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好多父母的錯誤在於,讓孩子做大人!不讓他當孩子

由 無英 發佈於 健康

我朋友最近向我訴説了她的一些煩惱。孩子今年6歲了,總是做一些無厘頭的事情,讓她很煩惱。她説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做那麼傻的事情,希望孩子能夠分得清輕重緩急,知道什麼事情是該做什麼事情是不該做的。

為了更好地瞭解事情的經過,我詢問了她孩子都做了什麼事情,讓她覺得這麼無厘頭,這麼厭煩。她説:“孩子經常會對着水瓶説話,然後叫我去聽,説裏面有精靈會説話,還有就是玩具掉了一些零件也會跑過來跟我説等等。生活中的各種毫無意義的小事都會跟我説,我工作每天已經很忙,回家還要被他幼稚的事情打擾着,他就不能像個大人一樣,不要總是做這麼幼稚的事情嗎?我家孩子是不是心理有問題呀,六歲的人了都分不清現實和童話嗎?”

聽到我朋友這些話,我替孩子感到難過,因為孩子在給媽媽分享生活,在做孩子的年齡做孩子做的事情,媽媽卻覺得很幼稚,不想聽。除此以外,我很疑惑,孩子之所以會稱為孩子,不正是因為他們有着大人沒有的純真嗎?

也正因為我朋友跟我説的話,提醒了我,現在孩子們很多都失去了童真,失去了無憂無慮享受生活的時光。好像每個孩子都被迫長大,變成家長眼中的乖寶寶,變得“成熟”,那些天真無邪被貼上了“頑皮、搗蛋”的標籤。這樣的童年真的會讓孩子快樂嗎?孩子真的應該像大人一樣生活,度過自己的童年嗎?其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往往會出現這樣的錯誤,以自己的角度去解讀孩子的行為,讓孩子變成大人。殊不知我們正在扼殺孩子的純真,讓孩子變得不可愛,讓孩子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01. 如果我們細想就會清楚為什麼會“煩”孩子?以成人的行為標準,要求孩子

前面我提到我朋友的煩惱,其實就是在以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在我朋友眼見生活中的小事根本沒有必要在意,可孩子總是用這些小事煩她,在我朋友覺得很煩的時候,她忘記她孩子才六歲,而自己已經30歲了。試想曾經她自己也經歷過六歲的年紀,也會有這些行為。六歲孩子的世界裏,跟媽媽説的已經是很大的事情了,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多的經歷,他們不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更大的事情。

02. 沒有童真的孩子,長大會怎麼樣

現在很多家長總是抱怨自己的孩子隨着年齡的增長,越來越不願意和他們説話,不願意和他們待在一起。也因為這樣給孩子貼上叛逆,不愛父母的標籤,習慣性把所有的過錯推給孩子。孩子會出現這些情況絕非一朝一夕形成,家長們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小時候覺得自己孩子總是給自己説奇奇怪怪的事情,就會覺得很煩,或是敷衍了事。

其實許多家長在孩子小時候就潛意識做出了選擇,選擇那個安靜不打擾你的小孩。小時候我們不想聽孩子在身邊嘰嘰喳喳,長大了我們和孩子也越走越遠,這個時候又怎麼能怪孩子不再與對我們敞開心扉呢?

我們作為家長可以回憶一下曾經的童年,或多或少會有些遺憾。那時候父母總是忙着自己的事情,家裏的小孩也很多。關於育兒知識又有多少父母知道呢?那是候的父母覺得能養活孩子就足夠了,基本顧不上我們的童年是否快樂。

如今,我們成了孩子的父母,既然有足夠的條件讓我們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為什麼還要隨波逐流讓孩子充滿成人的氣息,讓他們用不適合的身份度過呢?我們應該竭盡所能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還自己一個童年。

03.學會下面這幾種做法,孩子的童年是完美的

1. 做孩子的傾聽者

當孩子和我們説自己世界的事情時,儘量放下手機放下手上的工作,用心去聆聽孩子説的話。多一點耐心,你會發現孩子其實是非常可愛的。讓孩子看到家長的用心感受到被關心。其實在聆聽孩子的時候,也是在放心自己,成人的世界裏需要孩子的純真去淨化。

2. 尊重孩子的童真

孩子的世界簡單到沒有任何的雜質,我無意間看到一個視頻跟我朋友遇到的情況差不多,視頻中的小孩對着水瓶説:媽媽,我愛你然後孩子迅速蓋上蓋子,拿着水瓶找去給媽媽聽,他以為只要對着水瓶説話蓋上,那些話就不會溜走。其實這個時候媽媽可以配合孩子,沒有必要去告訴孩子真相。畢竟很多時候長大了就會明白,但是至少此時孩子是非常快樂的就可以了,關於童真,爸爸媽媽真的沒有必要去較真。

3. 給孩子自由的空間

我們可以觀察一下國外的兒童教育,會發現國外的孩子在童年的時候是非常開心的,他們幸福度也是非常高的。為什麼呢?那就是玩,家長給孩子提供自由成長的空間,信任孩子,讓孩子去自由地玩耍,而且要做到玩什麼?怎麼玩?都是由孩子自己決定的,而不是由老師和成人去安排。

現在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就應該學習,玩耍已經不是他們該做的事情了。其實玩耍跟學習真的矛盾嗎?我覺得,他們並不矛盾,玩本來就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發揮自己的天性去玩,那是他們用孩子的方式去感知和探索這個世界,去收穫各種驚奇和好奇。

作家餘華曾經説過:“故鄉還可以回去,但童年終究是回不去了。”,每個人的童年只有那麼十幾年,而孩子做大人卻有幾十年。短暫可以做孩子的時間如果得不到保護,我相信他以後的人生也是充滿遺憾的。所以不要強迫孩子去做小大人,讓孩子做孩子,用最純真的態度感受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