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一生氣就狂打自己,是“情緒飢餓”的原因,家長要重視了

由 烏雅竹雨 發佈於 健康

或許在生活中,許多家長還會遇到孩子因為情緒不穩定而做出自我傷害的行為。比如説一生氣就開始打自己或者咬自己的手指甲。有些家長可能會以為這只是孩子發脾氣時不能控制情緒的表現,但其實這有可能是孩子已經進入情緒飢餓的狀態。

我有一個朋友最近就非常苦惱,她被孩子的反常表現給嚇着了。朋友跟我講,自家孩子一生氣就會不由自主地狂打自己。朋友有一次帶着他去商場裏面買玩具,而朋友再三思索之後便拒絕了孩子的要求。朋友明白被人拒絕的滋味不好受,便開始輕聲細語地勸慰孩子,可是孩子就是沉浸在自己的情緒當中無法自拔。當他知道自己不能擁有心愛的玩具時就開始嚎啕大哭,一邊哭還非常用力地拍打自己的手臂或者大腿。朋友是罵了也罵了,哄的也哄了,好話壞話都説盡,也都沒有起到什麼用處,最後只能灰溜溜地敗下陣來。

聽完,我這心頭就是一驚。如果孩子已經養成一生氣就狂打自己的習慣,而且還不是做做樣子,而是真的實打實地打自己,很大概率就是內心情緒飢餓的外在表現。如果孩子長時間處於情緒飢餓的狀態,會對孩子未來的發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

所以説,家長千萬不要不當一回事,覺得孩子只是在做戲。而是需要花更多的時間高質量的陪伴孩子,慢慢引導孩子,讓孩子能夠漸漸地從這種不良的心理狀態中走出來。

如果精準概括孩子的情緒飢餓的外在表現,就是自虐,對自己的身體造成程度不一的傷害。之所以會出現情緒飢餓的外在表現很有可能是因為長期生活在一個比較壓抑的環境當作,因為沒有被尊重,沒有被理解,從而產生了心理障礙。而情緒飢餓的行為反映了機體在心理上開啓了自我防禦的保護機制,同時這也是不良情緒的宣泄。

或許有些家長會覺得自己已經把孩子放在了心尖上,為什麼孩子還會出現這種令人後怕的行為舉止呢?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出現這種行為的呢?

第一、家庭氛圍不夠良好

如果一個家庭不和睦,夫妻關係非常緊張,或者是親子之間常常因為想法不同而起衝突,或者家長總是習慣用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那麼會對孩子情緒處理的能力產生非常明顯的不利影響。長時間處在壓抑環境會讓孩子的情緒變得起伏不定,可能經常會大哭大鬧,更嚴重的就是會慢慢演化成為我們今天所見到的自殘或者自虐的過激行為。

第二、難以融入集體生活

現如今很多孩子都是在父母的貼心呵護下長大,很容易養成過於自我的性格,而因為受到家長的過度關愛,孩子的自理能力也會比較薄弱。當孩子必須要進入一個新的集體環境時,往往就會表現出難以適應的消極表現。這類孩子不懂得該如何與其他的小朋友正確地相處,也沒有掌握獨立解決在人際交往時出現的諸多問題的基本方法。在遇到難以解決的困難時,第一反應是去尋求他人的幫助,而不是自己想辦法去解決。這樣的孩子很有可能很難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歡迎,很容易被其他小朋友排擠。這就會導致這類孩子的恐懼社交的心理變得越來越嚴重,最終選擇關上心門,拒絕他人的進入。而這個過於固執的舉動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潛在的情緒隱患。

我們都知道負面情緒需要找到出口來宣泄,而適當範圍內的宣泄並不會對我們的身心造成多大的危害,恰當的宣泄還能夠讓我們的心理保持更加健康的狀態,但如果孩子已經出現把自己咬疼,對身體造成了明顯的傷害的過激行為時,情緒飢餓就變成了危害孩子健康的元兇。

不同孩子的外在表現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有些孩子會出現一些很容易被家長覺察的行為,比如説打巴掌或者擰耳朵等等,而有些行為就比較隱秘,不太容易察覺。比如説生氣時扣自己的手指甲或者是揪自己頭髮等等。總而言之就是一些對自己身體傷害的極端行為。

第一、悉心留意孩子

很多小孩子小時候會表現得非常乖巧,但長大之後的性格卻會變得暴躁不安,很難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這種不良的情緒狀態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引導,會伴隨孩子的一生。所以説,一旦孩子出現一些反常的行為,家長需要多多關注孩子的行為。如果發現孩子出現自虐或者自殘的行為就要正確引導孩子走出不良情緒的困擾,幫助孩子漸漸走出心靈的陰霾。

第二、及時干預

一般來説,孩子在被家長批評之後,情緒都會很激動。這個時候家長需要給孩子留有自我反省和緩衝情緒的時間。這樣做的目的不僅僅只是讓孩子的情緒趨於穩定,更是為了讓孩子在情緒穩定之後能夠更加聽進去父母的意見。

第三、當孩子出現攻擊自我行為時,不要大聲斥責

或許有些家長會過於矯枉過正,對孩子自我攻擊行為過分緊張,可能就會去大聲的去制止,但這隻會加深孩子的牴觸心理,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納和肯定孩子的情緒,通過直接的身體接觸,比如輕柔的擁抱來安撫孩子的情緒。如果孩子能夠感受到自己的不良情緒都能被爸爸媽媽所理解,那麼也就會更加願意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找到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

第四、教會孩子正確的方式

家長需要讓孩子明白的是不滿、悲傷等等這些不夠積極的情緒並沒有錯,這都是人的天性,並不需要去壓抑、去剋制。真正需要做的就是去掌握正確的情緒宣泄方式。家長可以帶着孩子多去户外遊玩,讓孩子在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中慢慢平靜自己的心緒。

所以説,如果孩子頻繁出現一些過激的行為,家長千萬不要掉以輕心,而是應該正確引導,讓孩子重新成長為一個安全感滿滿,並且開朗自信的人!