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走路是天然的“長壽藥”,醫生避開兩個時間點,很多人都走錯

由 淡圖強 發佈於 健康

走路曾經被世界衞生組織評定的最佳運動方式,也是不需要花費一分錢的“長壽藥”,每天走一走,不僅可以放鬆身體、愉悦身心,更有助於防病、抗癌,促長壽。


一天有24小時,並不是時時刻刻走路都是好的,一天中有兩個時間段最好是避開,你知道是哪兩個時間段嗎?

走路是免費的“長壽藥”,醫生:避開兩個時間點,很多人都走錯!

飯後半小時

常言道:飯後百步走,活到99,但是這裏不是指吃完飯立刻、馬上就出去走走,而是在吃完飯稍作休息,半小時以後再出去走走。


這是因為飯後胃正處於比較充盈的狀態,適當的休息才能保證胃腸道有充足的血液供應,以進行初步消化。如果這個時候馬上出去走走,胃是一個負重的狀態,可能會造成胃下垂。並且如果把血液調動去走路了,胃腸的血液就相對較少,不利於食物的消化與吸收。“食飽不得急行”意思是飯後半小時之後的百步走不要疾走而是要慢慢行走,如果有肝病的人或者是冠心病的人等甚至連緩行也不能做,那麼也不用着急,可以原地擺擺手足。

早上或者是上午

這裏提出來的是對於一些特定的人羣——患有一種或幾種慢性代謝性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等人羣,這些人不適合早上或者上午就去走路,這主要是考慮到心腦血管的安全性的問題。有大量的數據證明,在早晨和上午,心肌梗死、心絞痛發作等疾病的發生率,因為交感神經的活性較高,所以要比一天中的其他時間段都要高,所以早晨和上午,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血管方面疾病人,不適合進行走路鍛鍊。如果是這羣人的話最好是下午4-5點這個時間走走路是比較好的,因為這個時間的空氣比較的好,而且太陽還沒有下山,還有一點太陽,有利於對鈣的吸收。


除了以上兩個時間段要特別注意以外,走路還有一些小細節要特別注意:

不可長時間走路

自從有計步軟件出來之後,很多人也會拼步數,這裏就涉及到一個長時間走路的問題,這真的好嗎?據統計,對於一般人而言每天步行6000步(時間上也就是45-60分鐘之間)是比較利於身體健康的,而隨着年齡的增加這個步數是逐漸減少的,中老年人,每天步行3000-4000就差不多了。如果超負荷的走路可能會給身體帶來兩個方面的危害:一是傷害關節,使得肌肉受到損傷,(會對膝蓋、腳踝以及腳後跟的韌帶造成損害)。二是會造成內臟——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損傷。


不要背手走路

很多老年人走路不喜歡甩開手而是喜歡背手走路,或者把手揣褲兜走路,這樣的走路姿勢不利於充分活動各個部位,當然就達不到最好的鍛鍊效果。而且揹着手在走路的過程中也不能保持身體的平衡,容易發生磕碰摔倒的問題。大家都知道,老年人最怕摔跤,帶來的傷害很大,跌倒後恢復緩慢可能會引起長期卧牀,甚至也有老人因為跌倒而在四周後離世事件發生。所以,走路一定要保持正確的姿勢:抬頭、挺胸、擺臂。


走路鍛鍊並非風雨無阻

很多人認為鍛鍊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要風雨無阻,寒暑無阻,一年四季每一天都不能落下,其實不然如果在惡劣的環境下,沒有做好防護的措施,我們依然堅持走路鍛鍊的話,可能導致機體的損傷。尤其是在寒冷的天氣下,在户外走路鍛鍊容易出現缺氧的狀態,加速心血管疾病的發作。所以走路鍛鍊的人,一般嚴寒和酷暑、霧霾、下雨刮風等惡劣的天氣不要出門去走,可以在室內原地走路或者是改成別的室內運動。


要有一雙舒適的鞋子

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的腳知道,並非所有的鞋子都適合走路,對於長期走路鍛鍊的人一雙舒適的鞋子非常重要,不然的話,很容易磨損腳部,磨出傷口無力走路,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


最後要温馨提示的是,走路運動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健康生活方式,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發揮健身作用的,所以要走路健身不在於一天走的更多,而是能堅持多久。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