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個人的善良是最耀眼的光芒,每當有人做出一些幫助他人的事,總會讓人熱淚盈眶。
有些小孩子,看起來不懂什麼,性格粗糙,不在意事情,但很多時候,孩子做的一些事,連大人都很難會想到,更不要説是做到。
【02】
一位寶媽發佈了這樣一個動態,擊中人心裏的柔軟,為孩子的善良舉動所感動。
一個小男孩,和媽媽一起去參加喜事,大人們都在吃着喝着,在這期間,小男孩突然拿着一根烤腸跑出去,孩子的媽媽還以為是孩子淘氣。
於是就看着孩子,小男孩剛開始出去的時候,也在看媽媽,然後孩子媽媽的眼神跟着孩子移動,走着走着,原來男孩是做這件事,一桌子的成年人看到後都沉默了。
原來在外面,有一位工人坐在一塊石階上,小男孩走到爺爺的身邊,然後將手中的烤腸給了爺爺。
這麼小的孩子送給自己烤腸,爺爺自然開心,只是並不好意思收,作為大人,更不想收,想要給孩子吃。
爺爺雙手推着男孩的手,想要讓孩子吃,可是男孩一直不放棄,一直要給爺爺,互相謙讓之間,爺爺拿到烤腸後,小男孩就趕緊跑了,而這時爺爺拿着烤腸的手還懸在半空中,並看着孩子。
小男孩的舉動讓人看着熱淚盈眶,連大人都沒有做到。
【03】
此外,還有一位小女孩也做出了類似的舉動,更加讓人沉默,甚至有些羞恥。
一位寶媽説,家裏親戚都來家裏,應該是看望孩子生病的奶奶。到了吃飯的時候,大人們都坐在一起吃着飯,好不熱鬧。
但女孩的媽媽沒看見女兒,起來找才發現,原來女孩正坐在牀邊的小板凳上,陪着躺在牀上的奶奶,兩人一起吃小碗裏的食物,温馨畫面讓人感動,而孩子這樣的行為,也讓寶媽説着,一桌子的大人都不如個孩子,也為自己養育出這樣的孩子而驕傲自豪。
【04】
善良,是一個人的良好品質,想要養育出善良的孩子,需要父母長時間薰陶教育出來的。
1、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對孩子最好的薰陶教育
小孩子從出生開始,接觸最多的人就是父母,自然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當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善良對待他人接物,孩子會慢慢看在眼裏,自然也會善良對待他人。
2、培養孩子讀書的好習慣
通常情況下,愛讀書的孩子三觀都比較正,思想獨立,明辨是非。
讀書,對任何人來講都是一個很好的習慣,一個人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在於他讀了什麼書,所以家長在孩子小時候就培養孩子讀書的好習慣,讓孩子多讀、多學,樹立正確的三觀。
3、多多帶孩子參加活動,豐富閲歷
善良的人,內向世界是很豐富的,也很細膩,會察覺到他人感受不到的。
家長多多帶着孩子去接觸大自然,多多參加社會實踐,各種活動,體驗生活等。
可是面對善良的孩子們,家長們最擔心的就是孩子會不會被欺負。
有很多這樣的事情,往往是因為孩子善良,卻被他人欺負,讓家長們也很擔憂。
善良本身並沒有錯,這是一種正確的價值取向,但是不能過於。對於善良,與自我保護,其實也並不矛盾,善良並不等於懦弱。
【05】
讓孩子既善良又不懦弱很重要:
一、不要強迫孩子
父母的一味強迫孩子,對孩子一直壓制,容易造成孩子沒有自信,家長需要多多認同鼓勵孩子,給孩子愛的支撐和自信。
二、民主教育
在家裏雖然各自的角色不同,有孩子有父母,但孩子也應該有説話的權利,不能禁止孩子發表意見,這樣孩子才更能獨立思考,有做決定的魄力。
三、體驗式教育
小孩子有的時候會很固執,這時家長怎麼説都沒用,那麼不如就讓孩子去做,同時在一邊保護孩子,當造成了不好的結果時,孩子也就會明白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體驗與結果相聯繫,孩子也就自然主動放棄。
當然家長也要多多與孩子溝通交流,明白孩子心中所想,努力引導孩子,讓孩子逐步認識自己。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