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期間,立秋的那點清涼瞬間被清除殆盡。雖然早晚較涼,但中午仍然暑氣逼人,體感依舊黏膩。與頭伏和中伏不同,末伏是由夏入秋,由熱漸冷,陰陽變化交替的關鍵時期。
三招補陽氣
有諺語説:“夏有真寒”。三伏天是人體陽氣最盛的時候,此時人體陽氣充實於體表,然而皮膚毛孔開泄,體內陽氣則顯得不足,而伏陰在內,容易出現陽虛內寒證。
所謂“陽氣不到就是病”,因此,保護人體陽氣,就顯得十分重要。
納涼要適度。末伏天氣依舊悶熱難耐,但吹空調降温要適度,不可盲目貪涼,切忌直吹。此外,立秋後晝夜温差逐漸加大,夜晚入睡時不宜對着門窗入睡或露宿野外。
早睡加早起。三伏天是陽氣最旺的時節,養生保健要順應陽盛於外的特點,順應自然界陰陽盛衰的變化。一般宜早睡早起,並利用午休來彌補夜晚睡眠的不足,儘量保持每天有7小時左右睡眠時間。
在後背上做文章。由於人體背部分佈的基本上都是陽經,其中,督脈更是“陽脈之海”,可統攝一身之陽。推薦兩種簡便易行的養背方法:
搓背。用濕毛巾搭於背後,雙手扯緊毛巾兩端,用力搓,直至背部發熱為止。搓背法有防治感冒、腰背痠痛、胸悶、腹脹之功效。
撞背。雙足與肩同寬,背靠牆壁站立,約相隔20—40釐米,全身放鬆,身體後仰,用背部撞擊牆壁,用力適度,借撞擊的反作用力使身體恢復直立,撞擊下背部時,上身適當前傾,使下背部略向後突出,然後進行撞擊。建議老年朋友最好先諮詢醫生,自己確實適合再進行。
末伏會吃才健康
飲食上除了要繼續清熱解暑外,還不能忘了養護脾胃。
末伏最適合吃鯉魚。鯉魚能除濕開胃、利水消腫,因此特別適合在三伏天這種濕熱的環境中食用。三伏天裏,做鯉魚時可以適當加一些能除濕的食材,比如陳皮、冬瓜、葱白等。
吃果不吃瓜。立秋後,一些美味的瓜類多屬陰寒性質,吃多了會損傷脾胃,因此要適可而止。但一些“果類”卻可以多吃。比如,檸檬,生津解暑;香梨,潤肺止咳;葡萄,補肝益氣。
吃酸不吃辣。中醫認為,肝屬木,金克木,即肺氣太盛可能損傷肝的功能,所以在此時要“增酸”,以增加肝臟的功能來抑制肺氣。而之所以要減少辛辣食物的攝入,是因為辣食除了會消耗人體的大量體液,還會使人肺氣太盛,而出現口舌生瘡、鼻腔和皮膚乾燥、咽喉腫痛、咳嗽、便秘等“秋燥”問題。末伏時,我們可適當增加如山楂、檸檬、楊桃、柚子等酸性食物攝入,同時還可搭配具有滋陰、潤肺養肺作用的蜂蜜來固護肺陰。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