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培養出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父母就必須重視孩子的看法,必須小心謹慎地回答孩子提出來的問題。
有些父母不重視對孩子的教育,當孩子犯錯誤時,他們傾向於簡單地指責他們。
當孩子發出疑問時,有些父母也敷衍了事,或者直接説:“你現在還太小,你不懂,等你長大就明白了。”
孩子的認知發展水平、智力水平、道德發展水平隨着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提高,年幼兒童一般不能理解很多成人世界的道理,但是適當的引導依然很有必要,這會給他們的行為起到定向作用。
而如果因為嫌麻煩而敷衍孩子,就沒有盡到父母的責任。
當孩子問出“媽媽,別人都不和我玩”這樣的問題時,你的回答將影響他的一生。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回答這一問題呢?
首先,我們必須對兒童的同伴關係有所瞭解,然後才能對症下藥。
對於孩子的這種問題,很多父母不以為然,選擇隨意回答,甚至認為“他不跟你玩,你也不跟他玩不就行了?咱們不稀罕他!”
這種教育顯然是站在成人自己的角度作出的回答,如果經常這樣教育孩子,孩子甚至會對他人顯示出敵意,從而進一步惡化同伴關係。
作出這種回答的父母,是因為沒有認識到同伴關係對於孩子的重要性。
許多心理學家都指出,兒童之間的交往是促進兒童發展的有利因素,缺乏交往將會阻礙兒童的心理發展。
與同伴的交往經驗絕不是由某些兒童享有而不被另一些兒童享有的一種表面的奢侈品,同伴關係對於健康的認知和社會性發展是絕對必須的。
換句話説,每個兒童都需要同伴,這是一種內在的需要,並不像某些家長所説的“不玩就不玩,你自己也可以玩”這麼簡單。
特別是兒童尚處於發展的初期,同伴關係對他們的影響比任何時候都來得更加重要。
大量研究文獻也表明,同伴關係有利於兒童社會價值的獲得、社會能力的培養以及認知和健康人格的發展。
這説明,如果父母消極對待孩子的同伴關係,則會阻礙孩子普遍價值觀的獲得,阻礙他們形成各種交往技能,甚至會讓他們形成不健康的人格。
因此,對待孩子的這種問題,父母必須經常地用積極的方式去引導他們,而不應該用大人的眼光去評價孩子的同伴關係。
塞爾曼曾經提出了兒童友誼發展的階段。
第一階段(3~7歲),兒童還沒有形成友誼的概念,兒童間的關係只是短暫的遊戲同伴關係。
對於這個階段的兒童來説,朋友往往與實利和物質屬性及其鄰近性相聯繫,這個時期的友誼還很不穩定。
我們可以觀察到很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們的同伴關係往往伴隨着物質。
例如玩具、遊戲機等等,他們對朋友的概念往往與這些物質相聯繫,如果失去了這種外在的物質聯繫,友誼通常不復存在。
因此,面對這個年齡段的兒童,父母應該告訴他們之所以他們不歡迎你,很可能是因為你們沒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應該引導他們去尋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比如一些兒童喜歡安靜地畫畫,而另一些兒童喜歡一起玩玩具,他們之間通常無法建立友誼。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期的同伴關係之所以與物質相聯繫,並不是因為兒童過分看重物質,也並不意味着他們排斥缺乏物質的孩子,而是由這一時期他們的認知發展水平決定的。
第二階段(4~9歲),單向幫助階段,這一時期的兒童要求朋友能夠服從自己的願望和要求,服從自己則是朋友,否則就不是朋友。
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兒童都有這一特點,且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有些兒童傾向於直接“下命令”,例如“孩子王”,而有些兒童則不易表現出命令別人的傾向。
如果發現孩子遇到這種問題,父母可以告訴他們説是因為對方把你當朋友,才會這樣對你,並幫助他們積極地融入羣體。
此外,第三階段為雙向幫助階段,第四階段為親密的共享階段,第五階段為友誼發展的最高階段。
父母只有主動去了解孩子的同伴關係出現怎樣的特點,才能夠合理地根據實際情況來回答他們的問題。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羣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