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父母面對孩子總情緒“暴躁”?兒童心理學家:父母中了孩子的套

由 鈄翠娥 發佈於 健康

之前看過一個話題:你成功地報復過誰嗎?

一個網友回答:昨天我把我媽從廣場舞隊伍里拉了出來,不為別的,只為報15年前遊戲機房一箭之仇。

一個網友回答:昨天我把我媽從廣場舞隊伍里拉了出來,不為別的,只為報15年前遊戲機房一箭之仇。

有人評論回覆説:明天早上你媽四點把你從牀上拽起來,看你再嘚瑟。

有人評論回覆説:明天早上你媽四點把你從牀上拽起來,看你再嘚瑟。

孩子和父母之間的相愛相殺,真的是個有趣的過程,父母日常嫌棄子女,子女日常反抗父母,讓人哭笑不得。

相愛自不必説。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存在於每時每刻,孩子惦記着父母的愛和恩情,父母對孩子的疼愛和愛護也是天然存在的。

父母呵護孩子從脆弱的嬰兒成長成獨立的成人,孩子也常常在生活中給父母支撐和愛的表達。

有個寶媽説,從來沒有後悔過愛寶寶,寶寶是自己的精神支撐,寶寶對我笑、説愛我的時候,什麼辛苦都值了。

既然父母和孩子之間如此相愛,為什麼還會“相殺”呢?

生活小事,讓父母對孩子的感情變得複雜

儘管父母對孩子有着非常純粹的愛,但是在養娃的過程中,父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導致父母對孩子的愛開始有了其他的複雜的感情。

比如説,寶寶剛出生,睡了醒醒了睡,寶媽的睡眠也被分隔成了碎片;孩子2歲不聽話的折騰,輕易能惹起父母的怒火;孩子上學、玩遊戲等等一系列的事情的發生,都會讓父母對孩子的感情變得不再純粹,開始複雜起來。

父母對孩子控制和孩子對父母的逃離,造成的矛盾

上面説到,父母因為辛苦和付出,對孩子的感情開始複雜,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依賴和控制。

很多寶媽在寶寶出生後,經歷一系列別人不理解、辛苦帶娃之後,會對孩子十分依賴,甚至認為“自己生命中能依靠的只有孩子”,這也就導致寶媽希望把孩子牢牢抓在手裏。

但是孩子的成長,本身就是逃離父母的一個過程,他們從2歲的時候就試圖脱離父母的“掌控”,希望獲得自我掌控權和自由。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父母沒有及時調節心態和教育孩子的方式,那麼孩子成長過程就會成為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相殺”過程。

雖然父母也是從孩子出生後才成為父母,但是作為孩子的引導人,父母要擔負起這段親子關係中的調節作用。

父母該如何做,才能爭取到孩子的尊敬和信任?

在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精神病醫生和教育家魯道夫·德雷克斯撰寫的《父母:挑戰》這本書中説,孩子不聽話,通常源自這3點:

1、孩子沒有被要求遵守秩序;

2、父母允許自己陷入與孩子的衝突當中;

3、孩子感到氣餒。

這3句話,籠統卻有效的概括了父母在教育孩子中需要注意的事情,需要父母融入到生活中的一點一滴。

孩子沒有被要求遵守秩序

當孩子出生後,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疼惜和愛護,因此會縱容。

在孩子2歲有了自我意識,父母很難一下子改變自己的心態,從而忘記給孩子立規矩。

立規矩並不是對孩子的“苛刻”,要求孩子遵守某種秩序和規則,是孩子必要的成長過程。

如果父母在孩子小時候縱容,那麼在孩子長大後,父母就很難再跟孩子講規矩。

在要求孩子遵守秩序的時候,父母要注意着3點:

1、不要反覆嘗試

讓孩子遵守秩序的時候,一般都會涉及到孩子“當前利益”,比如説:早點睡覺、自己吃飯、玩手機不能超過半小時等。

父母在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要抓住時機,一次讓孩子記住“教訓”,不要在孩子的眼淚、哭聲中妥協放棄。

如果反覆次數多了,孩子就知道了父母的“軟肋”,以後再教育就比較難了。

不反覆嘗試,這就要求父母要堅守自己的底線,不要輕易被孩子“打敗”。

2、講清楚道理

在立規矩之後,父母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不能這麼做”,父母可以給孩子講故事,讓孩子儘量理解。

3.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愛

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父母會展現“冷酷”的一面,這會讓孩子對父母的愛產生懷疑,父母給孩子立規矩之後,等孩子平靜下來時,要讓孩子知道父母對他的愛是值得信任的。

父母允許自己陷入與孩子的衝突當中

孩子鬧脾氣的時候,父母常常會被孩子的情緒影響而變得暴躁,父母輕而易舉的被孩子的情緒“控制”。

父母要懂得在這個關係中儘量保持冷靜,不要讓自己輕易被孩子搞亂情緒,不要被孩子“牽着鼻子走”。

當父母和孩子產生衝突的時候,可以嘗試一下這2個步驟:

首先,父母從第三者的角度看待事情

當孩子做了錯事,情緒崩潰的時候,父母脱離親子關係的範疇,從第三者的角度看待事情。

這樣可以讓父母很快冷靜下來,看出當前的矛盾和困境,這樣才能更客觀的教育、引導孩子。

其次,要爭取到孩子的認可

很多寶媽都跟我説過這樣的話:孩子不聽話,氣得我把他打哭了,但是他卻邊哭邊要我抱抱。

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和依賴源於父母對孩子的照顧和愛,父母很容易能夠得到孩子的認可和諒解。

當出現矛盾的時候,父母可以通過講故事、“示弱”的方式,讓孩子“順從”父母的情緒。

孩子感到氣餒

幾乎所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存在天然的“優越感”。

這種優越感會變成對孩子的“控制”,導致孩子產生抗拒和氣餒。

孩子小時候,父母嫌棄孩子吃飯慢而餵飯、嫌棄孩子穿衣服慢而給孩子穿衣服、嫌棄孩子寫作業慢而監督……

父母對孩子的掌控存在於日常中的一點一滴,這也就導致孩子對自己感到“氣餒”:除了被動接受,自己一無是處。

父母可以嘗試從這兩方面改變自己養娃方式:

1、讓孩子對自己負責

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父母要懂得引導孩子自己去承擔責任,也要懂得讓孩子承擔起自己本該承擔的事情。

比如説,孩子打碎了花瓶,父母應該引導孩子自己去收拾(父母要在旁邊注意,別讓孩子傷到);孩子穿衣服、穿鞋子、吃飯、洗臉刷牙、寫作業,父母別嫌棄孩子做的不好、做的慢,鼓勵孩子自己做,並引導孩子做的更好。

2、讓孩子對家庭做貢獻

在其他文章裏面也曾經説過:孩子對家庭產生貢獻,這樣可以讓孩子通過付出,而獲取到認可和尊嚴。

孩子在家庭中,想要得到任何和尊嚴,除了去不斷的試探父母的愛之外,並沒有其他的途徑。

這會導致孩子不斷跟父母產生衝突,通過一次次突破父母底線來證明“父母的愛”。

當孩子對家庭產生貢獻的時候,他會感受到自我的價值,而不是通過確認父母的愛來確認自我價值。

父母和孩子相處本來就是“相愛相殺”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做父母的也是第一次當父母,沒有什麼經驗;做孩子的也是第一次當孩子,也沒有什麼經驗。

作為起“引導作用”和“掌控整個過程”的父母,不要被孩子的情緒牽着走,清醒的看待親子之間的矛盾,會讓家庭關係更加和諧,也會讓孩子成長的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