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現在競爭壓力大,寶寶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和其他小朋友有了競爭,如果孩子某方面表現優秀,還可以將其當成炫耀的資本。
反之,如果孩子某方面表現得“差”了些,和家人就會擔憂,害怕自己的孩子智商有問題。
寶寶1歲還不會走路,愁眉不展,醫生卻説這很正常
好友喬喬表現得愁眉不展,我問她怎麼了,她説她很擔心自己寶寶智商低,我見過她家孩子,小傢伙機敏得很,怎麼會存在智商問題呢?
原來喬喬週末帶孩子在小區玩,同小區的看見了説:“哎,你家寶寶1歲還用小推車呢?我們家寶寶9個月就會走了,聽説寶寶走路早比較聰明,走路比較晚的……你要不要給你家孩子補補?”
這句話讓喬喬很不舒服,話外的意思明顯是走路晚的孩子不聰明,我讓她別把這些話放在心上,喬喬卻較了真,硬拉着我帶着孩子去看醫生。
醫生檢查後説孩子一切正常,喬喬還是不放心,把自己的疑慮説了出來。醫生聽完後笑了,讓喬喬放心,孩子的智商和走路早晚沒關係,孩子走路晚≠智商低,孩子基本都是在10-15個月期間學會的走路,這是正常的。
而且據科學統計,大約一半左右的嬰兒都是在一歲左右開始學會走路的。
另外,醫生還交代,其實過早走路還可能給寶寶帶來一些不良後果,希望寶爸千萬別操之過急。
寶寶過早走路會帶來哪些危害?
1:對於身高有所影響
寶寶出生後,脊柱在發育,如果過早學習走路,上半身的重量容易集中在脊柱上,從而影響到寶寶的身高。
2:影響寶寶腿型
寶寶的腿部較為柔弱,過早站立、行走,會導致腿部變形,成為X形腿或者O形腿。
3:寶寶的腳掌容易變得扁平
走路需要腳掌着地,身體的重量全部集中在腳上,寶寶的足弓還未發育好,走路壓迫足弓,導致腳掌扁平,對於以後的行走也會帶來不便。
4:造成寶寶其他部位受到傷害
因為寶寶還不能很好地把握平衡,很容易摔倒,如果摔倒後腦,後果可能很嚴重,如果摔的時候,地上有什麼東西,很容易傷到寶寶身體的其他部位。
TIPS:
有的家長為了孩子快速學會走路,還買了學步車或者學步帶幫助寶寶,但是這些東西被部分兒科醫生所否定,因為有的兒童因為使用這些工具受到了傷害,所以被叫停。
比如學步車,使用過的寶寶很可能形成踮腳走的習慣。
其實寶寶學走路是一件順其自然的事情,他們差不多在7個月的時候就進入了行走敏感期,他們會學着試圖站立,行走,不止滿足於坐着爬行。譬如扶着大人的腿往上爬,或者扶着沙發顫顫巍巍地站立。
當然,寶寶學習走路的早晚還和他的性格有關,有的寶寶比較活潑,會早點嘗試着走路。而有的寶寶性格温和,膽子也比較小,在地面爬行反而更有安全感,所以走路比較晚。
你家孩子是什麼時候學會走路的?你在他學習走路方面有過擔心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區討論,如果你喜歡本文,請點贊或者分享吧。,母嬰育兒經驗豐富,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
(文章圖片來自網絡,與內容無關,如有侵權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