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不動就哭的孩子,和忍着不哭的寶寶,長大後的區別一目瞭然
對於哭這件事,寶寶再拿手不過了,大多數寶寶遇到煩心事的時候都會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不滿。然而隨着寶寶的成長,尤其是一些男寶寶,他能不能哭,''哭''儼然成為了一件非常丟人的事情。
案例分析:
我朋友是一個非常大男主主義的人,他非常看不慣男孩子動不動就哭哭啼啼,認為男孩子應當承擔家庭的一切,因此太過懦弱的話反而會被人欺負,出了社會也容易碰壁,因此,每當自己的兒子感到悲傷想哭泣的時候,都會被他呵斥。
一開始他對寶寶的''堅強''非常滿意,甚至會跟別人曬自己的孩子,説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紀已經是個勇士了,以前一定更加了不得了。然而,最近我朋友卻非常憂愁,原因在於他的孩子變得不願意説話,非常內向寡言。
有幾次朋友通過''命令''的方式讓孩子開口説話,然而無濟於事,孩子還是那幅和這個周圍無關的表情,看上去就不是一個純粹的孩子。現如今孩子的狀況讓我朋友非常難過,然而無論他怎麼''命令'',孩子都不肯聽他的話了。
實際上,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孩子愛哭和不愛哭之間的區別非常明顯,因此家長可以瞭解一下這期間的區別。
“愛哭”和“不愛哭”的孩子長大後會有哪些區別?
愛哭的孩子
愛哭的孩子其實有更多的機會釋放自己的情緒,這樣的話,雖然有可能存在淚點太低的情況,然而孩子因為情緒這塊沒有得到壓抑,情緒管理能力便能提煉得較為成熟,不容易因為情緒管理不當而走向崩潰。
不愛哭的孩子
不愛哭的孩子一般是父母經常命令和控制,認為哭對孩子來説不僅是種懦弱的表現,還會變得脆弱。但實際上,如果説孩子常常繃着不釋放自己的情緒,久而久之會對孩子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而這樣的傷害不僅體現在性格上,也會反映在人格上。
因此,我們要不要讓孩子哭,其實要了解孩子哭的深層動機,這樣的話,才能讓孩子避免少哭,或者説,即使哭也要哭得正確。
為什麼孩子會“哭”?
原因一:孩子較為脆弱
有的心理較為脆弱的孩子容易通過哭來釋放情緒,因此這類孩子需要家長來提高他們的信心,或者説提升他們的抗壓能力,否則很容易被外界的挫折給打垮。這類孩子也是家長最需要注意的一類孩子。
原因二:孩子沒得到尊重
這類孩子的自尊心比較強烈,倘若父母沒有尊重他們,反而經常數落他們的話,那麼他們很容易因為承受不了傷害而哭泣。因此,家長平時也要反省自己的育兒方式,看看自己有沒有對孩子造成傷害。
原因三:索要父母的關注
孩子比我們想象的脆弱,如果説父母沒有注意的話,很容易讓孩子受到傷害。而孩子的哭泣,則是孩子在索要父母的關注,因為這樣的話,可以第一時間讓父母注意到自己。
我們作為家長,雖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直哭泣,然而通過命令強制孩子不哭絕對不是明智的做法,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情緒管理建立的方式幫助孩子。
如何幫助孩子進行情緒管理?
一個人如果能夠控制自己的激情、慾望和恐懼,那他就勝過國王。——約翰·米爾頓
1)鼓勵和讚美
語言的能量比我們想象得要來得強大,倘若家長知道鼓勵和讚美對孩子的作用,則能讓孩子在面對挫折的時候更坦然面對。在孩子孤立無援的時候,也會因為父母曾經的鼓勵和讚美而想到有父母在身邊陪伴,從而更加堅強地應對困難。
2)培養抗壓能力
家長應當知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心防,如果説孩子的心防太弱的話,那麼抗壓能力也會變得很差。因此,家長可以通過一些小挑戰讓孩子不斷超越,最終逐漸地克服困難和關卡,然後以這樣的方式逐步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3)及時安撫孩子
孩子之所以喜歡哭泣這個辦法來引起父母的關注,其實還是因為他們缺乏安全感。因此,家長應當及時安撫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在身邊,這樣的話,孩子的安全感能及時得到填充,內心的能量也會更加強大,不會被輕而易舉地挫敗了。
結語:
孩子是不是喜歡哭,其實和家長的育兒方式很有關係,因此,當孩子變得喜歡用哭泣來表現自己的時候,家長不要用命令控制孩子的情緒,因為這樣不僅會起到反效果,還會導致孩子的性格、人格乃至三觀逐步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