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的日子裏
路邊的草叢
隨處可見一種普通的綠植
就是薄荷
每當微風拂過
那清新淡雅的芳香
總是讓人無法忽視它的存在
薄 荷
薄荷,土名叫“銀丹草”,為唇形科植物,多生於山野濕地河旁,是一種有特種經濟價值的芳香作物。主要以江蘇、安徽兩省產量最大。
中
藥
薄荷之藥用
薄荷是中華常用中藥之一。藥性辛,涼,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的功能,用於風熱感冒,風温初起,頭痛,目赤,喉痹,口瘡,風疹,麻疹,胸脅脹悶。
在史書中也多有對薄荷的介紹:如《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六·食治》:“卻腎氣,令人口氣香潔。主辟邪毒,除勞弊。”《本草綱目·卷十四》:“薄荷,辛能發散,涼能清利,專於消風散熱。故頭痛,頭風,眼目,咽喉,口齒諸病,小兒驚熱,及瘰癧,瘡疥為要藥。”
隨着現代藥理學的發展,薄荷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多種中藥複方製劑中。
“感冒舒顆粒”
疏風清熱,發表宣肺。用於風熱感冒,頭痛體困,發熱惡寒,鼻塞流涕,咳嗽咽痛。
逍 遙 丸
疏肝健脾,養血調經。用於肝鬱脾虛所致的鬱悶不舒、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慾減退、月經不調。
牛黃上清丸
清熱瀉火,散風止痛。用於熱毒內盛、風火上攻所致的頭痛眩暈、目赤耳鳴、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燥結。
桑 菊 飲
疏風清熱,宣肺止咳。主治風温初起,表熱輕證。咳嗽,身熱不甚,口微渴,脈浮數。
銀翹解毒散
疏肝健脾,養血調經。用於肝鬱脾虛所致的鬱悶不舒、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慾減退、月經不調。
藥
用
薄荷之食用
在我國傳統飲食文化中,一些中藥材在民間往往作為食材廣泛食用,即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即食藥物質)。薄荷常用藥膳方選用於以下疾病:
風熱感冒
症狀:體虛或年老者風熱感冒之發熱頭痛,咽喉腫痛,咯痰不爽等
藥膳:薄荷葉30g,生薑2片,人蔘5g,生石膏30g,麻黃2g。共為末,水煎,濾汁,代茶飲。
肝火上炎
症狀:頭痛目赤,咽喉紅腫疼痛,氣滯脘腹脹滿等
藥膳:薄荷、砂糖適量。沸水浸泡飲。
麻疹初發
症狀:頭痛發熱,目赤,咽喉腫痛,麻疹初起透發不暢,夏季風熱感冒等
藥膳:鮮薄荷30g(幹薄荷10g),粳米30g,冰糖少許。將薄荷煎取濃汁;另取粳米加井水共煮稀粥,兑入薄荷汁一半量,再煮一沸,加入冰糖令溶。早、晚各1次,温熱食。忌用糯米。
痰氣壅結
症狀:痰氣壅結所致之耳鳴、耳聾
藥膳:陳皮10g,荸薺10g,薄荷6g,煎湯取汁,代茶飲。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薄荷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①本品芳香辛散,發汗耗氣,故體虛多汗者不宜使用。
②妊娠及哺乳期婦女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③兒童:兒童用藥須在醫生指導和成人監護下進行。
④其成分容易因受熱而揮發失效,所以宜在水滾後再放入。
⑤本品具醒腦、興奮的效果,故晩上不宜飲用過多,以免造成睡眠困擾。
藥
膳
來源:江蘇中醫藥
編輯:仲啓新 邱 創
發佈:徐 栩
審核:王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