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起“糟糕”的寶寶輔食,家長首先想到的都是油炸食品、膨化食品、堅硬食品等,這些高熱量的食物,對寶寶來説難以消化,而且不利於發育和成長。
這些食物都是老生常談,一般的家長都會明智地繞過這個“雷區”,很少給寶寶餵養。不過,也有很多輔食是家長的“知識盲區”,自己認為對寶寶好營養多,但實際效果卻沒啥用。
8個月齡寶寶面黃肌瘦,比同齡人差出一大截,原來是“糟糕”輔食的錯
蕊蕊有個8個月大的兒子,平日裏都是婆婆在照顧,晚上下班回家後就自己接手。蕊蕊發現兒子最近臉色很不好看,又瘦又黃,和同齡人比起來,完全不像一個八個月大的寶寶。
於是,蕊蕊一點也不敢耽誤,第二天就請假帶兒子去了醫院。經過檢查後,兒科醫生初步判定蕊蕊的兒子是營養不良,醫生詳細瞭解孩子每天的輔食種類和食量之後,才知道是輔食做了“無用功”。
由於婆婆老一輩人的餵養觀念,考慮到蕊蕊每天上班且奶水不足,怕寶寶光吃奶營養不足,於是經常給寶寶喂一些蔬菜湯。
據兒科醫生解釋道,雖然婆婆給寶寶添加輔食的出發點是好,但是喂蔬菜湯這一點卻犯了輔食餵養的“大忌”,寶寶才會面黃肌瘦,營養不良。
除此之外,兒科醫生指出了四種“糟糕”的輔食,都是家長認為好,其實對寶寶發育沒啥營養,相當於白白做了“無用功”甚至“負功”。
兒科醫生:四種“無用功”輔食,只有家長認為好,其實對寶寶沒啥營養
(1)米湯類的輔食
稀飯是從老到少都特別喜歡的一道食物,而且老一輩的家長日子艱苦,養孩子時都是靠稀飯度日,因此,不少老人帶娃時,米湯就成了寶寶輔食的“常客”。
這類輔食的糟糕之處就在於,除了澱粉就是水,雖然寶寶只要吃點就有飽腹感,但是營養密度很低,缺少蛋白質、維生素等,難以滿足寶寶身體發育的需求。
建議:將稀飯當作基本食材,再加入肉末、蔬菜等食材,做成營養豐富的粥。
(2)果汁類輔食
如今的飯桌上,很多家長都會給寶寶準備一杯果汁,認為這樣既能解決寶寶不吃水果的難題,又能補充營養,自己家裏的鮮榨果汁,寶寶喝得也放心。
殊不知,這樣的想法卻是大錯特錯。水果榨成果汁後,內部的結構被破壞,相應的營養也會有所流失;寶寶經常飲用果汁,攝入糖分過多,增加齲齒和肥胖的風險;寶寶喝果汁而不直接吃水果,不利於咀嚼能力的鍛鍊和牙齒的發育。
建議:可以把水果切成塊狀、條狀、片狀,方便寶寶的咀嚼和抓取。
(3)部分魚類的輔食
魚類,似乎是營養價值的“代名詞”,許多家長從小就給寶寶變着法做各種魚類輔食,但並不是所有魚都對寶寶有利。
比如羅非魚、金槍魚、鮎魚等,都不適合給寶寶添加輔食,首先是營養價值不高甚至有害,對寶寶的生長髮育不利,其次是魚刺較多,寶寶容易被卡到喉嚨。
建議:黃花魚、鱸魚、石斑魚、三文魚等,就比較適合作為寶寶的輔食選材。
(4)蔬菜湯類的輔食
有些媽媽不敢過早給寶寶吃蔬菜,於是想到餵養蔬菜湯的方式,把蔬菜放在水裏煮幾分鐘再拿出,只讓寶寶喝水就能吸收到營養。
這種方式未免有些搞笑,蔬菜水的製作過程,就相當於水焯蔬菜,留在水裏的都是一些有害的殘留物質,再餵給寶寶哪裏有什麼營養可言?
建議:把蔬菜用水焯掉一邊,再經過加工做成蔬菜泥。
討論話題:各位,你們對於寶寶的輔食餵養有何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