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的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途徑不是通過閲讀

導語

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變得越來越聰明,為此,想出了很多方法來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其中,不少父母認為讓孩子從小培養閲讀的習慣就能夠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但是,根據麻省理工的最新研究發現,並非靠閲讀就能夠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

很多父母都認為讓孩子從小就培養出閲讀的習慣是能夠提高孩子的智商,這個想法是來自於上世紀末的一次實驗。

麻省理工的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途徑不是通過閲讀

實驗:

1995年,美國的人類學家託德·萊斯利和貝蒂·哈特就做過這樣的研究:

這兩位人類學家用了兩年半的時間,記錄了42個家庭中父母和子女之間的交流得出了一個結果,他們表示孩子從出生到4歲這段時間裏,不同家境的孩子聽到的英語單詞差別很大,聽到英語單詞少的的孩子,智商會比聽到英語單詞多的孩子低很多。到研究結束時,他們的智商為79,而富裕家庭的孩子為117。

可以説在孩子詞彙量積累的過程中,有一部分的收益是來自於閲讀。閲讀的書籍越多,積累的詞彙量也就越豐富。兩位博士對於孩子智商的檢測只是從詞彙這一個部分,閲讀量多的孩子,確實會給他們今後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但並不能體現孩子整體的智商,是存在一定的偏差的。這樣的偏差也是誤導了很多父母,使得他們認為單純地培養孩子的閲讀能力就能夠提升孩子的智商。

麻省理工的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途徑不是通過閲讀

美國的麻省理工與其他高校聯合,對於影響學齡前孩子智商的因素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發現,真正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其實是親子之間的溝通。在研究中發現,平時對父母有着良好溝通的孩子,在檢測腦電波的時候尤其活躍,尤其是在語言領域所在的部分。如果,平時沒有與父母有良好的孩子,就會變得比較沉默寡言,這使得他們無法及時地掌握語言技能,也就會減慢大腦的活躍程度,也就會使得大腦發育遲緩。

現在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越來越不願意與自己交流,其實這是需要重視的問題,反應了孩子大腦的發育正在出現問題。

麻省理工的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途徑不是通過閲讀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多半是因為父母的這些行為:

1、教育以説教為主。説教式的教育是在不是一種理想的教育方式,孩子小的時候理解能力有限,不會短時間明白父母的想法,而父母總是想讓孩子儘快地瞭解自己的想法,因此會反覆,頻繁的説教,使得孩子感到厭煩,因此,不願意與父母溝通。

2、不重視陪伴孩子。孩子在成長中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了,而有的父母就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沒有陪伴在孩子的身邊,使得孩子對於父母越來越生疏。還有的父母陪伴孩子的方式只是待在孩子身邊,心思卻不在孩子身上,這同樣會使得孩子對父母感到陌生,就不願意與父母交流。

3、教育的方式過於嚴厲。有的父母認為嚴厲的教育方式能夠讓孩子更好的成長,其實,像是批評教育,棍棒教育等等的嚴厲的教育方式並不符合孩子的成長規律,會讓孩子對於父母的感受偏向於負面,最後父母就會成為孩子的對立面,也就不會與父母交流。

麻省理工的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途徑不是通過閲讀

總結

孩子的大腦發育不只是讓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識與技能,是需要讓孩子的智商與情商共同發育,這不是通過簡單的閲讀就能夠實現的,需要父母培養與孩子之間的親子溝通,需要注意成年人與孩子之間的思維有很大的差別,很多孩子認為沒有做錯的事情,在父母看來就是錯誤的,實際也不是很大的錯誤,只是父母在成年人的思維下,把孩子的這種錯誤放大了,因此會去批評孩子。但是,孩子並不懂得成年人的思維,也會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也就很難改正。

因此,父母要學會換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思考,在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多想一想孩子是怎麼思考的,他們的思考是不是完全能不能被自己接受,多換位思考能加深親子之間的認識。面對孩子犯的錯誤要理性對待,如果過於感性的話,就會使得父母會經常對孩子發脾氣,而對孩子發脾氣不是最佳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只會讓孩子的這種錯誤延續下去,還會使得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差,也就會成為父母眼中的叛逆的孩子。

麻省理工的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途徑不是通過閲讀

孩子是父母一生的心血,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會有一個失敗的人生,這就需要父母採取合適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76 字。

轉載請註明: 麻省理工的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途徑不是通過閲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