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炎熱須補氣!選用黃芪不上火!補氣、生血、改善體質更長壽
夏天天氣炎熱,特別是在户外出汗較多,氣也隨着汗液的流失一起流失,汗流失的越多,氣損失的就越多!所以人就會變得沒有精神,疲憊乏力,這就是中醫所説的“氣隨津脱”。而且夏天隨處可見空調,隨着室內低温、室外高温不停轉換,小孩、婦女、老人等會承受不住急速的温度變化和空調的冷風患上感冒,而且往往不容易痊癒。這就是一種氣虛的表現,需要補氣!有一味中藥,是補氣的佳品,它就是黃芪。
很多人認為黃芪不適合在夏天使用。其實,《中國藥典》記載黃芪微温,並不似人蔘、鹿茸這類大補大熱的藥物,反而適合需要補氣的人羣在夏天使用,不容易胸悶上火。黃芪富含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可有效的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改善心肌供血,調節血糖含量。中醫對它的運用更是廣泛,它可以補氣、生血、緩解胃下垂、改善體質,還可以延緩細胞衰老的進程。
那如何正確使用黃芪補氣呢?針對不同人羣,有不同的方子。
1.容易反覆感冒、過敏性鼻炎反覆發作、氣短懶言,四肢乏力、頭暈、一動就出汗等。
推薦方子:生黃芪12克、生白朮12、防風5克,沸水沖泡10-15分鐘。
注意上火的人不能喝。
2.容易疲累,心慌心悸,少氣懶言,神疲乏力,唇甲淡白,頭目眩暈,勞累時加重。
推薦方子:取生黃芪25克、當歸12克、生薑3片,大棗10克,鯉魚洗淨後放入煲滾的清水中,用大火煲開,改小火煲2小時後,下鹽調味。此湯可補氣生血,老少皆宜。
3.眼瞼或下肢輕微浮腫,倦怠乏力腿腫,肢節疼痛,小便不利,飲食沒有胃口,大便稀溏等。
推薦方子:取生黃芪15g、薏米40g、茯苓20g、粳米200g、紅棗10克。洗淨放入沸水煮至成粥。
注意小便頻數,尿多,陰虛津傷,口燥咽乾的人不能喝。
小貼士:
採購時也許會被問生黃芪還是炙黃芪,生黃芪是為曬乾還生的藥材,而炙黃芪為炒熟藥材,炙黃芪就是用生黃芪加蜜炙熟。一般來説,提高抵抗力或者消腫要用生黃芪。炙黃芪善長於益氣補中、治療脾氣虧虛,內臟出現下垂等情況。
最後給大家安利幾個補氣穴位:
關元穴——肚臍下面四橫指正中間位置,便是關元穴。按摩時順時針50下,逆時針50下。
足三里穴——膝蓋凹陷處為膝眼,膝眼往下距離四指長的位置就是足三里穴,按摩時順時針50下,逆時針50下。
氣海穴——位於腹正中線臍下1.5寸,即肚臍下兩指處,按摩時順時針50下,逆時針50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