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體壇天天賤:你從小看到大的他還在乒乓場廝殺,1人與13億對戰,單挑4代人

由 長孫秀芬 發佈於 八卦

  在所有的體育明星自傳中,波爾的那本都可以算作是特別的,一個德國人,卻給自傳起名為《我的中國》,封面是火紅色五星紅旗,和他那張帥氣的東歐男人的臉顯得有點格格不入。但你也會承認,波爾是一個幾乎所有中國人都熟知的外國乒乓球運動員名字,一個在上個世紀就存在在賽場上的身影。

  一個人和13億人戰鬥

  如今,他還在戰鬥着。

  2017年10月22日,比利時列日,國際乒聯利勃海爾男子世界盃決賽場上上演了罕見的“德國德比”,奧切洛夫對陣波爾,世界盃決賽變成了歐洲新老王者之間的較量。談起此前與世界第一馬龍的半決賽,德國老將波爾坦承自己的勝利有些“難以置信”。

  此次連勝林高遠、馬龍,並且還是大逆轉,雖然也許這確實有些偶然的成分,但是波爾一直都是中國男乒最可怕的對手之一。2002年世乒賽,他先後擊敗王勵勤和孔令輝,在中國本土奪得了當時候中國隊勢在必得的金牌,2005年,他又連過王勵勤、馬琳、王皓奪冠,15的時間過去,這幾位“手下敗將”都已經退役,命運幾經輪迴,王勵勤甚至已經作為“名宿”去參加國際乒聯組織的奧運會對抗賽,但是波爾卻依舊活在你關注或者不關注的職業賽場上廝殺。2010年和2011年,當時還年輕的馬龍和張繼科都曾敗在波爾手下,6年過去,馬龍、張繼科已經成了中國隊內的“老大哥”,樊振東、林高遠一輩的年輕球員也在崛起,36歲的波爾卻依然站在那裏,歐洲男人那張帥氣的臉上似乎也看不到過多歲月的痕跡。

  2005年,波爾連勝王勵勤、馬琳、王皓,第二次奪世界盃冠軍。

  2000年悉尼起到2016年裏約,四屆奧運會中國男乒換了三套主力主力陣容,而波爾卻一直是德國隊的絕對主力。從孔令輝劉國樑,到馬琳王勵勤,再到馬龍張繼科,波爾一個人扛過了中國男乒三代名將,一個人對抗13億中國人心中的國球。

  其實從2003年開始,背傷就一直困擾着波爾,許多人曾認為他的運動生命不會太長。然而一次次傷病之後是一次次迴歸,面對中國這堵或許他一輩子——甚至幾輩子——都打不穿的高牆,他依然能夠泰然處之。如果把拿到奧運會冠軍當做職業乒乓球運動員的普世終極目標,波爾或許在1997年第一次來到中國參加一個訓練營,見識到中國的乒乓大世界的時候,就深深明白自己難有出頭之日,但他卻成就了比任何一位中國人都更綿長堅韌的運動生命,或許原因就是他自己這個人本身。

  小球還是大球?一個不算艱難的抉擇

  德國是體育大國,國民的運動參與度很高,職業運動發展水平一直處於世界前列。像大多數德國孩子一樣,波爾在童年嘗試過不止一種體育運動,而且都表現出相當程度的天賦。比如網球,80年代中後期,鮑里斯-貝克爾三奪温網桂冠,在整個德國颳起一股網球熱潮,波爾的父親甚至曾經計劃給天賦不錯的兒子整理出一塊私人球場;還有足球,那是德國的第一國民運動,小波爾曾經有在黑森州少兒比賽中單賽季打入90球的驚人記錄。

  但是最終蒂莫-波爾卻選擇了乒乓球作為自己終身的事業,放棄了可能帶來更多聲譽和財富的網球和足球,最初的理由其實非常簡單——乒乓球更輕鬆,更安全,而且可以不用離家訓練。

  年輕時的波爾。

  與大多數中國的80後一樣,生於1981年的蒂莫-波爾是家中獨子,父親沃爾夫岡是個業餘乒乓球好手,經常約上三五好友在自家地下室的球枱上切磋技藝,小球敲擊枱面清脆的聲音伴隨着小蒂莫幼年的回憶。

  “我從四歲開始跟爸爸學打球,”波爾在自傳裏這樣描述那段時光,“球拍都是在頭頂上揮來揮去,打累了我甚至會用雙手去握拍,看見我這樣爸爸就會哈哈大笑。”那時候小蒂莫每天打球的時間並不長,但是沃爾夫岡還是看出了兒子身上出眾的運動天賦,並且有了將他培養成職業運動員的想法。

  與他的父親相比,波爾的母親比起運動成績更關心的是兒子的學業和健康。小學三年級的時候,蒂莫在一場校際足球比賽中被比自己高壯很多的對手重重撞到,當時坐在看台上的波爾媽媽就下定決心要讓自己的獨子遠離這項粗野的運動。

  “足球確實不適合我,”波爾在後來接受德國踢球者雜誌採訪時這樣説,“我的性格適應不了那種充滿身體對抗的環境,乒乓球俱樂部的氛圍更平和,運動員也更友善。”

  選擇練習乒乓對於波爾來説,和生命中其他諸多重要的選擇並沒有太多不同——只是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做自己內心深處最願意做的事,無關更好的前途、帶來更多榮譽。

  不願出走200公里,帶着零食打球

  1989年,8歲的波爾遇到了他的啓蒙恩師漢塞爾,儘管後者力邀小蒂莫到當時德國條件首屈一指的杜塞爾多夫接受集訓,波爾的父母還是在詢問他本人的意見之後婉言謝絕了這份好意,轉而選擇讓他在黑森本地的普豐斯塔特接受訓練。原因很簡單,戀家的小蒂莫不想遠離父母——或許在中國人看來200多公里不算太遠——也不想離開熟悉的朋友和夥伴。

  在最初受訓的時光裏,波爾的母親會給兒子準備大量零食和甜品——別的孩子訓練時揹着兩袋裝備,小蒂莫卻經常揹着一袋裝備和一袋零食。教練發現這些零食就會沒收,俱樂部的其他孩子也會分吃,但是波爾還是被手藝上佳的母親喂成了“小胖波”——這個綽號至今還被他當初在俱樂部中結識的童年好友,也是他後來婚禮上的伴郎克里斯蒂安-路易吉掛在嘴邊。

  很難想象後來的世界第一、中國乒乓球最可怕的敵人是在這樣輕鬆愉快的氛圍裏開啓自己的運動生涯的,而這種相對輕鬆的“快樂乒乓”在之後的三十年時間裏一直是波爾職業生涯的寫照。當中國的乒乓少年背井離鄉,從小遠離家鄉和親人,奔赴集體隊伍時,“封閉式”和“軍事化”的嚴苛管理讓乒乓成了他們身上唯一的標籤。但波爾,每天在乒乓球桌邊訓練的時間一般不會超過兩個小時,之後做一些力量練習和單車訓練——這樣的訓練量在大多數職業運動員看來平平無奇,甚至有些“偷懶”的嫌疑。然而或許正是這樣平淡安穩的節奏,才讓波爾的運動生命得以的細水長流。

  波爾與理髮師妻子。

  場上的男子漢,場下的兒女情長

  年少成名,英俊的外表,出眾的成績,讓波爾在亞洲收穫了大批忠實球迷——尤其是女球迷的青睞,甚至有瘋狂的日本女球迷為了看他換衣服做出攀爬酒店外窗的危險行為。不過自從1999年在國際大賽上嶄露頭角開始,就常有一個黑髮褐膚的亞裔陪在他身旁——當得知那是波爾的女友之後許多人都跌破了眼鏡。

  羅戴麗雅-傑克比,一個7歲喪父的菲律賓移民,社區理髮店的理髮師,當時的德國媒體對她與新科歐洲冠軍之間的戀情並不看好,它們諷刺她的出身,説她拖了波爾的後腿,影響他國民偶像的形象。但是波爾本人顯然對這些流言蜚語毫不在乎。

  “我愛她,就這麼簡單。”

  他一直追求自己心中所想、所愛,追求愛情,就如同追求世界冠軍和在乒乓世界中取得更高的成績,這些都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並沒有什麼不同,也並不存在那些矛盾。

  波爾與妻子多年以來一直恩愛如初。

  1999年,身為歐洲冠軍的他對羅戴麗雅一見鍾情,2002年世界盃後,成為世界冠軍的波爾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電話向他心愛的姑娘求婚,忘記時差的小夥子打了還在凌晨睡夢中的女友一個措手不及。2003年12月31日,在德倫博格乒乓球館,最親密的親友見證了他們的婚禮誓約。

  “我愛她直爽的性格,她健康的膚色,”説起妻子的優點波爾總是滔滔不絕,“有她在身邊我的生活輕鬆了很多。”

  婚後的十幾年,只要比賽結束,波爾總會爭取在第一時間趕回家——多年過去,似乎他依然是那個無比戀家的小蒂莫。以至於德國國家隊為了照顧頭號球星的鄉愁,特意把集訓地搬到他家所在的人口不足一萬的小鎮上。德國女隊的隊員曾經抱怨説:“波爾在球場上是個男子漢,但在場下,他太隨和,缺乏威嚴。而且,他平時太兒女情長了。”

  波爾和女兒

  對此,波爾的反駁理直氣壯,“我喜歡和家人待在一起,喜歡那種安靜。我從小就戀家,有時集訓都不去,很多教練為此還生過氣。但現在,他們都習慣了。”

  2013年,波爾和妻子迎來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女兒的誕生讓這位冠軍的鄉愁進一步加重,波爾將自己的賽歷盡量精簡——這在客觀上也有利於他背傷的恢復——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與家人一起旅行、看電影、野餐,逃離硝煙密佈的職業體育世界,全身心投入平淡的日常生活。

  無需揹負“國家使命”的獨行者

  常有球迷和運動專家提出這樣的假設,説如果波爾這樣的天才生在中國,在中國的乒乓球訓練體系中成長,是否能取得比現實中更輝煌的成就?關於這一點相信還是波爾本人更有發言權。從1997年開始,16歲的波爾就經常在訓練、比賽的過程中拜訪中國,他的護照本上最多時有十幾個中國簽證章;2005年開始他還曾經加盟中國乒超聯賽,在廣東、江蘇等地的俱樂部訓練、比賽。談起前文提到的那種假設,波爾曾經笑着表示自己也許無法適應中國乒乓的“高壓環境”。

  與大多數身負“為國爭光”重擔的中國運動員不同,波爾雖然多年來一直穩坐德國乃至歐洲乒壇的第一把交椅,卻卻不需要揹負所謂“國家英雄”的使命感。他曾經對中國記者講得很直接:“人們説起馬琳、馬龍,或者張繼科,總稱呼他們為中國隊的一員,可對我,大家只會説波爾,只有我一個人。”在茫茫的乒乓世界裏,他踽踽獨行,他不認為自己是值得追逐的明星,乒乓球是他熱愛的事業,卻也僅此而已。

  這並不是否認波爾對乒乓付出的努力,事實上,每個運動都要付出旁人難以想象的辛勞,波爾也不例外,儘管早在2003年就成家,但結婚9年他都因為專注於乒乓而選擇沒有要孩子,為了打好乒乓他學習中文,以更好地交流。始於快樂,歸於平淡,近三十年的職業生涯,他始終堅持自我,不盲目追名逐利,不誇大外界的壓力,科學合理地安排訓練和賽程,不透支自己對這項運動的愛和熱情——或許這就是波爾運動生涯長青的根本原因。

  2020年奧運,中國隊的主力陣容將變為樊振東領先,波爾也會走到東京。

  2013年波爾曾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的時候表達過自己對於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信心,當時許多人都認為他對自己的運動生命過於樂觀了。但是四年之後的今天,已經有更多的人相信重新爬升至世界前五的老將確實能夠兑現自己的承諾。到了2020年,如果39歲的波爾真的還能重返奧運賽場,不知與他站在同一片球場上的又會是哪些中國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