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雖然佔着一個“暑”字,卻是實實在在的秋季節氣了。
明日就是今年的處暑了,處暑節氣有炎熱的天氣即將過去的含義在裏面。在這樣特殊的轉折期,人的身體健康更容易受到挑戰。
那麼,處暑時節,我們如何養生,讓自己更健康,少生病呢?
處暑養生,喝三湯1、楂米蘿蔔湯
食材:生山楂10g,玉米120克,胡蘿蔔120克,豬瘦肉180g;
做法:豬肉洗淨切小塊;(不喜豬肉,可用其他肉代替),山楂、玉米、胡蘿蔔洗淨,切塊,備用;將上述材料,一同放入砂鍋,倒入適量水,煮沸。再用温火煮45分鐘即可。
功效:山楂,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玉米,益肺寧心、健脾開胃、利水通淋;豬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胡蘿蔔,補肝明目,清熱解毒。
2、山藥老鴨湯
食材:鴨1只,山藥2跟,葱、姜、食鹽、料酒適量。
做法:.處理乾淨的老鴨剁成小塊;用熱水焯至血污浮沫出,瀝乾水分; 山藥去皮,切滾刀塊,置入清水中待用;鴨肉入砂鍋,添加沒過的熱水,添加葱和姜;煮開後,用勺子撇清表面的浮沫和雜質; 添加料酒轉小火,蓋上蓋,慢燉; 燉至筷子可以順利穿過鴨肉,添加山藥; 煮開後,用鹽調味,繼續煮至山藥熟透,關火即可。
功效:滋陰補虛、清熱生津、潤肺健脾。
3、銀耳秋梨湯
食材:銀耳10克,百合10克,秋梨1個,冰糖適量。
做法:將秋梨洗淨去核切小塊,加入水發銀耳及百合、冰糖,放入碗中在火上蒸1小時後,食梨喝湯。
功效:有滋陰潤燥、止咳化痰的功效,適用於秋燥咳嗽、乾咳少痰者。
處暑養生,防三疾防寒保暖防骨病
處暑過後,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温差大,降水少且空氣濕度低。加上今年夏天特別炎熱,人容易疲勞,睡覺時如果讓涼氣侵體,將可能引發肩周炎、頸腰椎病等問題。
這個時節,外界暑氣還未消盡,氣温還不低。部分人洗澡仍然洗冷水,晚上通宵吹空調、電扇,甚至赤膊睡覺等。
這樣容易使機體受到風寒刺激,引起機體血管收縮,血液流速變得遲緩,而筋肌緊張收縮,導致各骨關節的病變加快。
師提醒,骨傷病人應有防寒保暖意識。空調、電扇要適度使用,不可直接對着後背或頸部吹。睡覺時,空調温度不宜過低,最好定時關機,避免因貪涼引發頸腰椎疼痛。
另外,還要適當進行户外運動。出現骨科疾病症狀時,要及時就醫。
常開門窗防氣管炎
隨秋天腳步的臨近,空氣也變得越來越乾燥,這種氣候對氣管的刺激加大,容易誘發或導致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對氣候的變化比較敏感,秋季草枯葉落,空氣中過敏物質較多,這也是誘發支氣管炎的病因之一。
對慢性支氣管炎的預防,要從保護呼吸系統開始。
具體而言,就是室內安靜整潔,常開門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室內相對濕度以40%-50%為最佳。
外出應注意周圍環境,加強勞動保護,防止煙霧、粉塵和有害氣體對自己呼吸道產生不良影響。
飲些淡茶水防胃病
處暑過後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會有所下降,又由於氣候轉涼,人們的食慾旺盛,使胃腸功能的負擔加重,很容易導致胃病的復發。
此時要保持良好的飲食作息習慣,不能掉以輕心。多補充水分,注意多飲水但不可暴飲,適量飲用淡茶水對身體也十分有益。
華花郎柑皮茶,日常飲用,對胃部健康大有益處。
中醫認為,華花郎歸胃經,有清胃熱、消胃炎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華花郎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臨牀上的抗生素,對慢性胃炎、胃潰瘍有不錯的療效。
有研究已表明,華花郎可殺滅、抑制幽門螺桿菌,促進潰瘍面癒合,減少疼痛。
柑皮,就是我們常説的陳皮,是一種很好的藥材。味辛、苦,入脾肺二經,可理氣健脾,調中和胃,擅長治療脾胃氣滯證。
此外,柑皮所含的揮發油,可刺激胃腸道平滑肌,促進消化,排腸道積氣,增強食慾。
處暑養生,少三事1、少吃辣
處暑時節應“吃酸不吃辣”。
酸味有潤肺收斂的作用,而秋季需要就是固護肺陰。
因此,這個時節要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類的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葱及酒等,特別是生薑。這些食物屬於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
尤其是處暑過後,天氣開始乾燥,會加重秋燥對人體的危害。比如生薑,古代醫書中就有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姜。”
2、少吃瓜
處暑時節應“吃果不吃瓜”。
民間有句俗語叫作“秋瓜壞肚”,一些美味的瓜類多屬陰寒性質,吃多了會損傷脾胃,因此要適可而止。
但一些果類卻可以多吃。比如梨可潤肺,能夠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
蘋果富含多種維生素和鉀,不但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還可止瀉處暑養生食譜推薦24節氣。
3、少熬夜
長期熬夜,不僅傷身,還對心臟、肝臟等器官,有很大的危害。
在處暑期間,扶正固本,保持陰陽平衡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良好的作息習慣,才能保證體力和精力的充沛。
所以,處暑養生,一定注意要少熬夜,多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注:所有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