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和自信是一對雙生子,它們既能對立,又可以融合轉化。
英國心理學家哈德菲爾德説:“人在自信的情況下,可以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到500%以上,而自卑的人,只能發揮出自己能力的30%。”
由此可見,自信力的樹立對孩子未來的影響。我們作為父母,自然是希望能養出一個自信陽光的孩子,可孩子的性格其實與童年的生長環境有關。
如果我們沒有給孩子創造一個正向的原生家庭,用了錯誤的養育方式,孩子很容易就會變得自卑。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教育學家認為:一個人的自卑感是與生俱來的,自信卻需要後天逐步培養。
人活在這個世上,會經歷無數次的挫折、衝突,當他們反覆感受到自己的無能、缺點時,內心就會產生深深的挫折感和無力感,進而出現自卑的情緒。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因為被家裏保護得比較好,自卑感還不太容易顯現。可當孩子到6~12歲期間,他們進入到小學階段,認知能力增強,再加上社交圈子擴大,孩子的世界中出現了比較、競爭等因素。
這時候有部分小孩往往會因為個體能力不足或者心態不穩定,反覆體驗到失敗的痛苦,長時間在失敗的漩渦中掙扎,他們就會開始懷疑自己的個人能力。
教育學家蒙特梭利認為:“當一個孩子內心出現自卑感時,他們的生活就會充滿衝突,隨之也會出現膽怯、退縮等不良個性,並且與孩子形影不離。”
據説,在這個世界上,接近一半的人都有自卑的情結,其中很多都是從小就已經開始。其中有些人能夠靠着自己的努力,變得自信開朗起來,有些人卻終身不愈。
父母有沒有做到三件事,決定了孩子自卑還是自信人都是情緒化的生物,所以我們無法避免不被心理暗示所影響。
研究發現:兒童是最易受心理暗示的羣體,因為他們敏感、脆弱、心理不成熟,人格還沒有完全發育健全,所以難以對自我有正確的認知。
而父母是孩子身邊最信賴的對象,你很容易無意中成為對孩子不良暗示的施加者,導致孩子對自我的認知不夠客觀,使其形成不良的心理反應,進而影響一生。
以下幾件事,往往是孩子自信心建立的關鍵,你有沒有做到,往往決定了他們以後究竟是自卑還是自信——
1、你在教育孩子時,是否能控制住情緒
其實我們的周圍有很多“易怒父母”的存在,他們平時忍不住去吼叫孩子,希望能讓對方聽話懂事。
美國心理學家琳達·卡姆拉斯就曾在《中美兒童發展》指出,中國父母在易發怒程度上要比美國父母高出26%,在嚴厲程度上則要高出52.2%。
父母的吼叫,表面上看似起到了震懾作用,實際上你們喜怒無常的情緒,往往容易讓孩子產生恐懼感,而且經常不分場合地大聲批評,同樣會導致孩子變得自卑,他們對自我的能力開始產生懷疑,認為自己總是比不過別人。
而一個自信的小孩,背後往往站着一對情緒穩定的父母,他們在教育小孩時懂得進退,十分從容,讓孩子內心充滿安全感,自信心也能隨之衍生出來。
2、孩子跟你分享生活時,你是否給過正面的回饋
經常聽很多朋友分享,他們童年時經常會因為媽媽”聽不見“、”看不見“自己而感到委屈傷心。
還記得之前看過一檔節目訪談,姜文講他當初考上中戲的時候,興沖沖地回家跟母親分享自己的喜悦,結果母親卻一眼都沒看,把通知書扔在一旁,冷漠地説着:“你的衣服還沒洗……”
一句話宛如一瓢涼水,澆滅了一個孩子的滿腔熱情。
據他回憶,自始至終自己所做的一切,幾乎都沒得到過母親的認可,這令他異常挫敗,內心處於極度的自卑和痛苦之中。
我們回想一下過去的人生中,是否也會像姜文母親那樣,沒有承接過孩子的情緒價值,對他們的生活,幾乎沒有給過正面的回饋?
或許,孩子的自信心就是被我們的無視和冷漠催生起來的,可我們卻經常忽視。
3、孩子面臨選擇時,你是否給過他們尊重
“尊重使人有底氣,人有了底氣,才能挺直腰桿,做一個自信向上的人。”
可惜現實中很多“專制型父母”,總想着來掌控孩子的人生,替孩子做完所有的決定,打着“為你好”的名義,讓孩子變成傀儡。
我們需要明白: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得到充分的尊重,他們應該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我們如果總是擅自做主,用一種居高臨下的姿勢來俯視孩子,評判他們,往往容易使其產生低自尊人格。
他們會時常出現“我不行”“我不配”等觀念,無法正常發揮自己的個人能力,未來往往會錯失不少機會。
以上三件事,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是否能夠自信起來,可惜有很多父母難做到。
【總結】
年幼時就享受過父母無差別、無條件的愛的小孩,內心往往豐盈而自信,他們篤定自己是值得被愛的、自己是有價值的,這些都是他們自信的源泉。
希望我們能夠有幸成為孩子人生路上的導師,帶領他們走上一條光明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