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腎血管性高血壓臨牀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腎動脈狹窄伴腎血管性高血壓。
行腎動脈成形或支架置入術。
診斷依據
根據《腎動脈血運重建臨牀試驗報告指南》、《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7年ESC外周動脈疾病診療指南。
1.腎動脈病變:影像檢查顯示腎動脈主幹和一級分支狹窄,狹窄兩端收縮壓差>20mmHg或平均壓差>10mmHg。
2.高血壓:持續增高,多數達2或3級,<60歲的患者多SBP/DBP同時升高,但老年患者可僅有SBP升高;對ACE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的反應敏感,降壓幅度大;腎動脈狹窄解除後血壓明顯下降或治癒。
3.病變側腎發生 明顯血流量下降,GFR下降,甚至腎萎縮。
4.病變側腎因缺血誘發腎素分泌明顯增加,可導致 繼發性高醛固酮血癥。
5.病因:主要是動脈粥樣硬化,其次是大動脈炎和肌纖維發育不良等。
選擇治療方案的依據
根據《腎動脈血運重建臨牀試驗報告指南》、《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7年ESC外周動脈疾病診療指南。
1.腎動脈介入治療適應證:
臨牀標準:
①高血壓:高血壓2~3級、急進型高血壓、頑固性高血壓、惡性高血壓、高血壓伴一側腎萎縮、不能耐受抗高血壓藥物。
②挽救腎功能:腎功能不全/惡化無法用其他原因解釋;使用降壓藥,尤其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後腎功能惡化。
③伴隨的心臟問題:不穩定心絞痛;反覆發作的急性肺水腫與左室收縮功能不匹配。
血管解剖標準:目前尚無統一意見狹窄腎動脈狹窄到何種程度必須進行血運重建,推薦腎動脈狹窄最小域值的直徑狹窄為50%。
對於腎動脈直徑狹窄50%~70%的患者,要有明確的血流動力學顯著狹窄的依據,一般以跨病變收縮壓差>20mmHg或平均壓差>10mmHg為準。
如能獲得進一步證據表明狹窄與高血壓和腎功能損害有因果關係,則適應證更明確。臨牀上一般對大動脈炎或纖維肌性發育不良導致的狹窄標準從寬, 而對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狹窄標準從嚴。
介入標準:臨牀標準和血管解剖標準均符合。
2.腎動脈介入治療禁忌證:
由於伴隨的嚴重疾病,預期壽命有限的患者。
對比劑過敏或無法耐受抗血小板藥物。
嚴重的慢性缺血性腎病,接近需要長期透析的患者,需要腎內科專家會診,方可考慮行介入手術。
病變腎動脈的解剖不適合介入治療,如源自腹主動脈瘤,瀰漫鈣化性病變等。
臨牀病情不穩定,不能耐受介入手術。
如病因系大動脈炎所致,炎症活動期一般不宜手術,要用免疫抑制劑治療使紅細胞沉降率/C反應蛋白降至正常範圍2個月以上後方可考慮。
患腎嚴重萎縮,長度<7cm,GFR<10ml/min。
標準住院日≤5天
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 ICD-10:I70.1伴I15.0腎血管性高血壓疾病編碼;行腎動脈成形或支架置入術。
2.除外腎動脈介入治療禁忌證。
3.當患者合併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間不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牀路徑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術前準備
1.必需的檢查項目:
血常規 血型、尿常規、大便常規 隱血。
凝血功能、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血脂、血氣分析、紅細胞沉降率、C反應蛋白或高敏C反應蛋白。
感染性疾病篩查。
心電圖、X線胸片、超聲心動圖,選擇磁共振、CTA或組織多普勒超聲檢查瞭解腎臟/腎動脈解剖。
2.根據患者情況可選擇的檢查項目:
卧、立位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水平。
24小時動態血壓。
腎同位素檢查瞭解分腎功能,必要時做卡託普利激發試驗。
眼底檢查。
選擇用藥
1.抗高血壓藥物: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一方面可特異性作用於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控制腎血管性高血壓十分有效,但另一方面由於阻斷了出球小動脈的收縮,可能導致患腎小球濾過壓下降,腎功能損害,對於雙側或單功能腎腎動脈狹窄患者,可能誘發急性腎功能不全。
對於禁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的患者,鈣通道阻滯劑和b受體阻滯劑為較安全有效的降壓藥物, 其他藥物如a受體阻滯劑、非特異性血管擴張劑及中樞性降壓藥也可考慮適當合用。
2.抗血小板藥物:
無禁忌證的患者均應當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如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或不能耐受者,可改用氯吡格雷。
行介入治療者,常規聯用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術前至少2天;術後維持1~3個月。
3.調脂藥物:高脂血症者長期應用他汀類和貝特類藥物。
4.其他藥物:伴隨疾病的治療藥物等。
經皮介入手術
1.手術時間:完成常規檢查和手術風險評估後。
2.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3.手術方式:腎動脈成形或支架置入術。
4.術中用藥:抗凝藥、血管活性藥、抗心律失常藥等。
5.術前、中補液:在心功能允許的情況下,經靜脈補液,保證充足的血容量。
術後處理
1.即刻檢查項目:生命體徵檢查、心電圖、心電監測、穿刺部位情況。
2.病情不穩定或有嚴重併發症時住重症監護病房。
3.停用或減用降壓藥物, 密切觀測血壓變化, 根據血壓對介入治療的反應調整抗高血壓藥物。
4.多飲水或經靜脈予以充分補液,保證4~6小時內尿量達1000ml以上, 必要時給予呋塞米, 使對比劑儘早儘快排泄。
5.術後住院觀察1~3天:
需檢查的項目:心電圖、血常規、尿常規、腎功能、電解質。必要時根據需要查:大便隱血、血糖、凝血功能、腹部超聲、血氣分析。
需觀察的項目:血壓,尿量,是否有腹部不適,是否有穿刺部位出血、滲血情況,及時發現和處理併發症。
出院標準
1.腎功能正常,或與術前比較腎功能好轉或無變化。
2.血壓與術前比較好轉,或用降壓藥能<160/100mmHg。
3.沒有餘留未治療的嚴重介入相關併發症。
4.穿刺部位癒合良好。
變異及原因分析
1.腎動脈造影后轉血管外科行開放手術。
2.腎動脈介入術中出現併發症。
3.發現其他血管病變,需進一步檢查治療。
二、腎血管性高血壓臨牀路徑表單
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腎動脈狹窄伴腎血管性高血壓
行腎動脈成形或支架置入術
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門診號: 住院號: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標準住院日:≤5天
本文內容來源於國家衞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