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自己的從醫經歷,姚珂已經記不得做了多少台手術,38年來,他總是不斷學習,不斷挑戰,挽救了一個又一個寶貴生命。
“以前是開胸手術,那是外科手術中的大手術。後來隨着微創技術的發展,給了我們更多的選擇,同時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從傳統開胸手術到胸腔鏡手術,再到達芬奇機器人微創胸部手術,每一次技術的迭代升級,他總是第一時間學習引進,反覆操作實踐,將新技術運用到疑難病例中,做到“胸”中有術,心中有數。
“鑰匙孔”手術:做“小”
1985年,姚珂憑藉超出重本60多分的高分,成為被第三軍醫大學提前批錄取的學生。
5年學習生活中,姚珂4次獲得校“三好學生”,畢業後進入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胸外科。
在科室老師們的精心教導下,姚珂深耕臨牀,苦練內功,成為同批醫生中第一個能夠獨立開展胸外科手術的醫生。
2004年,醫院引進了第一台胸腔鏡設備,一個“鑰匙孔”就可以幫助患者免受“開胸”之苦,創傷小、痛苦少、恢復快。而“小孔”之外的功夫,卻是難以想象的精益求精,稍有閃失便會危及生命。姚珂抓住機遇,赴廣州學習胸腔鏡技術。
隨後,他還先後到北京醫科大學、華西醫科大學學習,成為全院第一個取得中高級胸腔鏡操作資質的胸外科醫生。在這樣不斷學習與迭代中,他的手術越做越好,胸部1—2個手指尖大小的切口幾乎能夠完成全部胸腔內手術。
患者出院後送給姚珂的錦旗。重慶西區醫院供圖
磨鍊技術:做“精”
“小孔之下”是一條無止境的修行之路,姚珂並沒有躺在過去的成就裏裹足不前。在他看來,胸腔鏡手術必須精益求精,為此他再次向微創手術的高峯發起攀登,成功開展了20餘例達芬奇機器人微創胸部手術。同時還主攻疑難複雜手術,相繼治療了很多別人不敢接或不願接的患者。
手術中。重慶西區醫院供圖
一名患者因食管癌術後反覆出現吻合口瘻、腹腔活動性出血、膿胸、吻合口狹窄等嚴重併發症,急需手術。由於患者感染嚴重,器官衰竭,手術風險大,成功率低,姚珂勇挑重擔,啃下了這塊硬骨頭。“像他這種重症患者,經過治療,生命還能得到延續,並且擁有不錯的生活質量,順利迴歸社會繼續工作至今,對我來説就是極大的寬慰。”姚珂説。
服務羣眾:做“強”
2021年,姚珂來到重慶西區醫院(九龍坡區第二人民醫院)繼續服務轄區羣眾。被任命為胸外科主任後,他以胸腔鏡微創治療和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為特色和發展方向,帶動科室發展。胸腔鏡聯合肺亞段切除術、胸腹腔鏡聯合食管癌根治術、單孔胸腔鏡肺癌根治術……一系列先進技術填補了轄區空白。
姚珂查房中。重慶西區醫院供圖
作為胸外科的學科帶頭人,姚珂也將培養人才看作頭等大事,他認為,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發揮團隊力量才會形成合力。科室積極招聘和培養優秀青年醫生,將人才送出去進修學習,將年輕骨幹領上手術枱,不僅為學科注入新鮮血液,也不斷提升了人才技術水平。(重慶西區醫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