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管教孩子情感引導誤區,即使你自認“經驗豐富”,也容易搞錯

情感引導:

其實就是向孩子傳到情感規則,讓他們知道怎樣辨認情感,並可以,以正確的方式表達,通過父母的引導,可以根據孩子每個發展階段來幫助孩子認知情感和表達自我。

作為孩子的首位“啓蒙人”和“引導人”,父母和孩子的關係非常重要,通過情感引導的家庭規矩分明,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才會成長得更好,讓孩子更加自信,有愛,社交能力強!

常見管教孩子情感引導誤區,即使你自認“經驗豐富”,也容易搞錯

誤區一:不相信孩子,否定孩子的感受

家長作為孩子的情感引導者,應該學會換位思考,不要輕視孩子對你説的話,要從同情的角度看,首先你應該考慮我的孩子在想什麼,而不是用:“行了,不要大驚小怪,沒關係起來吧”之類的話去“安慰”孩子,如果家長能用同情和理解孩子的態度去回應孩子的生氣、羞愧等消極情緒,他們或許能學會恰當的去處理這些感情,這種情感能力會幫助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中變得更加堅強。

常見管教孩子情感引導誤區,即使你自認“經驗豐富”,也容易搞錯

誤區二:採用物資獎勵和語言負面威脅的手段

一個常見的例子:“你好好吃飯就獎勵你一顆棒棒糖”,這就是典型的以獎賞,激勵孩子吃飯的手段,過了不久你會發現,通過獎賞吃飯,也就順利了兩三個星期,以後再用激勵手段就不再管用了。

我也喜歡給孩子獎勵,但不會把這些獎勵和糾正行為連在一起,通過物質激勵的方式,不應該成為家長最基本的教育策略,對於這種類似的獎勵來説,哄孩子好好的合作,也是一個好的模式,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我們都必須要按章辦事,單單一個物質獎勵並不會解決問題,用獎勵來操控孩子是不正確的,所以我們有責任讓孩子們知道,及時沒有物質獎勵也要去做正確的事情。

常見管教孩子情感引導誤區,即使你自認“經驗豐富”,也容易搞錯

誤區三:用教訓.利用直接後果作為懲罰

許多家長糊塗地認為,無論是獎勵還是懲罰都是事出有因。我也經常聽到很多家長説:從來不懲罰孩子,而是讓孩子承擔後果。那我問他們,這樣做是為了讓孩子感到後悔嗎?家長們的回答:不是,只是想讓孩子長教訓“。

經常聽到家長們説得最多的就是:你以後還敢這樣做嗎”你知道嚴重性了吧“這種態度會對孩子產生很不好的負面影響,利用直接後果來懲罰孩子只會讓他們產生抗拒的心理,而不是心悦誠服。讓孩子茁壯成長最有利的條件是家長的正確引導,建議和支持!

常見管教孩子情感引導誤區,即使你自認“經驗豐富”,也容易搞錯

誤區四:超強控制慾和過度放任的寶媽

家長認為對待不聽話的孩子,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控制,也就是變相的懲罰孩子,控制型父母的觀點就是孩子就應該挺父母的話,讓孩子怎麼做就必須怎麼做,一切都由父母説的算,讓孩子覺得父母的話就是命令,必須尊重長輩,這樣的父母不給孩子自我表達的機會,也不考慮孩子自己心裏的想法。

另一種則是放任孩子,因為家長有時感到無可奈何,所以乾脆就什麼都不問,任由他們去胡鬧。放任型的父母缺乏堅持,他們覺得和孩子像做朋友一樣相處才是最好的辦法,沒有必要管教。

其實不管是放任型寶媽還是控制型寶媽,我有一個折中的辦法。我們可以用情感的引導加上“規定”去包容孩子,面對上面的例子,我們沒必要去懲罰他們,寶媽完全可以用別的恰當方式去教育這些尚不懂事的孩子!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77 字。

轉載請註明: 常見管教孩子情感引導誤區,即使你自認“經驗豐富”,也容易搞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