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寶寶身上的這些“小缺點”,是孩子聰明的信號,説明媽媽教育成功

由 漆雕佁 發佈於 健康

每個成為父母的人都有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隨着社會的發展,對於兒童教育也重視了起來,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完美無缺的人。

然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懵懂的兒童

。家長美好的期望不能成為孩子成長的標尺。

相反,有着一些“小缺點”的孩子,不僅代表着他們正在成長,可能還透露了孩子未來的信號。

母親作為育兒的“主力軍”,對孩子的成長起到重要作用

對於大多數中國家庭來説,因為文化和性格之類的影響,“男主外,女主內”還是代表着普羅大眾的家庭類型。

相對心思更加細膩的母親來説,於忙於工作或是

不善言行的父親更多作為嚴厲的靠山出現,

而更多的時間都是母親來陪伴和教育孩子。

所以作為育兒的主力軍,

母親的言行舉止都會對孩子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母親的性格和世界觀也會潛移默化的被孩子吸納。

不過,什麼樣的孩子算是成功的教育呢?難道被周圍人誇讚一句“懂事”,就説明寶爸寶媽們的教育成功了嗎?

正所謂“什麼年紀做什麼事”,在孩子3歲前,“懂事”不應成為寶寶的形容詞

其實對於孩子來説,3歲左右的這個年紀正是錯誤不斷的時候,

但也正是這些一次次的錯誤幫助他們認識了世界。

有一項調查顯示,有近七成的被調查者,覺得自己一直就是父母口中懂事的孩子,但這其中,僅19.1%的受訪者認為懂事的孩子更快樂。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數據,有超過一半的被調查者認為,很多父母其實在育兒過程中,會為了自己省心而強行讓孩子“懂事”。

可問題是,懂事的孩子往往容易出現心理問題,他們只是

把委屈都藏在心裏,所有的不愉快都由自己承擔罷了

。而且這些孩子之所以懂事,都是迷茫且堅定地走着家長規定的路線,沒有屬於自己的想法。

他們在童年就承受着不屬於他們的責任,

未來也只是小心翼翼地為了別人而活,

沒有了淘氣、調皮的童年,而在這種被拘束的環境下,孩子的大腦也很難接收到促進和啓蒙。

事實上,小寶寶身上的這些“小缺點”,其實是孩子聰明的信號

就像開篇所説,孩子有“小缺點”是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

但其實,有的缺點是孩子自身不足產生的錯誤,還有的“缺點”在家長看來是錯誤,卻是在暗示孩子很聰明,上學以後也會更有優勢,而這才説明媽媽的教育成功。

【缺點一】:思維活泛,喜歡問東問西

面對未知且陌生的世界,

每一件事和每一種物品對於孩子來説都是新鮮感十足

。在大人眼中平平無奇的物品也許是孩子小小的腦袋裏奇妙的童話和玩具。

有的家長喜歡安安靜靜的孩子,

感覺這樣更知書達理,大家閨秀,

是眾多家長羨慕的對象。而這樣的孩子往往在大人眼中特別吵鬧。

其實,這樣的孩子思維更加敏捷。面對未知,

喜歡問東問西的孩子必然能更快了解和適應這個世界。

而且這樣的孩子一般個性十足,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這樣的孩子不會因為未知和困難輕易畏懼,長大後更容易在陌生的地方闖出一片天。

【缺點二】:經常惡作劇,腦袋裏的鬼點子有很多

有些孩子生來惹人注目,總是能吸引到眾人的目光。喜歡惡作劇的孩子一定不會是一個蔫蔫的狀態。

如果忽略掉惡作劇帶來的後果,還有什麼比一個活潑,精力充沛的孩子更讓人值得高興?而且這樣的孩子明顯更加聰明,當然也更令家長頭疼。

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更需要加倍的悉心教導。家長首先要認識到孩子的聰明,

對孩子進行讚賞,然後告訴他惡作劇所能造成的後果和影響,

試着教會孩子用別的方式來釋放精力。

這樣孩子長大後會是一個擅長與其他人溝通和交往的人,而且性格活潑開朗,不會變得自卑且憂慮。

還有的孩子惡作劇只是為了吸引家長的注意,

他們會用行動來達成目標,而不是憋在心裏,

當然,這時候家長應該注意是不是陪孩子的時間減少了。

【缺點三】:反反覆覆玩同一個玩具

還有的孩子喜歡抱着一個玩具不撒手,家長害怕孩子是不是有“戀物”的情況。但家長需要明確的是,首先,戀物情結只是孩子成長中的成長現象,第二孩子

可能只是比較戀舊或是更珍惜自己的玩具。

能反反覆覆玩一個玩具説明你的孩子更有耐心,也更加專注。他可能只是還沒有弄清楚這個玩具,

沒有達到自己想完成的目標,

這代表着他不會輕易被其他東西影響,能做好手中的一件事。

這樣的孩子更容易在學習中取得好成績。

畢竟,即便是大人也會分心,孩子不需要父母的強制要求就有這樣的品質,難能可貴。

當孩子對一種玩具保持專注時,

會對這個玩具進行重複的工作。

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要用其他的東西“誘惑”孩子,如果孩子被經常打斷,注意力經常分散,長大後就不容易再養成好習慣了。

孩子專注的工作,其實是一種智力體操,

孩子能在獨立的專注工作中汲取到成就和力量。

當孩子出現這些信號,家長們記得別打擾

當孩子出現這些“小缺點”時,家長要首先明確,這不是一件壞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一定要帶人孩子的思維,

不然一味地糾錯只能帶來傷害。

無論是壓抑孩子的成長還是揠苗助長,都不是一個孩子正常成長應該經歷的。家長不能護着孩子一輩子,孩子總會自己成長。

一遍遍嘗試,一次次錯誤,然後完全瞭解一件事物。

那麼,家長就在孩子只能犯小錯誤的時候默默引導吧,這時候的錯誤還在人們的掌控之下,還能由父母彌補過失,

直到孩子能獨自面對這些“缺點”帶來的好與壞。

寫到了最後:

不要用“懂事”控制孩子,孩子終究會成為大人,成為父母。他們未來所需要的一切都可以靠自己獲取。

只有父母的依靠和美好的童年,是未來無法得到的,也是記憶裏彌足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