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是自己精神的主人

您好!這裏是”金蘋果老師説早教那些事”,今天的文章是:

兒童是自己精神的主人

---兒童怎樣過精神生活

從1歲多開始,每一個孩子都會對音樂、色彩、 繪畫有極高的敏感度.這個敏感度全然在於用生命感覺,那就讓我們的精神生活從1歲多開始。

我們先看一天的生活.想想你自己,早晨起牀後,是先拉開窗簾,還是先上洗手間?這是有很大差別的。拉開窗簾的時候,光就會進來,你沐浴着光去處理身體的需要;先上洗手間,在昏暗中你一定會昏昏沉沉。看看早晨起牀你第一句話説了什麼:”趕快起牀,遲到了。”還是:”我愛你,新的一天開始了“這些生活中的細節每天都在發生,它會給你的一天定一個基調,也許生活就真的慢慢地改變了。因為這樣説跟那樣説都是説,看你選擇什麼來創造你的生活。

早晨起來可以播放不同的音樂,如《莫扎特效應》、維塔斯的演唱會《獻給媽媽的歌》、帕瓦羅蒂的演唱會、安德烈·波切利的各種演唱會、雅尼的演奏會、《夢想2000》、《夢想曲》、夏洛蒂·丘奇的演唱會、天使之翼合唱團的演唱會、恩雅的音樂、小提琴曲等。

晚上睡覺前,躺在牀上,打開台燈,在光聚在一起的温馨的睡眠環境中,媽媽打開繪本書,開始讀最簡單地故事。“鳥寶寶回到了鳥巢裏,媽媽守着她,要睡覺了;兔子回到了窩裏,媽媽抱着他,寶寶要睡覺了…“這樣的小書,給孩子帶來滿足的愛和温馨。睡前閲讀的書要選擇合適孩子的年齡的。

這就是一天的精神生活。

我們可以選擇在牆面的某個部位掛一幅世界名畫。當我們的孩子大一些的時候,我們可以買一本有關世界名畫的書,或者在網上打開頁面和孩子一起選擇。在選擇的過程中,我們就把所有世界名畫看了一遍。孩子有時候會選擇盧梭的畫,它看上去純真而自然;有時候會選擇雷諾阿的,它看上去温馨而美好;有時候孩子會選擇梵·高的,它看上去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有時候會選擇喬治亞·奧基弗的,他的畫看上去那麼充滿生命的感覺…和孩子一起看的過程,就是共度精神生活。也許我們用一個月在選擇,接着用一個月在選畫框,接着用一個月在選擇往哪裏掛,看上去哪裏更美,更合適,這就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它來自生活,不來自課堂,也不來自書本。

我們跟孩子一起選擇燈和燈光,選擇哪盞枱燈放在哪裏,光將投射在哪裏,房間裏放幾盞枱燈,黃光的感覺是什麼,哪盞光的上面放一幅什麼樣的畫,給孩子的感受是什麼,整個屋裏當夜晚到來的時候,呈現在眼前的光是什麼樣子的,是否温馨,是否有美感,是否有層次。

窗簾是什麼樣子的,基調和屋子裏的基調是否一致?鏡子擺放在哪裏,鏡子裏會反射出什麼?一幅畫、一束花、一個裝飾或者藍天和綠色的植物,這些都是和孩子共度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帶着孩子隨着音樂在屋子裏旋轉,用書中的話和孩子偶然的時候進行有趣的對話,和孩子坐在那裏一起聽音樂,一起看動畫片,一起喝着最喜歡的飲料,兩眼對視,深入地看着對方,這都是精神生活。

你過了嗎?

可以從現在開始,它就是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都在發生着。

您有什麼觀點和想法歡迎在下面留言、分享.也歡迎您把今天的文章分享給您的朋友,一起學習、探討。

明天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56 字。

轉載請註明: 兒童是自己精神的主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