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降温啦!給這些人提個醒,快收藏防寒小知識!

由 頻長志 發佈於 健康

凍胳膊凍腿的日子來的如此猛烈。今天,小編想和大家聊聊幾個寒冷天氣“冷”知識。

01

寒冷天氣或氣温驟降期間,哪些人羣更需要特殊關注?

老年人、孕產婦、嬰幼兒和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腦中風、冠心病等)、呼吸系統疾病等慢病患者以及長時間在户外工作或活動的人羣,容易受到寒冷天氣影響,需要特殊關注。

02

為什麼寒冷天氣或氣温驟降對老年人影響更大?

老年人較年輕人更怕冷,由於老年人體力漸衰和活動能力減弱,代謝功能降低,產熱相對減少,體温調節功能差,以致在低温環境或接觸寒冷後,很容易發生寒顫,出現身體失温,因此在寒冷的季節,特別要警惕老年人身體失温的發生。

03

寒冷天氣或氣温驟降的敏感性疾病有哪些?

(1)心腦血管疾病:低温刺激會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血液黏稠度增高促使血栓形成,因此環境温度的驟變會加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導致高血壓患者血壓急劇上升而發生腦卒中;也可誘發冠狀動脈痙攣而導致心肌梗死。

(2)呼吸系統疾病:冷空氣可使鼻咽部的局部粘膜變得乾燥,以致發生細小破裂,病毒、細菌容易乘虛而入,造成呼吸道疾病高發。氣温驟降可以誘發哮喘等疾病的加重。

(3)其他疾病:長時間在寒冷地帶工作、生活或氣温驟降期間長時間在室外工作和活動的人羣, 容易引起凍傷、使腰腿痛和風濕性疾病病情加重;對孕婦和胎兒也會造成不良影響。

04

身體失温的脆弱人羣有哪些?

身體失温的脆弱人羣包括:

(1)沒有充足食物、衣物或取暖設備的老人;

(2)睡在室內低温環境下的嬰兒;

(3)長時間停留室外的人羣——流浪者、徒步旅行者等;

(4)飲酒後的人。

05

身體失温發生時,會出現哪些症狀?如何防護?

成人:寒戰,虛脱;混亂,摸索手;記憶喪失,言語不清;睡意。

嬰幼兒:皮膚鮮紅色、發冷。

如果發現存在這些信號中的任何一個,請及時測體温,若體温低於35℃,立即就醫。當不能馬上獲得醫療救治時,請按以下方法升高體温:使其進入温暖的房間或住所;及時脱掉潮濕的衣服;採取相關措施温暖身體的核心區域——胸部、頸部、頭部和腹股溝;服用熱飲料幫助提高體温,但不能服用含酒精的飲料,同時也不要給意識不清的人服用。情況緩解後,需儘快就醫。

但是,怎樣才能預防這些“冷”知識帶來的傷害呢?

彆着急,預防的措施往下看!

Q:不同地區的居民,如何應對寒冷天氣和氣温驟降?

A:南方地區居民由於沒有保暖措施,防寒意識較差,容易出現凍傷,甚至凍死事件,應關注天氣預報,及時購置衣物及保暖用品用具,相關機構也應宣傳健康防護知識。

北方地區居民雖然有相關保暖設施,但寒潮來臨氣温驟降時應進一步加強保暖防護,同時預防一氧化碳中毒。

極寒地區居民關注天氣預報,注意室內和自身保暖,預防一氧化碳中毒,提前儲備足夠的保暖物品和食物,儘量不要外出。

Q:脆弱人羣對寒冷天氣風險感知能力差,如何應對?

A:寒冷天氣(寒潮)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影響,尤其對於老年人、孕產婦、嬰幼兒和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脆弱人羣。但這些脆弱人羣,對於寒潮風險的認識並不高,自身防護意識不強,在寒潮來臨前或寒潮期間,應加強對脆弱人羣寒潮風險的科普宣傳,提高脆弱人羣自我防護意識。例如關注寒潮來臨前的預警,注意根據温度變化,加強室內和自身保暖等。

Q:寒冷天氣下出現身體不適時怎麼辦?

A:寒潮期間居民出現身體不適,尤其是老年人、孕產婦、嬰幼兒和心腦血管病人、呼吸系統病人等慢性病患者等脆弱人羣身體出現不適,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有公共衞生和健康方面的問題需諮詢,可撥打公共衞生熱線電話12320。

Q:寒潮天氣或氣温驟降時有哪些防護措施?

A:

(1)當氣温發生驟降時,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別是要注意手、臉的保暖。

(2)關好門窗,固緊室外搭建物。

(3)外出當心路滑跌倒。

(4)老年人、孕產婦、嬰幼兒和心腦血管病人、呼吸系統病人等慢性病患者應注意保暖,加強營養,適度鍛鍊,減少外出。

(5)注意休息,不要過度疲勞。

(6)採用煤爐取暖的家庭要提防煤氣中毒。

(7)大風天氣,外出注意高空墜物。

(8)關注天氣預報,關注相關部門發佈的寒潮消息或警報。

 

來源:中國疾控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