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祛濕也要分體質!3種“濕人”請對號入座

由 郎文芬 發佈於 健康

人們身體內的濕氣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很多的女性朋友,本身體質就是非常不好的,也特別容易被一些濕氣所入侵,從而導致各種疾病發生,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祛濕方法,需要知道的事確實也是分體質的,並不是每個人的趨勢方法都一樣的。

中醫認為,暑必挾濕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此時養生重在祛濕。但祛濕前一定要先辨清體質,否則很可能越祛越濕。

虛寒體質

這類人怕冷,稍吃寒涼食物會感到胃部不適,舌體胖大有齒痕,舌苔白厚膩,可通過以下方法温陽散寒,健脾化濕。

1、花椒水泡腳將20克花椒放入紗布口袋,加水煮40分鐘後,泡腳20分鐘。

雙腳被譽為人的第二顆心臟,密佈着六大經脈和穴位,花椒性辛温,《本草綱目》稱其可散寒除濕,解鬱結,温陽散寒祛濕力強。

需要注意的是,水温要控制在40℃左右,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因其末梢神經對温度不敏感,水温不可過高,以免燙傷。

2、茯苓陳皮茶取茯苓5克、陳皮2克,洗淨後,用熱水浸泡10分鐘,代茶飲。

茯苓味甘淡、性平,《用藥心法》中説道:茯苓,淡能利竅,甘以助陽,除濕之聖藥也,可利水滲濕,健脾寧心;陳皮味苦辛,性温,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作用。

內熱體質

表現為怕熱,容易長痤瘡,急躁易怒,口苦口臭,尿色發黃,舌質紅,舌苔黃厚膩。這類體質者可通過以下方法清熱祛濕。

黃芩茶取黃芩5克、山楂10克,煎煮10分鐘,再放入陳皮、荷葉各5克。

黃芩是《清宮醫案》裏最常用的藥材之一,味苦性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力強;山楂在《本草綱目》中被這樣描述:治脾虛濕熱,消食磨積,利大小便;荷葉可清熱解暑,升發清陽;陳皮理氣燥濕,共同達到清利濕熱、理氣消食的功效。

按壓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髁下方凹陷中,每天按壓2次,每次5分鐘,能健脾清熱利濕。

虛實夾雜體質

這類人既有虛寒表現,又有內熱表現,既怕冷又容易上火。採用兩種或多種祛濕食材組合使用,可避免過於寒涼或温熱。

辛涼飲取薏米30克、藿香3克、佩蘭3克、白豆蔻仁3克,將薏米煎煮半小時,然後用薏米水沖泡另外3種原料即可。

薏米味甘淡性涼,《本草綱目》記載其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濕;藿香味辛,性微温,祛暑解表,化濕和胃;佩蘭味辛性平,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白豆蔻仁味辛性温,可化濕行氣,温中止嘔。

上文給大家介紹了幾種體質的人,這些人都會有一些身體內濕氣過多的表現,而他們具體的表現又不一樣,比如説虛實夾雜的這種體質看上去是虛寒的,但是他有一些內熱的情況表現,也就是説他又怕着冷,稍微暖和一些了之後,他又會出現上火的情況,這種人,既不能過涼,也不可以過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