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被產後抑鬱的媽媽拋棄,川金絲猴寶寶突破難關找到新“母愛”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健康

現代快報訊(記者張然/文施向輝/攝)圓溜溜的大眼睛忽閃忽閃,金色的毛髮泛着靈動的光澤,一隻手吊在鋼絲網上,另一隻手拿着切成小塊的西蘭花大快朵頤……它叫“突突”,是一隻4個月大的雄性川金絲猴,住在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

△“突突”

它的成長經歷十分曲折,出生第三天便被患有產後抑鬱的媽媽摔在地上,頭上也被多次咬傷,媽媽還拒絕給它餵母乳。新傷疊舊傷,乳糖不耐受,腸道受損,缺乏母愛……在飼養員和獸醫的精心照料下,“突突”闖過了一道道生死難關,正在嘗試着重回猴羣。

有母愛但不多,川金絲猴也會得產後抑鬱?

二(two)萬、禿頭、吐奶,因為這三個成長關鍵詞,所以它叫“突突”。

“突突”的媽媽名叫“二萬”,今年4月2日,生下了“突突”。擁抱、哺乳,一切都很正常。4月4日晚,“二萬”毫無徵兆地把寶寶從休息台上丟到了地上。“我們在一旁觀察,‘二萬’下去看了看寶寶,但並沒有抱它的意思,寶寶的啼哭聲越來越弱,我們趕緊把它抱出來人工餵奶。”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亞洲靈長館飼養員徐曉娟回憶道。

寶寶吃飽了,飼養員們想着再把它送回媽媽身邊。“二萬”一把接過寶寶,沒有絲毫猶豫,寶寶又安逸地喝上了母乳,這一連串的温馨畫面,讓飼養員們鬆了口氣。沒想到,4月8日早上6點多,“二萬”突然把寶寶的頭咬傷了。獸醫判斷,“二萬”產後激素水平波動,患上了產後抑鬱,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行為出現。

好在“突突”的傷不算嚴重,經過獸醫的悉心治療,很快痊癒了。飼養員堅持認為,還是要試着把寶寶送回“二萬”身邊。於是,飼養員讓“二萬”臨時待在壓縮籠裏餵奶,可好景不長,“二萬”又在寶寶頭上的舊傷部位咬了一大口,此時的“突突”只有18日齡。

△飼養員正在餵養“突突”

獸醫隨即將寶寶取出,對頭上的傷口進行清創、縫合,治療期的寶寶一度是個惹人憐愛的小“禿頭”。為了保證“突突”的營養,飼養員和獸醫們決定一邊人工餵奶,一邊讓“二萬”隔着籠子餵奶。這個方案持續一週後,“二萬”開始表現出抗拒,並伴有食慾減退、精神不佳等問題,考慮到“二萬”的身體情況,飼養員決定終止母乳,完全進行人工育幼了。

兒科專家、獸醫、飼養員接力守護,“突突”闖過生死難關

這並不是一個輕鬆的決定,在人工育幼的條件下,不足一個月大的川金絲猴幼仔成活率很低,國內動物園幾乎沒有可參考的先例。“最大的難點就是沒有找到適合它的奶粉,我們通過行為訓練給‘二萬’擠奶,將母乳進行分析,與奶粉的成分進行比對,試着尋找適合的奶粉配方。”徐曉娟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突突”在7周左右開始吐奶,出現了乳糖不耐受的情況,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因為腸道受損是川金絲猴幼仔最為致命的問題。“獸醫和兒科專家進行了會診,建議‘突突’停食、停水、停藥,採取全靜脈營養的方式,給腸道一個恢復的時間。”

△飼養員正在餵養“突突”

最初的階段,“突突”每天要輸液20個小時,飼養員和獸醫一直陪伴在“突突”身邊,即使夜裏也不敢閤眼。“突突”的體重緩緩回升,輸液時間逐漸減少,開始喝專家建議的早產兒配方奶。此時,闖過生死大關的“突突”已經兩個月大了。

重獲“母愛”,“突突”逐漸迴歸猴羣

“突突”的身體逐漸恢復,活潑健康的樣子惹人憐愛。可是,它不可能永遠跟飼養員生活在一起,它需要回到它的族羣中,學習它應該掌握的技能。最關鍵的是,它需要母愛。

“3到7個月的月齡,是川金絲猴幼仔回羣的關鍵時期,所以我們想到了另一隻川金絲猴‘彤彤’。”徐曉娟介紹,“彤彤”是個兩歲的女生,從小在爸爸媽媽身邊長大,還幫媽媽一起帶過弟弟,“‘彤彤’一看到‘突突’,就主動將它摟在懷裏,給它理毛,目光時刻追隨着‘突突’,責任心爆棚,‘彤彤’可以給‘突突’除了奶水以外全部的母愛。”

有了“彤彤”的陪伴,“突突”對飼養員的關注也逐漸減少,它越來越適應羣體生活。最近,飼養員每天會讓“彤彤”“突突”和另外兩隻川金絲猴合籠小半天,一方面可以增加“突突”的活動量、採食積極性和行為豐富度,另一方面也保證了“彤彤”的社交生活。徐曉娟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目前,“突突”正值食物轉換期,“未來,它還需要進入到一個完整的川金絲猴家庭,它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很多。”

(現代快報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