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月22日到24日之間進入大暑節氣。大暑為夏季的第六個節氣,正值“三伏天”裏“中伏”的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也是防病養生的最佳時機。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侯茜介紹,根據中醫理論,季節和五行、五臟是對應的,在四季中夏季屬火,對應的五臟為心,所以“養心”是夏季養生的關鍵。
清靜養心:《養生論》雲:“夏日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大暑時節保持安寧清靜的心境可暢達情志,有益於防治疾病,保持健康。閉目養神、聽悠揚的音樂、看優美的圖畫,或散步、打太極拳等緩慢運動,都有利於調節精神、保持心情舒暢。
午睡舒心:為什麼人在夏季最想午睡呢?侯茜解釋,由於暑氣燻蒸,人體在夏季散熱量大,午飯後消化食物需要的血供增多,而大腦供血減少,人會覺得精神萎靡,昏昏欲睡。中醫認為心主夏季,午時11:00至13:00是人體氣血循行心經的時間,適度午休有助於養心,消除疲勞,避暑養心。
喜樂寬心:中醫認為,心在志為喜。喜是對外界的良性反應,有益於血脈暢通。心在五行屬火,火性躁動,炎熱酷暑易擾心神,使人情緒激動,煩躁易怒,而焦躁激怒又易導致心火內生。所以在大暑期間要特別注意戒躁戒怒,可尋找有興趣的事物進行嘗試,將不良的情緒轉移於有意義的活動中,使情緒得到適度的宣泄,保持喜悦愉快的心境,寬心防暑,順利度過暑季。
南京人喜歡吃鴨子,大暑這一天比較流行的不是鹽水鴨而是煲鴨湯。由於夏季氣候炎熱而又多雨,暑熱夾濕,常使人脾胃受困,食慾不振。因此需要用飲食來調補,增加營養物質的攝入,達到祛暑消疲的目的。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中醫師孫剛提醒,進入大暑節氣之後,日常飲食以清淡、滋陰食品為主,即“清補”。老鴨就是暑天的清補佳品,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涼,有滋五臟之陽、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的功效。
到了大暑節氣前後,老南京人會煮綠豆粥或者綠豆湯來消暑。有的家庭會吃一些涼拌的西瓜翠衣,其實就是西瓜皮與西瓜瓤之間的部分。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老年病科食療專家主任中醫師王東旭介紹説,西瓜翠衣有消暑清熱與利尿的功效。清代醫家王孟英所著的《温熱經緯》一書中,有一個方劑叫做“清暑益氣湯”,以西瓜翠衣和西洋參為君藥,該方中,西瓜翠衣的作用是清熱解暑。
該院慢性胃炎專病門診主治中醫師王光銘提醒,胃炎患者大暑時節飲食不可貪涼,寒性食物也要少吃,比如西瓜等,尤其是不宜食用冰鎮西瓜。通訊員 崔玉豔 楊璞
來源: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