上。

其實對於寧毅而言,竹記永遠只是一個符號,真正重要的,是隱藏在竹記背後的東西——信仰。

竹記真正的目的,始終是找到“同志”,只要身邊的志同道合之士越來越多,天下志同道合之士越來越多,那麼竹記的在與不在,又有什麼區別呢?

−End−

看古今世事,讀書中天地,歡迎關注@沁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