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敏感期,是寶寶出生後最先來臨的敏感期之一,僅次於視覺敏感期。吃手、咬人、不管什麼都往嘴裏塞,這些我們通常認為的壞習慣,其實都是口腔敏感期在作祟。而往往被我們強行打斷的這些“壞習慣”卻在無形中阻礙着孩子的成長。
那麼到底什麼是口腔敏感期?
它發生於出生後4-12個月,特點是孩子喜歡吃手,有的孩子甚至在三個月前就開始吃手了,這是他們在用口進行嘗試、感覺和認知世界,孩子剛剛出生時只認為嘴巴是自己的,通過吃手,他認識到手也是自己的,然後通過用手拿取物品放進嘴裏,來感知物品的形狀和質地。
一般寶寶口腔敏感期有哪些表現?
1、吃腳、吃手
當還處於媽媽腹中的時候,胎兒寶寶的四肢就十分靈活,可以將腳輕易的放入嘴中。很快腳趾頭就會成為他們的“新寵”,當寶寶認識到自己的手腳後,便是整個吸吮過程的開始。
2、把喜歡的物品往嘴裏塞
寶寶在學會用手來抓取自己喜歡的物品後,開始將身邊能接觸到的物品往嘴裏塞,這些物品不僅僅是食物,還有可能是毛巾、珠子,或媽媽的衣角。在成人眼裏,這樣做都是非常不衞生和不安全的,但如果對寶寶嚴加制止,卻會惹得寶寶放聲大哭。
3、亂咬人
寶寶咬人的時候總是讓人觸不及防,當發現被咬後,大人常常會訓斥孩子,他們做出這樣的行為僅僅是想感受下皮膚的口感,並非惡意咬人。
此外,長牙也是導致寶寶喜歡咬東西的一大“元兇”。
寶寶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牙齦的不適感,而咀嚼一些冷的、硬的東西能將寶寶從那種難受的狀態中暫時解救出來。
如何平穩過渡“口腔敏感期”?
兒童口腔敏感期多數在半歲左右來臨,嬰兒首先要使口的功能建立並獨立起來,最初的吃手是通過用口認識手,然後用口認識周圍的一切,所以不管什麼能抓起來的都願意用嘴咬一下。這個過程會逐漸被手的敏感期的到來而取代。
口腔敏感期是嬰兒發育的必不可少的階段,所以家長不需要干預,只需要讓孩子的手保持清潔。幫助孩子多準備些不同質地的、乾淨的物品,滿足他們“咬”的需求。如果大人在這個時期過度保護,可能會導致口腔敏感期推遲。
兒童無意中用口、用牙齒認識事物,和人有意使用牙齒攻擊有着本質的區別。兒童長牙時使用牙,舌頭髮育時使用舌頭,這是1歲左右孩子的特點。很多孩子在2歲左右開始“咬”人。
如何糾正寶寶吃手問題?
你可以試試厭惡療法,也就是在手指上塗些苦的東西,或者包上繃帶或是“護指”。當孩子們吮吸手指時,他們會被提醒他們吮吸起來很苦或很不舒服。我們也可以提出一些與孩子協調的方法,比如睡前一個小時不吮吸手指,最後一天不吮吸手指,在孩子達到目標時給予表揚的方法,從而促使孩子戒掉吮吸手指的習慣。 ,最後是一整天不吸手指,並且在孩子完成目標時給予表揚方法,促使孩子戒掉吸手指的習慣。 另外,特別要注意這一時期的安全問題,那些小紐扣、紐扣電池等小物件以及藥片、有毒物品之類可以引起安全隱患的東西,一定不要出現在孩子的視野之內,這個時期的孩子還沒有多少判斷力,萬一拿過去給吃了,後果可能會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