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説明她們正處於行為叛逆期
叛逆,是孩子的內心產生“自我”概念的一種表現。這種“叛逆”的表現是孩子獨立人格形成和自我意識成長的重要標誌。
但是,遇見叛逆期的小朋友就彷彿遇見“混世小魔王”讓家長們頭痛不已。那麼,怎麼樣才標誌着孩子進入叛逆期?家長們又該如何見招拆招?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吧!
首先,看年齡。一般2~5歲的小朋友,開始進入第一個叛逆期。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自我認知開始飛速發展,孩子們開始有了自己的內心秩序和想法,她們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們的做法與孩子的想法發生分歧或者打破了孩子內心的秩序,那麼小朋友的情緒會在瞬間爆發。
這個時候常常表現為,孩子執拗,一定要做某一件事情,或者“不斷重複”做某一件事情,如果拒絕或者我們中途插手,孩子會立馬變得歇斯底里,直到讓事情恢復到原來的軌道上孩子才會安靜下來。這是孩子用自己的方式“維護”內心的秩序。
在這個時期,遇到小朋友不斷要求“重來一遍”的時候,請家長們千萬不要認為孩子在搗亂,一定要有耐心,讓孩子把這件事情做完。當孩子情緒突然爆發,我們不要去大聲的斥責和喝止,一定要試圖瞭解發生了什麼事情,知道事情的起因並幫助孩子梳理情緒,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完成這件事情。我們家長需要做的是多給孩子們一些時間和耐心。
其次,看行為。當孩子的口頭禪變成了“我不”,那可能標誌着,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來了。喜歡説“不”,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標誌。證明他們的內心開始出現了自己想法,自我認知在快速發展。
這個時候常常表現為,孩子總跟家長“唱反調”,你讓往東,孩子偏要往西。你越是禁止,孩子就越要去做。但是要求他們必須完成的事情,小朋友卻偏偏不做... ...叛逆期的孩子總是會出現這些令人頭疼的問題。
我們家長遇到這樣的情形該怎麼應對呢?這個時期的小朋友“自我”概念開始形成。所以大人不要強行命令孩子一定要服從,甚至是“威脅”“壓迫”等等,這些偏激的語言和行為都不要出現。我們要知道,“自我”認知的形成是一個階段,一旦被破壞,對於孩子而言,是無法彌補的損失。因為我們剝奪了孩子説“不”的權利,孩子長大之後很容易形成“沒有主見”“沒有自我”甚至是不敢主動爭取的人。因此,家長們需要,在孩子説“不”的時候,耐心聽取原因,傾聽孩子跟我們不一樣想法。尊重才是最重要的態度。
還有一個行為,説明小朋友處在叛逆期。就是“説大話”。小朋友會在一個年齡段突然變得“愛吹牛”。家長們一定會覺得很焦慮,怎麼辦?孩子説的話跟事情不同,會出現“説假話”“説大話”的現象。難道自己孩子變的“不誠實”了嗎?
家長們不要着急,這並不是孩子“不誠實”的表現。一般小朋友在6歲之前,道德觀沒有完整形成。孩子們有時候辨不出“真”與“假”。她們甚至會將自己想象中的事情,當成“現實”,因此她們對“説謊”和“實話”沒有清楚的認識,他們很容易憑着感覺説話,讓自己開心的,可以逃避責罰的。
因此,我們不要由憂生懼,用過激的語言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這時候我們需要知道,孩子這樣説話的原因是什麼?
自我保護,逃避責任?
內心豐富的想象?
引起別人的關注?
一般小朋友“説謊”總是逃不過這三大類。家長們一定不要在這個時候盲目給孩子“貼標籤”或者“語言中傷”孩子。我們可以有的放矢,正確的引導。
叛逆期的小朋友,內心也是非常敏感的,需要家長們更多一點的耐心去引導。千萬不要用成年人的觀點去盲目給孩子貼標籤。平穩的渡過叛逆期,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內心秩序,會對孩子未來成長高樓的建立,起到重要基石作用。
我是MiYa媽媽,喜歡閲讀各類育兒和心理學書籍,為大家分享更多育兒理念。在育兒道路上,我們一起升級打怪獸吧~(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