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古代人用什麼油炒菜1000多年裏的美食變遷

由 鹹春葉 發佈於 美食

油對因為文化的重要性堪比電能對於工業的價值
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美食最重要的便是味道了,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除了要靠各種各樣的調味品,還有一樣更為重要的介質,那便是煎炒烹炸都離不開的——食用油。
我們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食用油,日子會是什麼樣子?
吃貨們心心念唸的美味炒菜將會消失,彷彿整個世界都失去了顏色。説完感受,我們再來看食用油對於中國飲食文化的作用和意義,隨手拿起一本中國菜的食譜,不論是四大菜系中的粵菜、淮揚菜、魯菜和川菜,一多半都是離不開食用油的煎炒烹炸,説句不客氣的,炒菜撐起了中國飲食文化的半壁江山。
中國飲食文化離不開炒菜,而炒菜離不開食用油,油如此重要,那它又有着怎樣的歷史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從食用油的發現説起,順便説説芝麻名字的由來
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在對火的使用過程中,就發現了一種有助燃效果的液體。比如在用火燒烤肉類時,肉身上的動物脂肪會在高温的作用下液化,進而流淌下來,在於火苗接觸後,會爆燃起來,讓火焰一下子高處一小截,這裏的液體便是後來食用油中的動物油脂,也被稱為葷油。
除此之外,人們在用植物根莖枝幹做火把時,會發現當火高温燃燒這些植物的同時,會讓其中流淌出一些液體,它和上面提到的動物油脂一樣,也有很好的助燃效果,這便是後來食用油中的植物油,也被稱為素油。
不過當時的人們尚不知道這便是後來的油,直到先秦和兩漢時期,人們才逐漸發現食用油的食用價值。尤其是在西漢張騫(?―前114年)出使西域歸來後,大量的新物種被引進到中原地區,這其中就包括後來的榨油原料——胡麻。
胡麻中的“胡”字是其舶來品的標籤,類似的情況還在胡蘿蔔、胡椒身上出現過。除了這個名字,胡麻還因為含油量大,十分適合榨油而被稱為“油麻”或“脂麻”,“脂麻”一詞又經過後世的不斷引用和改良,變成了我們十分熟悉的芝麻一詞。
雖然已經出現了較為初級的壓榨技術,但此時的食用油依舊只能作為一些權貴們的奢侈享受,完全不接地氣,更不要説被普通老百姓所熟知了。更為重要的是,充分發揮食用油特性的炒菜,還有一個重要搭檔沒普及,那便是一口大鐵鍋。
值得一提的是人們雖然沒有將食用油在飲食領域開疆拓土,卻利用食用油助燃的特性製造過武器,比如在《三國志》中,就曾記載孫權利用麻油助燃的特性,火攻魏軍。
食用油遇到了大鐵鍋,“世紀之戀”誕生了無數美食
時間來到宋朝(960年—1279年),隨着中原王朝的金屬冶煉技術越來越成熟,鐵的產量也一連上了好幾個台階,朝廷對鐵器的管制便逐漸放鬆,曾經作為重要戰略資源的鐵器,開始在民間進一步普及,這其中就包括烹飪用的大鐵鍋。
鐵鍋在家庭中的普及,為食用油炒菜打下了基礎,最重要的是炒出的菜更加美味。就像原始人吃了烤熟後的香肉,便無法再去茹毛飲血一樣,吃了炒菜的人們開始迷上了這種離不開食用油的烹飪方式,中國的飲食文化也是開從這一時期進入一個大爆發的時代。
此時炒菜所使用的的用,除了上文提到的芝麻油(又稱香油),還包括很多植物種子,比如蘿蔔籽(學名萊菔子),這也是現如今在南方很常見的菜籽油的雛形。除了菜籽油,前文提到的葷油,也常被用來炒菜,不過適用範圍並不廣泛,一來葷油耐熱性差,長時間高温很容易燒“糊了”,二來葷油來自動物脂肪,提取方式簡單,因而價格要比素油便宜許多。
食用油的地域特點
素油中除了芝麻油和菜籽油,後來又相繼出現了很多新面孔,比如花生油、葵花籽油和大豆油,這些油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點,為廚師們提供了越來越多的選擇。
當然,使用不同油炒菜除了跟菜品特性有關,還與當地農產品結構特點有關,比如在後來的東北地區,就因為大面積種植大豆,而已大豆油為主要食用油,而山東等地則因為是花生的主產區,所以主要吃的是花生油。
互聯網購物十分發達的今天,人們足不出户就可以購買到全球各類食用油,人們炒菜的選擇也變得越來越廣,炒出來的菜餚自然也越來越美味了,古人如果遇見了今天人們幸福的吃貨生活,不知會有多麼豔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