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小米飯、小米粥餐後血糖堪比糖水?事實真相和你想的差不多

由 仁連榮 發佈於 健康

在各大粗糧、全穀物食物中,小米深受多數人的青睞。和玉米、紅薯相比,我國人從古至今就喜歡吃小米,它還是排在糧食作物的第一名,在民間有着“軟黃金”的説法。

和其他粗糧相比,大家更喜歡食用小米,口感好且營養價值高,和大米一起搭配還被稱為“黃金組合”,有着好消化的特點,適合腸胃蠕動力差的人羣,可謂是養胃食材。

可糖尿病患者適不適合吃呢?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看下小米的血糖生成指數。

有很多人為了節省蒸飯的時間,會提前把小米浸泡到水中,針對這種做法的小米飯,其血糖生成指數為79,如果把小米熬成粥,血糖生成指數為93.6。沒經過水浸泡的小米,做成小米飯血糖生成指數為64.4。和浸泡過的小米粥相比,沒浸泡的小米粥血糖生成指數也會低一定,而大米飯的血糖生成指數為83。

由此看來,小米飯更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但因為方式不同,小米又是各種粗糧中膳食纖維含量最低的一種糧食作物,在升糖指數要比其他粗糧要高,就比如血糖生成指數為93.6的小米粥,真的能夠堪稱糖水了。

那糖尿病患者如何吃小米更健康呢?

小米更適合做成飯:從上面兩組數據可以看出,因為熬粥時間長、水分多,可以充分瓦解掉小米中的澱粉。所以,越是黏稠的小米粥,其澱粉含量也就可能越高,雖然好消化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説,更容易升高餐後血糖。

與其這樣,大家不如把小米做成飯,加入大米、黑米、麥片等,整體上的血糖生成指數便會降低,更適合糖尿病患者當主食食用,每餐不多吃,大概食用一個拳頭大小的主食即可。

小米不適合浸泡:絕大多數人認為浸泡小米,可以縮短小米的烹飪時間,這樣做確實可以,但單獨烹飪小米,時間本來就很短。尤其是對於糖尿病患者,採用大量水浸泡,更易升高餐後血糖。

所以,要食用的話最好直接煮或者是在小米的基礎上,加入其他食材,如黑米、三色粟米,都是養生的做法。

小米不宜烹飪時間過長:大家不要認為多烹飪一會,就能把小米中的營養全吸收掉。反之,烹飪時間越長,其血糖生成指數也就會越高,對糖尿病患者也就會更加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