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寶寶認識500多字,關鍵是沒刻意教,媽媽隨意的做法值得借鑑
關於寶寶識字這個問題,一直都備受爭議。有些父母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認識很多字,自己孩子卻什麼都不會,感到非常的着急;而有的父母認為孩子識字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不應該過早的教孩子識字。
這兩種不同的觀念讓很多父母糾結,到底要不要讓孩子認字?孩子什麼時候認字最合適?
有一個媽媽分享到:自己家的寶寶才3歲,但已經掌握了500多的識字量,而這個媽媽從來沒有刻意的去教孩子認字。寶寶能認識這麼多字,大多是靠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
這位媽媽説,每當孩子問廣告牌、標語上的字是什麼意思的時候,我都會讀給他聽,並向他解釋這個字代表了什麼意思,後來才發現孩子其實已經認識不少字了。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雖然有一些隨意,但其中的這3個方法,還是值得家長們借鑑的。
不要阻攔孩子認字
有專家解釋:0~4歲是寶寶發展情緒情感和認知的重要時期。
這個時期寶寶已經能聽懂家長説的大部分話,開始對文字感興趣。但很多家長認為學齡前的寶寶不應該可以認識文字,所以當孩子對文字表現出好奇心時,有些家長就會刻意阻止。就算可以給孩子解釋也非常的不耐煩,逐漸讓孩子對文字失去了興趣。
西方著名的教育家蒙特梭利曾説,2歲的孩子對世界有着驚人的吸收力,這時孩子的學習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此時孩子對文字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家長不要急於阻止,而是積極的回應,讓孩子對文字產生基本的興趣和了解。
多給孩子讀繪本
每個家庭裏面多多少少都要給孩子準備一些繪本,細心的家長就會發現,給孩子讀過的繪本,孩子很容易記住其中的內容,尤其是反覆讀了很多遍的繪本,孩子基本上能將整個故事複述下來。在孩子看繪本時,還能將其中一些簡單的文字讀出來。
這是因為繪本一般都帶有故事情節,孩子在認字時不只是憑藉記憶力,更多的是根據故事中的情節去對文字進行理解,不僅能記住文字的發音,還能理解文字代表了什麼含義。對孩子識字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都有好處。
配合肢體語言,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0~3歲的寶寶,對世界的很多事物有着驚人的觀察力,他們會更多的注意到一些小細節。
而文字本身本來就是對物體、行為的一種描述,尤其是一些很明顯的象形字,一般都能跟我們的肢體語言所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