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身體上火,會連累五臟心火、肝火、胃火,各有幾個對應症狀

由 納喇曉枝 發佈於 健康

在生活中,不管男人還是女人,都可能遇到上火的煩惱,一股腦兒想着把吃出來的火如何給吃下去?
可是很多時候,明明是上火,吃了涼性食物之後症狀反而更加嚴重了,這是為什麼呢?
這些症狀提示虛火,不適合吃涼
大家口中的上火,在中醫學中屬於“火熱證”範疇,是由於陰陽失衡,火熱上炎所致。上火可分為“虛熱上火”和“實熱上火”,前者主要由陰虛火旺所致,而後者則因陽盛實熱所致。
到底實火與虛火有什麼不同,下面來具體瞭解一下:
1、實火
一般是由於受到火熱侵襲或飲食過於辛辣造成的,也可能是由於精神刺激(氣有餘便是火)或臟腑功能失調引起的。
主要表現為:眼睛發紅、口舌生瘡、口苦燥渴、咽喉腫痛、牙齦出血、癤瘡乍起、身熱煩躁、尿少、便秘等症狀。
可選取清熱瀉火的食材,如菊花、金銀花、夏枯草、羅漢果、板藍根、魚腥草、馬蹄、綠豆、粉葛、白蘿蔔等。
2、虛火
一般是由於內傷勞損造成的,比如勞累過度,或者經歷一場大病損耗了 元氣,使得五臟六腑失去平衡身體過於虛弱,從而產生內熱和虛火。
虛火又可細分為陰虛火旺和氣虛火旺兩種證型。
陰虛火旺患者大多表現為身體潮熱、夜間盜汗、五心煩熱,口燥咽乾、口舌生瘡、鼻腔熱烘、躁動不安、心煩多夢等症狀。
氣虛火旺的病症相對要少見一些,主要表現為身體低熱、畏寒怕風、喜熱怕冷、身倦無力、尿清便溏等症狀。
虛火可選取益氣滋陰降火的食材,如西洋參、麥冬、天冬、沙蔘、玉竹、生地黃、玄蔘、石斛、蓮子、百合、雪耳、雪梨等。
火在五臟,表現也不同
上火分虛實,但具體到五臟(心、肺、脾胃、肝、腎),分別可引起心火、肺火、胃火、肝火、腎火, 表現也有所不同。
心火:心火有虛火和實火之分,其中虛火主要表現為身體低熱、夜間盜汗、口乾舌燥、心煩意亂等;而實火主要表現為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小便發黃、易怒暴躁等。
肺火:肺火有虛火和實火之分,其中虛火主要表現為乾咳少痰、痰帶血絲、咽乾疼痛、音啞、潮熱盜汗等;而實火主要表現為咽喉腫痛、咳嗽痰黃、牙齦出血、暗瘡、便秘等。
胃火:胃火有虛火和實火之分,其中虛火主要表現為咳嗽少食、腹脹便秘、舌紅少苔等;實火主要表現為口乾口苦、口腔潰瘍、上腹不適、舌苔黃膩等。
肝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肝火大動”“肝火旺” 等詞語來形容暴躁易怒的人,由此可以看出,肝火與人的情緒有很大的關聯。肝火主要表現為口乾口苦、睡眠不穩、頭痛頭暈、舌苔增厚等。
腎火:腎火多為虛火,主要表現為頭暈眼花、睡眠不穩、身體煩悶、牙齒鬆動、腰痠背痛、面黃消瘦等。
我們需要仔細分清楚屬於哪一類火,從而方便對症下藥,減輕給身體造成的傷害。
邊吃燒烤邊喝涼茶,脾胃很受傷
由於大家的固有印象中,上火就是吃出來,是吃煎炸炒過度造成的,於是為了預防上火,一邊熬夜吃燒烤一邊喝涼茶飲冰啤。這種冰火兩重天的混搭吃法,在宵夜檔非常普遍,備受店家推薦。
“這種飲食搭配其實非常不健康,會慢慢損傷我們的脾胃。”好比是一面放火燒身,一面拼命救火,結果受傷的是脾胃,“只是這種慢性損傷一時半會察覺不出來,日積月累就會耗傷氣血的生化之源,出現各種虛症,導致臟腑功能失調”。
很多家庭常備 “祛火藥”,諸如:三黃片、牛黃解毒片/丸、雙黃連口服液、口炎清顆粒、清熱祛濕顆粒、片仔癀、夏桑菊、板藍根沖劑等中成藥,大家是各有所愛。哪個常用就買哪個,並未過多考究是否適合降火。
“祛火藥”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對症應用效果好,但均以性味寒涼的藥味為主要組成,長期服用、大量服用容易引起不良反應。
比如:牛黃解毒片/丸中含有的大黃、冰片、石膏、黃芩等成分性質寒涼,大量、長期服用會傷害脾胃。對於體質陽虛或脾胃虛弱者,即使有上火症狀也不適合服用。
另外,有些“祛火藥”含有瀉藥或冰片或雄黃等成分,對孕婦是禁用的,幼兒和過敏體質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慎用。“祛火藥”再好,都不能過量服用、長期服用,症狀消失就要停藥,一般不能超過三天。症狀無改善或加重者,應停藥併到醫院就診。
小貼士:在服用清熱降火類中成藥期間,飲食上也要調整,比如多吃蔬菜水果,忌煙酒及辛辣、油膩食物,並多喝水;生活作息要規律,避免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