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的浪漫旅行》在第一集的開頭,節目組就搞事情,他們弄了兩輛車,一輛寫着“YES”,另一輛寫着“NO”,題目是:
你覺得婚姻中,需要演技嗎?
除了秦海璐夫婦和大直男鄒凱,其他人選擇的都是“YES”。
婚姻中當然需要演技啊,就秦海璐那個嬌滴滴的樣,你和我説你沒有演戲?
在婚姻生活中,我們總是可以把演技發揮得淋漓盡致。比如吵架後,你的手總是會沒勁到連油瓶都打不開;你的肚子也總是會無緣無故地疼;晚上睡覺時,你也一定比平時更怕冷……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不過,要説起我們演戲的主戰場,老公那片場肯定得退避三舍,因為孩子這場子更需要我們。這也是我們演技可以發揮得最爐火純青的時候,不管你怎麼演,孩子永遠都會配合,且樂此不疲。
家裏有男孩子的媽媽,一定不會忘了曾經那段“奧特曼打怪獸”、“超級英雄拯救世界”、“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日子。
當然啦,大部分時候媽媽都是那個怪獸和白骨精。
這種時候最考驗演技,你贏得太快,導演不幹;你輸得太快,導演説你假;你不玩了,導演大哭大鬧。
所以把握好時間,怎麼讓自己在合適的時間內,輸得像真的,是一門大學問。
就因為我演技太好,讓我孩子一度自信地認為自己無所不能,甚至覺得我太菜,讓他失去了戰鬥欲,而轉變戰場(找爸爸)。
殊不知,這正是老母親,我的目的啊:我只想你快點放過我,我不想當怪獸,也不想變身,更不想當白骨精。
你看,演技好到一定程度,孩子自然而然就放過你了。
那幾年的演繹時光,成功地讓我分清了賽羅奧特曼、迪迦奧特曼、賽文奧特曼、奧特之父、傑克奧特曼、奧特之母……
也讓我知道了,誰什麼時候能贏、怎麼贏,都是導演(孩子)説了算。
其次,對付孩子還需要演技的一個時刻,就是陪讀繪本時。
要知道,一本繪本其實是沒有多少字的,有的幼童繪本甚至一個字都沒有。對於我們大人來説,大概一分鐘時間,就能翻完一本繪本。
但是陪孩子讀就不一樣了,你不止得會説,還得會演。
比如小勳小時候看的那些洞洞書,那真是,繪本好不好看,就全看你演得好不好。你要是不會演,孩子可能也是走馬觀花地翻一遍;如果你會演呢,他就會非常仔細地找每一個細節,然後來配合你的演出。
比如:哇,小勳你快看,這裏好好玩啊,還可以這樣哎;哇,這個也好有意思……
為了不浪費錢,讓繪本物盡其用,咱能演還是得演啊。
小時候,陪孩子讀繪本的你會化身為幼兒園老師,故意把聲音變細、嘴角上揚,繪聲繪色地和孩子講故事。
孩子大一點時,你就不再是主演,而變成了女二號。因為那個小小的娃喜歡自己探索書中的小秘密。並且會其樂無窮地把那些小發現來告訴你。
小孩子就是這樣神奇,明明一本書已經看過很多遍,但他還能做到每次看都和看新書一樣興奮。
比如我小孩百看不厭的那套《大衞不可以》,他每次翻着翻着就開始哈哈大笑。
這個時候,演技派媽媽就要出場了。
當孩子拿着書和我們説:媽媽,你看大衞又搗亂了,哈哈哈……
我們必須得假裝得像第一次看大衞一樣,邊做不可思議的表情,邊發出感慨:天哪,大衞也太調皮了,你可不要和他學這個哦,多危險呀。
然後,他就會拿着書噔噔噔地跑開,過一會又會來和你分享書中好玩的地方。最重要的是,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每一天都是如此。
這個時候,媽媽沒有點演技怎麼行?我們總不能和孩子説:這個我早就看過了。
當然,如果你忍心看着孩子失落地走開,然後一個人黯然失神地坐角落裏看書的話,你可以試試這樣説哦。
並且還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那就是:以後都不找你啦。
聽上去很棒啊,再也不用陪孩子演戲了,以後他看他的書,我忙我的事。
可是,也許你也會失去孩子對你的傾訴慾望。相比之下,我還是更願意陪孩子演會戲。
現在小勳已經二年級了,需要我演戲的時刻越來越少。但我還是時常會懷念那一段每天大戰三百回合的日子,也希望他永遠能保持童真和好奇心,哪怕一本書看過好幾遍,依然能從中看出樂趣。
昨天晚上小勳在看《神奇樹屋》,他邊看邊神秘兮兮地和我説説:媽媽,你知道嗎?原來光之魔法師就是愛迪生,因為他發明了電燈泡。過一會又和我説:原來聲之魔法師是……
他看一本書,要和我討論無數回。當然,這個時候也需要我貢獻出一點演技,那就是每次他和我説完後,我都得故作驚訝地説
:啊,原來是這樣啊?那……呢?然後呢?
假裝自己很感興趣,然後誘導着他繼續認真看下去,這樣他才能得意加神秘地告訴我答案。
這套書剛買回來時,他不敢一個人看,因為覺得裏面的情節太恐怖。後來聽我讀完幾個故事後發現:不嚇人啊,反而非常有趣,只是會在開頭故意營造恐怖氛圍而已。
後來再配合上我的演出,他自己讀得非常好。
教育孩子,沒有一點演技怎麼行?如果有一項獎是“最佳媽媽演技獎”,那我應該是可以被提名的。
有的媽媽會覺得和孩子演戲好幼稚啊,費精力又費時間。可是我在多年的演藝生涯中,發現了另一個“陪孩子演戲”的好處,那就是:重新過了一次童年。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沉浸式演出?
當然,那些邊玩手機、邊敷衍地陪孩子的家長可能體會不到這種感覺。下次你可以試試全身心地陪孩子,把自己當成一個小朋友,用小朋友的視角來和孩子溝通,你會發現真的挺有意思的。
我也是在陪孩子的這幾年裏得到了很多成長和思考,以前我是一個急性子、暴脾氣,但是這些年變得越來越温和,心態也變得越來越好。
這就是傳説中的“和孩子一起長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