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寶寶”都是安全型依戀,如何給娃足足的安全感?你瞭解嗎
自從有了孩子,媽媽們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困惑,最心碎的就是和孩子分開。
為了讓孩子成長中擁有充足的安全感,很多媽媽辭了職,在家做全職媽。可饒是這樣,孩子依舊對短暫的分別有些難以接受,媽媽一離開就哭鬧不止。
朋友最近就有了這樣的困擾,她家孩子6個月,自孕四個月辭職開始,她就一心撲在孩子身上,吃飯都把孩子帶在身邊。
前兩天她給孩子衝奶粉,明明先告知安撫了一下,結果就在起身離開的短暫功夫,孩子就搖頭晃腦、哭鬧不止,小臉通紅,瞪着小腳,等回來一看,發現孩子把小被都踢翻了。
不過好在一看到回來,孩子就好了,很快平靜下來。
她説,看見睡着的孩子就像是天使一般,真希望孩子一直這樣,安安靜靜。
但實際上,從她家孩子的表現來看,是不缺安全感的,也算是“天使寶寶”。離開父母哭鬧,父母一回來就立馬安靜下來,説明他對父母是安全依戀。
安全型依戀,是親子相處的最佳模式1952 年,鮑爾比大量觀察那些兩到三歲的孩子,又結合同事羅伯森拍攝的紀錄片《一個兩歲孩子去看病》,提出了依戀理論。
他發現,孩子在陌生的環境(傳統的託兒所或醫院)被陌生人照顧時,以及與親密的照料者(母親)分離時,分為好幾種表現,一般會出現三個階段:反抗、絕望和分離。
在反抗階段,孩子會哭泣,為的是表達憤怒,他們渴望母親回來並且再一次抱起自己,甚至會持續幾天。
在絕望階段,孩子反倒比較安靜,對媽媽的期待越來越小,最後甚至會忘記母親。
以至於當媽媽出現,再想抱他時也沒有反應,甚至不再願意接受媽媽,這就是第三個階段——分離階段。
孩子的分離焦慮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安全型依戀,一種是不安全依戀。
安全型依戀就是對媽媽有依戀、有需求,而不安全依戀情況不同,包括混亂型依戀,迴避型依戀,焦慮型依戀等多種情況。
迴避型寶寶在父母回來後不理不睬;焦慮型寶寶會表現出生氣或拒絕;混亂型寶寶在表達依戀需求時,出現恐懼和混亂。
生活中那些“天使寶寶”,都是安全型依戀,説明父母給的關注和愛是足夠的。
如何給娃足足的安全感?以下內容你瞭解嗎?如若不然,請跟我一起看下去。
1、及時回應
對孩子的需求家長要及時給予回應,在孩子哭鬧或者想要媽媽關注時,應該及時説“媽媽知道了,我來啦”,並且第一時間幫孩子解決問題。
忙的時候,可以在語言上及時回應,行動上延遲一會,也好讓孩子多一些思考。
2、建立起規律的生活
孩子也有自己的規律,讓他知道媽媽什麼時候會陪自己,什麼時候該上班,除了媽媽還有爸爸和其他家人陪伴,情緒自然會平和得多。
只要形成規律的生活習慣,孩子就有足足的安全感,即便媽媽不在,哭鬧一陣子,只要有親近的人也會安靜下來。
3、温暖真實的愛的表達
對2歲半之前的孩子來説,除了語言上表達愛之外,肢體語言也是很重要的。
不管親吻還是擁抱,在孩子有困難或者受到驚嚇時,家長第一時間送上安慰,這種温暖真實的回饋會讓孩子找到温暖的歸宿。
心理學家認為,每天至少有3次親吻,才能讓孩子感到自己很安全,被愛着。這是媽媽最容易給到孩子的,精神上的愛撫不難給,那就不要吝嗇了。
孩子逐漸形成自我意識,是從自我探索到周圍的環境,但在他看來,是自己的力量導致周圍的環境配合的。但媽媽也是獨立個體,並不完全聽從孩子的想法,因此想從她那裏尋得安全感,是不穩定的情況。
因此,不同場景下孩子的反應也不一樣,家長一定要隨時保持察覺,不要讓孩子孤立無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