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閉門不出”,壓力如何舒緩?這份家庭心理健康自助錦囊請收好

長時間“閉門不出”,壓力如何舒緩?這份家庭心理健康自助錦囊請收好

面對傳染速度更快、隱蔽性更強的奧密克戎病毒,“閉門不出”的居家生活狀態很多人已持續一段時間。坦然面對疫情帶來的困難是大家的現實選擇,積極樂觀的情緒和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也是一種強大的免疫力。

在抗擊疫情的關鍵階段,如何才能做好“心”準備、建立“心”防護、擁有“心”健康呢?上海家長學校日前請來同濟大學附屬精神衞生中心副主任醫師陳發展,以“疫情之下的家庭心理健康自助”為題,跟家長和孩子們分享疫情期間保持家庭心理健康的方法,助力家長和孩子們緩解焦慮情緒和壓力、促進家庭温馨和諧、保持家庭心理健康,共有16萬人次家長在線學習。

疫情給家庭帶來最大的變化,莫過於家長居家辦公、孩子在線學習,以及造成的社交距離拉大、家庭距離壓縮、生活方式改變等影響。這些影響所帶來的恐懼、抑鬱、憤怒、過度興奮、生理不適、認知能力下降、家庭關係緊張等情況都是正常的居家壓力性反應。

在陳發展看來,當家庭成員個體的壓力在家庭內部得不到其他成員的理解支持或者家庭成員間的關係過於緊密糾纏,個體的壓力會傳遞給其他家庭成員,讓家庭處於壓抑、焦慮的氛圍,產生壓力放大效應。反之,當家庭成員互相支持、理解尊重,家庭邊界清晰,家庭成員遇到困難時,整個家庭共同合作應對,形成温馨的氛圍和凝聚力,家庭就具備了較高的復原力和彈性,從而形成壓力遞減效應。

面對重重壓力,廣大家長要如何才能形成壓力遞減的效果呢?在陳發展看來,家長可以通過孩子個人或家庭整體釋放出的壓力信號來識別和評估家庭壓力性反應。

當孩子出現較高壓力信號時,會體現出負面情緒、行為異常、生理不適、專注降低、效率下降等情況。家庭出現不良壓力信號時,會引起家庭成員之間衝突增多、意見不一致、彼此不滿、家庭功能下降等現象。

當家庭中出現負面的壓力信號時,希望家長們能努力建立起支持性的家庭關係,從理解、尊重、接納、坦誠四方面對待家庭成員和陪伴孩子,形成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圍,減輕心理壓力和負擔。

面對疫情給家庭帶來的心理壓力時,作為家長特別要注意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保證足夠的睡眠和規律的飲食,為孩子樹立規則意識和榜樣;從權威媒體瞭解真實可靠的信息,防止不實謠言對家庭造成恐慌緊張的情緒;保持與外界的聯繫,通過跟親戚、朋友、同事、鄰居等溝通聯繫,為居家生活提供內外互助、舒緩壓力;發起家庭成員共同參與的活動,通過玩遊戲、看電影、聽音樂、做運動等方式,減輕疲勞放鬆身心;樹立共同的目標和使命,家庭成員通過聊天溝通,化解分歧和矛盾,促進家庭系統的穩定。

如果市民一旦出現了負面情緒,且持續出現時間超過三天、伴隨破壞性大的行為、引發精神障礙疾病等嚴重情況時,應該尋求專業醫療機構的幫助或撥打962525上海市心理援助熱線。

長時間“閉門不出”,壓力如何舒緩?這份家庭心理健康自助錦囊請收好

陳發展為廣大居家的學生和家長各提了八條建議:

對於居家學習的學生

1、正確分享疫情科學知識,不用疫情恐嚇和威脅孩子;

2、告知孩子居家防疫的意義和相應的政策;

3、保持規律的作息和飲食習慣;

4、增加家長跟孩子的遊戲性互動;

5、保持適度的娛樂、放鬆活動;

6、做好個人防護,非必要不出家門;

7、給予孩子適度的鼓勵和肯定;

8、避免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

對於居家辦公的家長

1、保護自己的健康,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

2、保障家庭有足夠的生活物資;

3、選擇積極有價值的疫情信息與家人分享;

4、保持良好的支持性的夫妻關係,共同協商、達成一致,應對壓力;

5、避免轉移性的家庭互動,不把對伴侶的不滿轉嫁給孩子;

6、避免過多關注孩子的學習,給予孩子足夠的娛樂和放鬆空間,家長自己保持適當的工作量;

7、跟孩子進行非學習性的遊戲互動和體育運動;

8、增加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回憶過去,展望未來。

作者:王星

編輯:王星

責任編輯:姜澎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22 字。

轉載請註明: 長時間“閉門不出”,壓力如何舒緩?這份家庭心理健康自助錦囊請收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