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吃貨都心裏都想着一個叫“潮汕”的地方
提起潮汕,人們就會聯想到美食天堂。
如果你細心留意,
你會發現不少潮汕美食同外地美食
“撞臉”了!
當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
小編只想説生活在潮汕
就能吃遍大中華的美食,
真是太太太太太太太幸福了!
海蠣煎PK蠔烙
海蠣煎
▼▼
海蠣煎又名蠔仔煎,是廈門最具風味的傳統大眾化小吃名點,它以鮮牡蠣為主料,以地瓜粉攪拌,再加入已切成小丁節的鮮蒜或芫荽及少許的鹽,倒入熱油鍋煎炒而成。其味鮮甘美,糯芳香,富有營養。
若再加上一點沙茶、辣醬等佐料,或加雞蛋在一起煎制,味道更為可口,滋味更香。
蠔烙
▼▼
廈門蚵仔煎和潮汕蠔烙,可以説是同中有異。從材料來看,主料基本是一致的,佐料則略有區別;從製作來看,蠔仔煎用油量較少,口感比較軟嫩,蠔烙則採用了烰煎法,也就是半煎炸,所以用油量更大,也更酥脆。
從小到大,小編最喜歡吃的就是這口酥脆啦~
視頻來源於“潮姆”新媒體
酥脆嫩滑的蠔烙,再配上一壺潮汕功夫茶,簡直妙不可言。小編在此雙手奉上蠔烙的做法,大家也一起動手來做正宗的潮汕蠔烙吧!
河粉PK粿條
河粉
▼▼
河粉原料是大米,將米洗淨後磨成粉,加水調製成糊狀,上籠蒸 製成片狀,冷卻後劃成條狀即成。
粿條
▼▼
粿條內沒有添加很多薯粉、澱粉,因此吃起來韌性不像河粉,厚度也遠遠厚於河粉,所以口感比較飽滿,潮汕人稱飽嘴,河粉則有韌性。
潮汕人稱“濤”(第三聲);再者,製作粿條用的是米漿,蒸熟後透明度要比添加生粉的河粉差,所以河粉看起來晶瑩透明,粿條則是輕微的乳白色。
廣式腸粉PK汕頭腸粉
廣式腸粉
▼▼
廣式腸粉皮比較厚,而且點什麼腸裏面就什麼餡料。比如牛肉腸,裏面就是牛肉~鴛鴦腸就有牛肉豬肉~無驚喜但有大家看重的實在感。
潮汕腸粉
▼▼
潮汕腸粉哪怕是在不同地區,也是各具特色,不過在餡料上都不像廣州拉腸那麼“專一”,都是比較“多花樣”,有“驚喜”。
在宵夜時分,來一份腸粉也是極好的~一條腸粉下肚,既可以填飽肚子,而且飽腹感也不會那麼強,價格優勢更是受潮汕人的青睞~
青海土火鍋PK汕頭牛肉火鍋
青海土火鍋
▼▼
青海土火鍋的食材和做法極具青藏高原特色,青藏高原氣候寒冷,盛產牛羊,青海土火鍋的“鍋底”一般以羊肉清湯加少許酸菜製成,口味偏重香辣,不加紅油及過多調料,湯色清亮,滋味天然醇厚。
食材主要有牛肉、羊肉、豬肉、帶魚、土豆、豆腐、粉絲、海帶及青菜、筍尖等各種時蔬,都是平常百姓常食之物,正應了一個“土”字。
牛肉火鍋
▼▼
潮汕牛肉火鍋的鍋底一般用清水或者牛骨湯,但是更加推薦使用清水,才更能品嚐出牛肉的本真滋味,把水保持在將沸未沸,冒着小泡的狀態,然後夾起一塊牛肉或者拿一個漏勺裝上幾片,肉色稍變時候便是口感最佳之時。
吃牛肉的必備蘸料當然非沙茶莫屬,好的沙茶醬使牛肉蘸過後提味而不搶味,兩者相得益彰。
紅膏熗蟹PK醃膏蟹
紅膏熗蟹
▼▼
紅膏熗蟹是浙江寧波傳統的漢族小吃,色彩豔紅、鮮鹹滑嫩。在盛器中放入冷開水,加鹽、白酒、葱、姜,調成濃鹹鹵,再將洗淨後的紅膏蟹放入,浸醃8小時後即可。
醃膏蟹
▼▼
潮汕這邊人這邊的做法是:先用清水將蟹外部的泥污沖洗乾淨,準備一盆飽和鹽水,把蟹放入,讓它掙扎吐污至死。
醃蟹的材料包括醬油、純淨水、蒜頭、花椒、辣椒、芫荽頭、香葉、白糖、少量xo白蘭地或者米酒也可。
將蒜頭拍碎,辣椒切段與其他醃料混合,加入醬油和純淨水。把膏蟹浸泡在醃料中,醃製的時間按照蟹種和大小而異,一般來説,赤蟹、膏蟹需要醃製20小時以上,大閘蟹醃15小時,小癟蟹則只需要醃10個小時。
醃好的螃蟹可用保鮮袋分裝冷凍。冷凍可以起到殺菌和改善口感的作用。
小編外地的朋友來到潮汕第一件事就是要醃蟹吃,雖然吃完會拉肚子但是憑着他們對醃蟹一腔熱血的喜愛,拉肚子這件事是不能阻擋他們尋味醃蟹的美味。
抓飯PK炣飯
抓飯
▼▼
抓飯是新疆維吾爾族菜品,主要的原料是用新鮮羊肉,胡蘿蔔、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
做法是先將羊肉剁成小塊用清油炸,然後再放洋葱和胡蘿蔔在鍋裏炒,並酌情放些鹽加水,等二十分鐘後,再把洗泡好的大米放入鍋內,不要攪動,四十分鐘後,抓飯即熟,適時徹底將鍋內的所有食材翻動攪拌,佐以涼拌菜即可食用。做熟的抓飯油亮生輝。味香可口。
維吾爾族把抓飯視為上等美餐。
炣飯
▼▼
潮汕地區俗諺説“十月十吃炣飯”,10月初是新米上市的時候,加上當時的白蘿蔔、小蒜、新鮮的豬肉等,一道簡單美味的炣飯就做成了。
據介紹,“炣”是指烹飪的方式,指用火燒,它體現了潮菜豐富的烹飪方式。
大燴菜PK七樣羹
大燴菜
▼▼
大燴菜也可以叫做燴什錦菜,也叫雜燴。
歷史上最早出現的燴菜應該是“五侯鯖”了。河南家常的大燴菜就要簡易很多了,所用原料也都是很家常的,白菜、豆腐、粉條、海帶、五花肉、小酥肉、丸子、蓮夾、冬瓜等大眾食材,原料品種可隨意添加刪減,製作的口味也多以鹹鮮為主。
七樣羹
▼▼
農曆正月初七為人日,是潮汕人的人日。
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會吃“七樣羹”。吃“七樣羹”時,大人要教小孩子唱一首歌謠:“七樣羹,七樣羹,大人吃了變後生(年輕),奴仔吃了變紅芽(面色紅潤),姿娘吃了如拋(朵)花。”傳統“七樣羹”是指:“大(芥)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藍”等蔬菜同煮寄寓“新(芹)春發(蒜)大財(大菜),久(韭)合各人(芥藍)”。
辣蛇杯PK豬腳圈
辣蛇杯
▼▼
雷州特色街頭小吃,過去,由於碾米工藝的落後,碾出來的糯米比較粗糙,所以做出來的“辣蛇杯”口感也不是很好,現在,人們大都把糯米磨滑後再做,所以口感很好。
過去,由於比較窮,人們只是拿白糯米飯來炸,便覺得很好吃了,而如今,講究飲食享受的人們在糯米飯中加入了細嫩的肉、蝦米、生薑、香料、葱花等,所以吃起來更加美味。
豬腳圈
▼▼
豬腳圈的製法是,將粳米粉和木薯粉按3比7的比例攪拌均勻,加水調成粉漿待用。豬腳圈的餡料是芋切成丁(生的芋丁也可以,但蒸熟的芋丁更香)、煮熟的紅豆、生葱珠、五香粉、精鹽,攪拌均勻。
把鐵柄盞放入六成熱的油鍋中略炸,使鐵盞具有較高温度,取出倒人粉漿,再把粉漿倒出,鐵盞中受熱的粉漿便成一小碗形,加入制好的餡料,再淋蓋上粉漿,放入油鍋中浸炸至金黃色,倒出即成。
嘴饞時候總是想要拿兩塊豬腳圈來解解饞~豬腳圈也是潮汕人茶後小食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
犍為薄餅PK糖葱薄餅
犍為薄餅
▼▼
這是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的一道名小吃。是用一張半個巴掌大的很薄幾乎透明的餅,將拌好的蘿蔔絲+炒黃豆米+白糖+芝麻面,全部包裹好,為一個薄餅。
糖葱薄餅
▼▼
是由一層圓形的薄餅皮包住裏面的長條狀的糖葱的,形狀是跟名字很相符的。
糖葱是長條狀,中間有許多通孔,像是多個葱孔並排粘在一起,顏色雪白,所以叫糖葱。
而薄餅皮是在一爐上烙熟的,也是白色的,很薄的一張圓餅。糖葱撒上芝麻,用薄餅包起來,就可以吃了。
不知道為啥,小編的嘴角突然就滲出了口水…
糖油粑粑PK落湯錢
糖油粑粑
▼▼
走在長沙的大街小巷上,隨時能聞到沁人心脾的糖油粑粑香味,看到炸糖油粑粑的攤點。只需一個火爐,一個鍋子,一個小推車、一個木支架即可。
儘管糖油粑粑造價便宜,主要原料是白麪和蔗糖,但其製造工藝精細講究,有特殊的製造過程。而且一定要趁熱吃,要不變硬就失去了味道,一口咬下去,外層糖油形成一層薄殼,略有一種抵抗感,而一旦咬破之後,裏面的糯米粑粑已經徹底熟透,瞬間轉變成為百依百順繞指柔了。
説的小編都流口水了,嘶…
落湯錢
▼▼
落湯錢是以糯米粉為原料的潮汕傳統特色小吃,落湯錢也叫“膠羅錢”、“軟果”,是用糯米做的,其味甘,性温,食之有益氣止泄,補中益氣,主消渴,暖脾胃之效。
糯米口感香糯黏滑,常被用以製成風味小吃,既是藥膳,又是美食。
糖角角PK酥餃
糖角角
慶陽傳統特色名吃酥盒子,也叫糖角角,是慶陽特色傳統名吃之一。
製作酥盒子也很講究,需要經過做皮、做餡、包餡、捏邊、點花、油炸等一套複雜的工序,製作酥盒子最複雜、最關鍵的就是做皮,是否酥脆全取決於這個環節。
做皮要將水面團和大油麪團擀成薄片,然後捲成柱狀,又從兩端擠壓成餅,再次擀薄成片,這樣反覆三四次就可以包餡了。
酥餃
酥餃狀若新月,又似小荷包,寓意亦美好,是潮汕地區一種特色的民間小吃,咬一口金黃金黃的酥餃,那濃濃的花生芝麻的香氣,清甜的冬瓜糖,甜甜顆粒感的白糖,混着香脆的麪皮,香香脆脆甜甜的味道盈滿整個嘴巴!
小編記得小時候飯後茶餘大人們喝茶的時候總愛配一些“茶食”,其中就有酥餃,小時候不喜歡吃裏面的餡,就撿一些碎片吃~
長壽薄脆PK風吹餅
長壽薄脆
長壽薄脆薄如紙,色澤鮮美,純甜芳香,酥而化渣,脆而不碎,益氣和血,為長壽獨有的特產,在清朝咸豐年間風行長壽及長江一帶。
風吹餅
風吹餅,一種潮汕特色小吃。它是用番薯粉、米漿和白砂糖製成的食品,因其又輕又薄,似乎迎風可起,故名“風吹餅”。
小編小時候也很喜歡吃風吹餅,特別是幾張餅夾在一起吃,那口感真的是絕了~
定勝糕PK綠豆糕
定勝糕
定勝糕屬於杭州菜系,有甜味,色呈淡紅,鬆軟清香,入口甜糯。將配置好的米粉放進特製的印版裏,中間再放入紅豆沙,蒸少許時間就可以了。
糕點比較軟,有點松,帶甜甜的豆沙味。傳説是南宋時百姓為韓家軍出征鼓舞將士而特製的,糕上有“定勝”兩字,後就被稱“定勝糕”。
綠豆糕
是廣東潮汕地區的特色小吃。其傳統技術工藝和加工製作方法考究。
蒸熟後的綠豆糕金碧晶瑩,入口清香甜美,風味獨特,既是一味適合時令的可口藥膳糕點,又是潮汕飲食文化獨創的一種營養豐富的美食,堪稱是潮汕地區中秋糕點的佼佼者。
我們大潮汕這麼多好吃的美食
麻麻再也不用擔心我羨慕外地的東西好吃啦
在我們大潮汕本地
就能吃到這麼多好吃的美食
幸福感真的是每天都在上升~
身為潮汕人的你
是否也和小編一樣倍感幸福呢~
來源:膠地人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